作者:■东兴证券研究所 银国宏 沈梦 2008年8月8日,奥运会第一次在中国北京举行。对股票市场而言,我们认为,实际上已经提前预演了一次奥运时间的行情,从区域角度出发的北京股和从行业出发的旅游股已经有过一次显著的反弹。但是,真正进入奥运时间(8月份)后,A股市场将按照怎样的逻辑运行还需要进一步思考。 我们认为,进入奥运时间后市场的运行逻辑可能会围绕两个核心思路演进: 第一,以奥运会开幕式作为重大事件的两种大概率思考模式:一是以奥运会召开前后的各国股市短期波动做参照;二是按照A股市场逢重大事件的波动特征寻求判断。 第二,跳出奥运思维模式,直接回归经济政策决定趋势的本质。 1,奥运召开前后,股票市场短期波动较长期趋势更缺乏一致性 从最近几届奥运会召开国较长周期的波动观察,如果说以奥运召开年为基年,各国股票市场的前后一年运行趋势,更多表现为延续奥运前走势的特征,发生逆转性上涨或下跌的几乎没有。但是,当我们进入奥运时间后,投资者恐怕不再关心这种时间周期较长的运行特点,而是更多地集中于奥运时间(8月份)内可能出现的短期波动特征。因此,我们基于各国奥运召开期间的股指波动进行了简单汇总,但这期间的决定因素究竟是否由于奥运并不确定。 如果简单地从上述3国奥运会举办期间短期股指表现特征观察(见表1),可以看到一个共同的结果是奥运召开期间股指表现并不理想,相反,奥运会结束后的短期股指表现甚至好于奥运期间,但我们仍然无法确认随后的较好表现可以视为一种规律。 因此,奥运时间的股市表现从逻辑上似乎应该与奥运有关,但从数据上看却关系不大。或者说,从迎接奥运的过程来看,奥运前1~2年各举办国的股市表现远远好于举办当年,短周期波动比长周期更缺乏规律可循,这或者可以用股票市场对奥运会具有提前反应机制来解释。 2,重大事件前后A股市场走势短期化特征显著 从奥运会本身的影响力以及与股票市场运行的关系而言,可能很难准确找到一个非常类似的重大事件进行可比性研究。从大致可比的角度分析,以下三类事件应该可以作为参照案例: 第一,类似十七大、十六大这样具有换届意义的重要会议; 第二,类似换届选举后全国人大的第一次会议,如近期的十一届人大和稍远的十届人大召开; 第三,类似加入WTO的股票市场开放事件。

简单观察上述汇总情况可以发现(见表2),A股市场的表现对重大事件的反应特征在事件发生当月或次月并无一致性规律,能够总结为具有一定趋同性的特征如下: 第一,指数波动基本表现为“一涨一跌”特征。除党的十六大召开当月及次月为连续下跌外,基本表现为要么先跌后涨,要么先涨后跌,由此可以理解为基于重大事件的到来,股票市场无论怎样反应,都不具有持续性。 第二,重大事件发生周期内表现良好的行业板块,在接下来的时间内表现快速转差的概率很高。如2002年的十六大、2008年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和加入WTO等,这也进一步确认重大事件期间即使市场有所反应,也是非常短期化的。 3,跳出奥运思维模式的A股市场 根据前述分析,如果单从奥运时间的逻辑来寻求股指可能的运行方向似乎存在难度,惟一能给我们启示的似乎是奥运时间即使有行情,也属于非常短期化和波动较大的机会,所以短期化操作应该成为8月奥运时间的重要指导方针。 既然如此,跳出简单而直接的奥运思维模式,回归市场运行本质因素,将奥运作为一个锦上添花因素,考虑奥运时间的行情才是策略选择的根本。 一旦跳出奥运时间到来的思维模式,思考的核心问题就成为“大幅下跌且估值合理的A股市场形成中级反弹需要什么催化剂”。目前来看,奥运期间如果以“维稳”为基调的话,大动作的市场运行政策或制度变革出台可能性相对较小,由此而产生的交易性机会也会受到抑制,只能是基于一种政策宽松预期而出现的短期资金活跃态势,但参与度并不高。 如果进一步探讨可能的催化剂,我们认为可能主要来自于经济领域的两方面变化: 第一,国际油价如果确实中期见顶,将极大地减轻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压力,也有利于我国选择时机理顺价格关系,这样的产业政策变化有利于经济运行关系正常化,特别是一些因此受益的大盘蓝筹可能带动指数反弹。 第二,我国经济增长如果进一步出现下滑信号,那么一味从紧的政策必然要有所调整,这种政策基调的微小变化也将成为A股市场形成反弹的重要催化剂。 一旦市场认识到基于奥运的短期政策预期是不现实的,而经济政策调整预期又不会很快到来,奥运时间的下半场还可能存在一个维稳失败后的风险释放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