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春晚营销观察
王石从此会退出江湖吗?柳传志为什么要向马云学习?这是何享健第一次在正式场合分享他的美的?许海峰缘何与马蔚华站在一起?
作者:丁伟
王石从此会退出江湖吗?柳传志为什么要向马云学习?这是何享健第一次在正式场合分享他的美的?许海峰缘何与马蔚华站在一起?……12月9日晚,本刊评选的2007年度最具影响力的25位企业领袖颁奖典礼留下了精彩的花絮,也为2007年的中国商业做了形象的盘点,堪称中国企业界“春晚”。 “山友”致敬,前辈尊崇 56岁获终身成就奖,王石“感觉不错”,“去年的三位(柳传志、张瑞敏、鲁冠球)都比我年纪大”,但他自己都感到意外的是,给他颁奖的人并不来自企业界,而是他的好朋友、登山的“山友”——从事了一辈子大熊猫研究保护工作的北京大学潘文石教授,和发现了人类基因组构成的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所长杨焕明。 也许太受感动,王石对该奖项自我解读:“终身成就奖首先得是入围前25位最有影响力的企业家,第二不能仅仅一年入围,而且是前10位,还不能是大型国有企业的领导人(编者注:其实《中国企业家》并无这样成文的限制)。”他调侃道,“我希望更多的企业家有这样的机会,当然更多的是年轻的一代,希望明年的排行榜上前面5位,应该我们国有企业也占一个份量。” 马云在柳传志的尊崇面前(柳传志:“虽然马云比我年轻得多,但是我真诚地向他学习,他很受我的尊敬。”)则显得诚惶诚恐。他说:“得这个奖我很惭愧,做一个8年的企业很容易,但是像柳总这样,我觉得是很不容易的。做企业要有兔子的速度、乌龟的耐力,8年才刚刚开始。前面8年我们经历了骗子、疯子、狂人,最近流行被叫做外星人,我希望未来的25年或者是30年之内,我还会继续这样做,我不在乎别人怎么说,我做我坚信对的事情。” 多语种颁奖 这儿的多语种并不是指多种外语,比如出井伸之说日本腔的英语、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CEO麦维德说流利的中文、牛文文主编用带陕北味的中文致闭幕辞;而是指多种方言,在颁奖典礼上出现了粤语、山东话、上海话等。 从1968年就创业的何享健还记得他第一个产品是风扇,却说不上来公司的最新一款产品——新品太多了。“企业要生存发展,要有竞争力,要不断创新,要懂得招募人才,管理好团队……”台下很多人听不大懂他的广东普通话,拜托,这可是企业管理箴言啊! 李家祥这个山东大嗓门,自豪地说国航在股市上“造就了4万多个百万富翁”,但也诚恳地感谢吴建民大使的建议——希望越来越多人坐国航的飞机。 常昊和江南春站在一起,他们都是上海人。围棋天才常昊说他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也是第一次给别人颁奖,“因为习惯了别人给我颁奖”。在广告传媒业少年老成的江南春“非常感谢我的上海老乡给我颁奖”,却对常昊问他的新的创想语焉不详——第二天,分众宣布1亿多美元收购玺诚传媒。 多学科企业家 谁都知道郭广昌是学哲学的,但有时他也太“哲学”了,比如复星的商业理念,比如刘东华社长问他“万一你没成功,万一你死在半路上,你最真诚相信的东西会不会动摇?”他就一句话,“如果死掉了就没有机会动摇了。” 不过,郭又讲了“最近最打动我的两句话,一句是民主社会的基础就是我可以反对你的观点,但是我要用我的生命来维护你说出你观点的权利。另外一句话,我跟你是竞争对手,但是我会用维护我自己权利的精神,维护你平等地参与到竞争当中来的权利。当大家都这么想的时候,我相信中国的市场经济可以运行得更好,像复星这样被‘剩下’的企业,能够剩得更多。” 谁都知道俞敏洪是英语老师,但他做了企业家、董事长、慈善家之后,最喜欢的身份仍然是老师。当然,他也喜欢开玩笑,“能够获这个奖我很惭愧,我并不知道自己的影响力在什么地方……我上半辈子被老婆影响,希望下半辈子我能影响老婆。” 谁都知道马蔚华是银行家,没想到他跟世界射击冠军许海峰还有渊源。“18年前我在安徽工作的时候,我还不是行长,但是那个时候许海峰已经是世界冠军,他的一个目标是矢志不渝,招商银行一直遵循着这个目标,让更多的客户满意。”当然,招行已经打响了在美国纽约设立分行的“第一枪”。 最终,不同行业、不同身份的企业家在一件事上形成了统一:绿色倡议(见附文)。在王小丫、马蔚华的宣读下,25位企业领袖以及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的成员在“绿色公司全球公民——企业家绿色”倡议书上签字。最有影响力的企业领袖们集体做出绿色选择,留下绿色足迹,将为人类共同福祉务实开拓、积极行动。 [附录] 绿色企业倡议书 这是一个繁荣增长与危机隐现的年代。走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正在成为中国特色的科学发展模式。 这是一个整体思维与协调行动的时代。我们体认到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保持均衡发展的必要性,承担环境责任已经成为“企业公民”的主要内涵。 这是一个中国力量与全球责任不可拆分的世纪。我们愿意也必须成为国际社会的利益相关者,在诸如反恐、减贫和环境保护等全球议题上有所期待,有所行动。 全球变暖是本世纪人类必须共同认真面对的主要事务之一,改善国内环境、减缓全球变暖,是中国企业对消费者的责任,是对子孙后代的责任;也是对中国形象的责任,对全人类的责任。 我们认为,企业对环境、社会的责任,是基于对人与自然、企业与社会和谐关系的长久关注。环境责任不仅仅是责任与成本,更意味着市场机遇与未来商业价值,责任也是竞争力。 我们高度认同国家在统筹协调经济发展空间与国际环境义务的一贯方针和不懈努力,大力支持政府关于环境治理的政策和规划,并愿意以自身的影响力带动社会公众一起行动。 今天,我们在这里共同发出倡议: 遵守国家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积极评估企业环境效应,履行环境信息公开义务,努力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采取创新应对策略,积极投资新能源和环保相关产业,开发绿色环保型产品。 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替代能源作为生产和办公设施的能源来源,通过流程重组和技术改造,有效降低整体运营能耗。 协调产业链商业伙伴共同行动,向相关供应商明确提出基本的环境要求。 鼓励员工碳平衡生活,并在交通工具、商务旅行等方面促进相关政策制定。 协调大众传媒和其他公益组织,向公众传播关于气候变化的危机意识与应对常识,普及绿色消费和生活方式。对接全球标杆企业,参与国际商界的责任对话与交流,传递中国企业作为全球公民的道德价值。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我们将持续以往的积极努力,我们将开始新的探索,从做人,到做企业,做出绿色选择,留下绿色足迹,为人类共同福祉务实开拓、积极行动。 公元2007年12月9日,中国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