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张宇 红周刊
1月21日,对绝大多数A股投资者来说是难熬的“黑色星期一”。这天,李驰却在冰天雪地中和朋友快乐地滑雪。暴跌中保持如此轻松的心态,完全缘于他长期坚守的价值投资方法。去年8月,他就逐步地退出了估值过高的A股。也正是因为价值投资,李驰领导的私募基金——深圳同威资产管理公司得以15年间保持高速增长。 戏称“爱买便宜货”的他,不仅外貌上形似艺术家,而且在思想上颇有哲学家的神韵,把自己数十年的投资经验浓缩为“慢即快,少即多,越不繁,越不凡”。最近,他还把这些年来在博客上的感悟结集为《白话投资》一书。趁着李驰来京出席新书发布会的机会,《红周刊》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 在市场恐慌中捡便宜货 《红周刊》:市场连续暴跌,当前人们最关心的是,美国次级债对A股的影响究竟有多大?中国经济会不会与美国“脱钩”? 李驰:希望它能“脱钩”吧。过去几年,美国经济的增长一直比较缓慢,而中国经济这些年来却很强劲地增长。长期来看,中国经济正在不断地与美国“脱钩”。 我觉得这次全球股市大跌与美国次级债有一定关系,不过,中国平安计划进行1600亿元的再融资应该是导火索。它运气不好,在这种时候发行可转债被市场诠释成重大利空了,如果提前3个月发行,说不定还是重大利好呢,就如万科A当初的增发一样。但是,这次暴跌不能怪中国平安,而只能怨A股市场的估值过高。从价值投资的角度,我感觉很难看到上涨空间了。大盘蓝筹掉下去后充其量再反弹到原位时,可能很多人就想跑了。所以,我不知道靠蓝筹还能不能把指数带上去。不过,市场局部的热点还是有可能形成的,至于持续性怎么样我不好说。 《红周刊》:你说过,在非常冷清的时候买进股票永远不错。价值投资者现在应该持股或是逃跑? 李驰:冷清的时候进场,热闹的时候离开永远是最好的办法。在悲观的时候进场胜算的概率更大。大家怕的时候你进去,可能是最好的买点,但是反弹能不能持续也是入场前应该考虑清楚的,谁也不知道明天市场是涨是跌。 如果你是一个价值投资者,我相信你现在不会问去或留这个问题。因为如果真的坚守价值投资,你可能早就离开了。而如果你被高位套牢的话,你也不是价值投资者。什么是价值投资?用4毛钱来买1块钱的大蓝筹才是价值投资。 《红周刊》:按照你的理论,现在是不是H股更有投资价值?因为我知道你很重视PEG。 李驰:你说的绝对没错。同样的PEG,H股公司明显比A股要便宜很多。我也说过A股在5000点以上是没有投资价值的,现在才跌到一个相对合理的区间。关于内地和香港谁更有投资价值,我觉得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答案。从趋势理论来看,强势股票继续走强,弱势股票还是很弱,这样在短期内,你买贵的东西赚钱快,买便宜的赚钱慢。但是现在的情况是,每次跌得越多,时间价值消耗得越多,很多人不敢去买港股了,你反倒有机会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港股和美股了,但是动手买的人还很少,而我最喜欢买便宜货了。 廓清价值投资误区《红周刊》:有人认为你不是价值投资者,因为你在去年8月卖出了万科A和招商银行。 李驰:卖出并不代表着我不是价值投资者,巴菲特也卖出股票呀。我不认为好公司任何时候都会涨,招行和万科也不是在任何点位都可以买入,只有它的股价低于内在价值的时候才有投资价值。如果上市公司过了成长期,它的股价可能会盘整几年的。我经常举两个例子,香港举汇丰控股,内地举中集集团,都是很优秀的公司,但是好公司并不见得买入手立即会上涨,短期内要想获得高收益很难。汇丰在过了成长期后曾经4年不涨,招行和万科会不会也步其后尘呢?如果不涨,价值投资者就是喊得再响也没有用。
再比如,中移动从80港元跌到12港元再涨到120港元,这个痛苦的过程谁能忍受?又比如说,中国平安也是好公司,你知道它未来会涨到超过80元,但是这段过程太难熬了。在这个过程中,你还在不断地和别人的同期收益做强烈对比,或者说如果其他人同期的股票跑得快,我的跑得慢,心里就会很失望。如果你能坦然面对这个过程,你就真是一个坚定的超级价值投资者了。
《红周刊》:你博客的签名是“慢即快、少即多;越不繁、越不凡”,就是你对价值投资的具体诠释了吧? 李驰:其实,这是理念层面的,没有多少操作性。“慢即快”在我来说就是等待,一个是持股等待,一个是空仓等待。等待要有耐心,只有你等得时间足够长,你的赚钱速度才会不慢。比如,你如果从8月份空仓等到现在,也有5个月时间了,假设你有水平抄底,反弹后你又赚钱了。反过来说,就是欲速则不达,即fastisslow。 《红周刊》:价值投资主张集中持股,少即多。可是我看到有人说要构建一个投资组合的时候,你也是频频点头。 李驰:这和我的集中持股理念并不矛盾。我说投资组合理念错误是指投资组合并不能像宣称的那样减少风险,增加收益。它只能平滑你的波动,钝化你对风险的感觉。我觉得说投资组合可以战胜市场纯粹是胡说八道。假如你的投资组合中都是一些业绩不好的股票,还不如集中拿几只绩优蓝筹股呢。集中投资是在做专业化的叠加,而专家化的叠加你才能成功。 在目前这个阶段,我也认为构建投资组合可以减少散户投资者的持股风险,但是也要注意组合中股票的质量。垃圾股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张没有到期日的认沽权证,只要没有到期日它总会反弹,投资者不觉得危险很大。但如果某天被摘牌了,它的风险就很大。 再做天气预报游戏 《红周刊》:这两年你经常做证券市场的应用题,这次请你对2008年市场走势再做次天气预报吧。2月份即将进入限售解禁高峰,或许对资金面的冲击还不小。 李驰:大非小非解禁从本质上改变不了走势。假设今天市场估值是10倍,那价值投资人都会蜂拥而上,来等着大非小非卖掉。如果市场被高估了,大非小非就成了向下的火箭助推器了。另外,哪些股票以及什么估值水平的大非小非解禁,也是需要考虑的。如果在2005年初发行的股票,那时增加供给是给大盘提供上涨动力,现在你认为市场被高估了,就怕“笼中虎”出来,实际上现在大家都隐含了一个假设,就是自己实际上是承认市场确实被高估了,所以大非小非出来就害怕,这是主要原因。此外,还得看是好公司的大非小非,还是垃圾股的大非小非。 《红周刊》:嗯,见解的确与众不同。我了解到你分析上市公司的方法与其他私募也不同,更多是从公开信息中发掘机会。 李驰:不管是公募或者私募,都流行去跑上市公司调研,似乎跑得越多就显得你越勤劳,但是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你如果连研究报告的真伪都分辨不出来,就没有必要去调研。对投资者来说,调研并不是必要的事情。有研究员和分析师在帮你调研,对他们的调研结果你要重视。你要了解谁最厉害,你跟着他可以省掉很多差旅费。人家研究得那么细了,你拿过来看看就够了。 其实,就是亲自去了你能看懂吗?在招行工作的有几个买招行的?在万科工作的有几个买万科的?这个问题我在新书《白话投资》里面也曾写到。投资不是看的问题,而是判断思考的问题。 涨价概念最受益 《红周刊》:你前几天还在博客上判断,零售等内需型企业的春天来了。说到内需,你认为应该怎样把握这条投资线索? 李驰:不是指全部内需,而是消费类的板块。你如果一定要从投机的概念说的话,我认为机会一定在涨价概念上。那些能够转移上游涨价压力的企业是通胀受益的。虽然原材料在涨,但是你可以转移到消费者那里去,即使政府出来调控,企业还是有涨价的能力,这样的企业不仅不受损失,还会有相当程度的受益。比如说全聚德可能就有这样的能力。通胀我觉得应该不会仅仅控制在结构性上,而是有全面蔓延的势头。2007年,金融、地产受益最大,今年可能是全面受益。 《红周刊》:听说你现在也在做创投?怎么看待创业板?毕竟它风险还是挺大的。 李驰:对,我们已经专门成立了同威创投公司。我们要买便宜东西,但是二级市场上即使还有洼地,发掘的难度也增加了,所以我就做创投和一级市场。休息也是不错的选择。我们从2001年退出B股后整整休息了两年,那些年主要做些低风险的债券投资。现在暴跌了,如果跌到价值投资者可以出手的区间,我也不排除再回到二级市场做投资。 我很看好创业板,尽管海外许多创业板市场都失败了,但不能因为有苍蝇,就不打开窗户进行改革开放。如果没有创业板,中国可能就没有伟大创新类公司的出现。至于你说的风险,我认为不要怕大家投机,投机和投资是孪生兄弟,没有投机者在高位搏傻,投资者就没有高位退出机会。很多投资者永远觉得自己最聪明,我在30多元卖掉万科时有人说我傻,卖后又涨到40元了,可是有几个散户会在40元的时候卖万科?他心里会想,我比你私募都聪明啊。不过,现在回过头来看看,万科都跌到24元了,又说是我对了。所以,风险教育也只能是被市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