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I和CPI数据公布,显示企业经营环境进一步恶化,利润负增长为期不远。“奥运会”后资源价格的调整可能会加快调整节奏,在成本和资金双重压力下,企业利润率超常下滑的预期才是目前市场下跌的真正推动力。
联合证券 杨伟聪
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依然离不开国际原油和美元两大主角。尽管石油价格累计超过22%的下跌为全球应对通胀赢得喘息机会、尽管美元走强明显地抑制了高企的资源价格,但于新兴市场更为严重的负面影响是,国际游资回流产生的流动性抽离,在综合前期紧缩政策滞后效应一起,令亚太地区新兴金融市场跌幅惊人,越南、印度以及我国内地股市陆续大幅下跌。本周我们试图通过国际原油价格和美元汇率两个角度观察市场。 中国原油需求并非如市场预期的出现回落 在全球石油需求结构中,发展中国家(非OECD)占了石油需求增速的85%强,其中中国需求占比超过了50%,由此“中国需求”成为前期国际原油价格大幅飙升至接近150美元/桶的最好理由。 今年7月份进出口贸易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原油进口额为127.8亿美元,相对于去年年7月份原油进口高达39.2%的数量增幅,本年进口数量增幅同比下降7%,但仍比今年6月份激增接近20%。我国7月原油进口增幅仍维持高位。与市场普遍的“中国原油需求下降”观点有所不同的是,我们认为“中国原油需求的明显收缩,需要全面的价格理顺、调整到位为前提”。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始作俑者还是美国因素。作为国际原油需求大国,由于再度上扬的失业率和持续减少的就业人数,原油的需求在居民消费开支甚为悲观情况下下降(EIA甚至预测美国08年原油需求年率下降2.3%,降幅为自1982年以来之最);其次,最主要的是作为美国期货最高监管机构的CFTC开始收紧对原油期货交易的监管,该机构一改以往纵容期货商业投机的态度,8月6日的报告更直接指出石油期货价格被“总共持有相当于近5000万吨原油”的投机客所操纵。美国监管层的“行政干预”,有效而直接地控制了脱缰的原油价格,而此时的“中国需求”因素却被市场选择性遗忘。 美元走强,或仅是短暂趋势 美元指数反弹,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流动性明显趋紧。我们认为美元走强或许仅仅是短暂现象。 首先,相对于疲软的内需(二季度贡献率为-0.5%),外需对美国GDP增长的贡献率尤为重要(二季度贡献率为2.4%),弱势美元下维持高的外需拉动,更符合美国本土利益(见图表3)。 其次,在结束了降息周期后,目前美国经济状况下,加息正变得渺茫,美元走强之“加息”理由似乎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历史上美联储在平衡就业和加息周期之间,鲜有在失业率上升之际逆流而动实施加息政策,何况,当前核心CPI一直维持低位、长期通胀预期始终稳定,美国加息理由不足。 总体而言,对于油价和美元,需要进一步观察并静待明朗的是:1)高企的中国原油需求,在奥运后的经济改革中能否有效地降低,估计原油价格在本次下跌中,“中国需求因素”或又再次被利用为油价寻找支撑的借口。2)理由不足下,美元走强是否具有趋势性、持续性?由此新兴市场流动性是否具有逆转的转折意义? 经济运行数据显示,企业利润负增长为期不远 国家统计局11日公布7月份PPI同比上涨11.7%、12日公布7月CPI同比上涨6.3%。PPI数据出台对市场的影响我们认为有两方面:1、企业的成本压力逐步上升;2、对CPI压力传导。正如市场普遍的观点认为:PPI向CPI的传导,有半年到一年的滞后效应,而且成功传导的先决条件是高的产业集中度、高的企业议价能力以及下游依然维持高的需求水平;中游企业的“缓冲”能力也将部分消化掉PPI传导过程中的压力。我们认为,PPI向CPI传导其实相当自然,名义水平和核心水平并无区别。“奥运会”后资源价格的调整可能会加快调整节奏,特别是在近期CPI明显下行的背景下。由此,PPI大幅攀升之势仍将强化,CPI的压力亦将与日剧增。 在成本和资金双重压力下,“工业企业的毛利率将受到更大程度地挤压,企业利润负增长将为期不远”。企业利润率超常下滑的预期才是目前市场下跌的真正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