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勇健:博弈论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



     博弈论已成基本研究框架

  时代周报:过去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有6次颁给了博弈论相关理论的研究者,博弈论如此受诺奖青睐的原因是什么?

  蒲勇健: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博弈论的重要性,在上世纪90年代之后,博弈论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它不仅仅被运用在军事、政治、经济管理方面,在生物、法律、火箭控制、人工智能、语言科学等都有广泛的运用,它还与心理学、实验经济学相结合,对社会现象表现出越来越强的说服力和解释力。博弈论研究的是人类行为的策略,它对整个社会的洞察力非常令人震撼,在经济领域尤其如此。它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出发,帮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把握经济现象,并指导更加有效地制定经济政策。博弈论在经济学的地位,就像18世纪的牛顿力学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它是研究人类现象的一个基本框架和一般性方法。

  因此,博弈论吸引了大批顶尖经济学家,他们希望能够做出一些研究。在当前世界主流经济圈中,如果一位经济学者不去做一些博弈论研究,甚至会被人看不起,会被认为是没有学术水平的。因为最顶尖的经济学家都集中于此,所以诺贝尔经济学奖自然也就集中于此。

  美国第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萨缪尔森曾经说过,“要在现代社会做一个有文化的人,就必须对博弈论有大致的了解”,这句话在很多博弈论书籍中都被引用。萨缪尔森在经济学的很多领域都有贡献,唯独在博弈论方面没有贡献,而这样一个非博弈论研究者说出这样的话,就显得非常令人震撼。现在我们越来越发现人类行为中有很多复杂深奥、直观上难以捉摸的现象,往往只有通过博弈模型分析才能解读出来。比如大家都关心朝鲜问题,都对其最近的行为匪夷所思,如果我们用博弈论来解释,很多问题就豁然开朗。博弈论既可以说得很高深,也可以说得很通俗。

  时代周报:为什么博弈论有如此神奇的魔力,它与古典经济学理论有何不同?

  蒲勇健:古典经济学假设人是经济理性的,人的行为是以追求自身的效用最大化为目的。但是,许多人不认可这样的假设,他们强调人的另一面—利他或者对于“公平”的追求。人的行为有些时候并不是完全追求自身的效用最大化,而是要兼顾“公平”,孔融让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实验经济学家近年做了一系列博弈实验,如最后通牒博弈实验、礼物交换博弈实验、信任博弈实验、独裁博弈实验和公共品博弈实验等反复证明,人们在自利偏好之外还具有公平偏好,在追求最大的个人收益时还会关注收益分配结果是否公平,会为了追求更公平的收益分配而放弃部分个人收益。无论是实验经济学还是进化博弈的数字模拟结果,都表明传统主流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定是不具有普遍现实性的。人在决策的时候不光是追求自身的效用最大化,而且也会考虑“公平”要素。博弈论已经纳入一些行为科学的发现,行为博弈论可以处理这些问题。

  亚当斯密在1776年《国富论》一书中首次提出“无形的手”理论,其认为市场有只“无形的手”,具有自动配置的功能。但随后人们发现,市场仍然存在缺陷,为了使市场最优,需要人为核定市场规则,也需要政府对市场资源做一些配置。古典经济学只能够很好地处理完全竞争性或者完全垄断性市场,像诸如寡头垄断这样的市场就需要博弈论了。而现代经济社会很多时候是寡头垄断的,寡头之间的勾结行为也常见。博弈论适合研究包括串谋,勾结这样一些策略性行为的经济社会现象。2012年的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沙普利和罗斯,提出了稳定匹配理论和市场化设计理论,挑战了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他们认为经济学也能像工程学一样,在市场失灵的时候,对资源进行精确计算和配置。

  对罗斯,中国经济学家常不知所云

  时代周报:你很早就预言他们两位会获奖,也曾在你的著作中专门介绍过他们的理论,能否简要阐述一下。

  蒲勇健:在我与香港大学赵耀华博士合著的《博弈论与经济模型》中,详细介绍了他们的市场设计与匹配理论,而且据我所知,我们的这本书是目前唯一一部系统介绍他们成果的中文著作。在这本书的序言里面,我准确预测了他们俩会在2012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们的理论非常专业艰深,但是很实用,在他们获奖后,一些中国的经济学家在接受媒体采访进行解读的时候,基本上是不知所云。

  简而言之,市场会出现信息不对称,买卖双方对同一商品所了解的信息不同,这时候配置的效果就会显现出来。罗斯曾为美国政府计算市场需要医学院招收多少学生,既能吸引最优秀的学生考医学院,又能满足公民对医生资源的期望,让市场达到最优。罗斯认为经济学就像工程学一样,可以套用特定的公式。又比如,捐献肾脏的人的肾,要匹配给某个病人,正好两个人对应了最佳状态,按照什么样的程序来一一对应,这个方法是很复杂的,如果没有科学的方法,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解决,如果用他们的方法就能迅速完成匹配,这实际上是数学上的优化问题。

  又比如找对象,男女都想找到双方满意的人,要利用现有的所有信息最大化,他们不会离婚,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满意的程度,这就是数学上的优化程序,根据这个程序设立一个机制,如何来排队,如何来甄别,操作过程是怎么样的,按照这个过程就可以一一对应。又比如大学招生,某个大学生想报考哪个学校和专业,哪个大学想招什么样的学生,也是一个匹配问题,都可以运用到他们的理论。

  时代周报:基于市场设计理论,是否可以在自由市场和政府干预中间寻求一条新的道路,在市场失灵的时候起主导作用?

  蒲勇健: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早期的经济理论假设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但事实上现在的市场已经有了很多垄断,就像列宁说的,资本主义已经进入了帝国主义,不是早期的竞争资本主义了,因此很多传统的方法无法去规制它。那么如何去处理这些寡头垄断?如何制定游戏规则,规制这些企业,使其在垄断情况下减少对市场秩序带来的损害,从而提高效率和公平?政府就要去设置游戏规则,这在经济学中叫机制设计,机制设计是2007年的三位诺奖得主提出来的。

  机制设计实际上是博弈论的运用,罗斯的理论在美国加州早期的电力行业也用得非常恰当,因为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市场经济充满垄断和勾结,早期的西方经济学模型已经不适用,只有用博弈论,因此博弈论也成为今天经济学界的主流。在国外读经济学博士,基本就是读博弈论,翻开国外顶尖的经济学杂志,只要是研究微观经济或制度设计的,必然都是博弈论,其他研究实证的,就是用统计的方法,除了这两种,基本上没有别的。

  博弈论的兴起和发展是基于市场经济发展到了垄断阶段,政府与市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经常要进行博弈,有很多策略性的行为,这些行为都可以通过博弈论来解决。现在中国所有的地方政府都在找好的项目,很多工业园区都在想招商引资,调整自己的产业,如果我们建一个数据库,所有想来中国投资的企业,它们想投什么项目,有什么要求,就进入那个库,反过来,想招商引资的也如此。如果能把匹配理论推广的话,效率就会非常高。但政府官员中懂博弈论的人很少,很多人不知道它的运用价值。

  在中国社会,博弈论是最好的分析工具

  时代周报:经济学家王则柯曾说,博弈论是华人经济学家的短板,这是因为华人经济学者对博弈论的重视程度不够,还是因为博弈论在解释中国的经济问题时,缺乏足够的说服力?

  蒲勇健:恰好相反,在中国社会,最好的分析工具就是博弈论,因为中国离完全竞争市场还很远。2007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博弈论大师埃克里·马斯金,就是因为他运用博弈论解释中国和东欧等转型国家的经济,并创造出机制设计理论,现在清华大学的钱颖一等教授都是他的学生。很多中国和东欧的学生都去哈佛读他的博士,就是想用他的理论去解释本国的经济问题,这些国家处在原来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既不是完全竞争社会,也不是过去搞计划经济的完全垄断社会,而是介于两者之间,博弈论是研究转型社会最好的分析工具。

  博弈论的运用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经济学家喜欢用博弈论的模型去解释所观察到的各种经济现象,如用“囚徒困境”去解释为什么商家之间总是会爆发没完没了的价格战,用“智猪博弈”去说明为什么只有大企业才会投入大笔经费开发新产品,而中小企业宁愿跟在大企业身后模仿也不会自行投资技术创新。政府中的上下级之间在经费申请和批拨也常常在玩一种博弈。博弈论的运用可以非常广泛,但政府在很多政策上缺乏博弈论思维,不采纳专家的意见。因为博弈论认为,一个社会的运行前提是要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而很多地方官员的目标是团队利益最大化。

  时代周报:博弈论在国外许多高校是通识教育的课程之一,你在国内也做了很多普及博弈论的工作,包括写书、在百家讲坛讲课等,目前中国博弈论教育普及状况如何?

  蒲勇健:在国内,我和王则柯、张维迎教授,应该是最早在中国大学开设博弈论课程的老师。在1994年,诺贝尔奖第一次颁给博弈论经济学家,我就给博士生开设了博弈论课程,现在的博弈论课程比过去多了很多,基本上985大学的经济学院或管理学院都有这门课,但总体上来说还是相当少,我估计全国有这门课程的高校不会超过80所。而且,开了课是一回事,讲得好又是另一回事。讲博弈论的要求很高,如果照本宣科,学生可能会云里雾里,根本听不懂,所以一定要讲得很生动,要有很多故事来讲解数学模型。如果自己不是有很精深的了解,是讲不出来的。

  目前中国懂博弈论的专家不多,能开课的老师就更少了,像重庆大学这么多年,只有我一个人能讲博弈论,一般来讲,任何课程都不可能只有一个人能讲的。做博弈论要求知识面很广,一方面要有很深的数学功底,另一方面还要有很好的人文学科背景,如果只有数学功底就会把博弈论讲成应用数学,这样效果不会好。讲博弈论要讲很多案例,讲人的行为,甚至对心理学、生物学都要懂一些,对跨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要求很高。

  现在讲得好博弈论的老师很少,但是想学博弈论的学生很多,这种不对称的现象将会持续比较长的一段时间。但我估计在未来20年左右,博弈论将会成为中国经济学研究的主流,跟现在国外的情况差不多,懂不懂博弈论将成为甄别一个经济学家水平的标准之一。如果不懂博弈论,人家就不会认为你是经济学圈子里面的人。

  时代周报:你如何评价华人经济学家在博弈论方面相对薄弱的现状?

  蒲勇健:王则柯教授所说的,博弈论是很多华人经济学家的短板,我同意他的说法。研究博弈论,一方面需要长时间孤独地思考、观察很多深刻的现象,另外一方面需要很好的数学技巧,这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做到。因此,写博弈论的文章殊为不易,我要花几年时间才能写一篇关于博弈论的文章,但在中国如果几年才写一篇文章,这在学术界是无法立足的。

  很多学者功利心太强,觉得发的文章越多越好,都忙着写文章,缺乏长时间的思考,这些文章很多都是没有什么水平的。但国内大学的考核标准,就是发表文章的数量越多越好,只讲数量,不讲质量,而研究博弈论是不可能多产的,所以很多人对博弈论敬而远之。可以说,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当代经济学界,判断一个学者是否有水平,就看他能否写博弈论原创性的文章,就是自己构造模型,而不是用人家的模型,如果只是用外国的模型,那是没有什么贡献的。

  中国目前对博弈论的研究虽说比以前好了一点,但是总体来说,跟国外相比差距还是比较大的。与国外的研究相比,我们在构造性方面还很不足,主要还是应用国外的研究成果,而且还只是应用国外的简单模型,稍微深一些的都很少见。甚至国外顶级的经济学杂志发表的博弈论文章,很多中国经济学家连看都看不懂,他们只是名气很大,很会演讲,在学术上不一定很厉害。

  张五常教授应该是中国最接近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学者,在他那个学派,所有人都拿了诺奖了,只有他一个人没拿,其中一个原因,可能就是他没能把自己的理论建构成博弈论模型,他写文章反对博弈论。如果张五常自己做了模型,他可能早就拿到了,2001年获奖的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的理论中,就包含了张五常早年的一些思想。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模型,思想也不够深刻,没有模型,仅仅思想,思想也达不到哈耶克的水平,那么获诺贝尔奖的希望就很小。

  中国的很多学者不是很具有追求真理的精神,这跟中国目前浮躁的社会风气有关。经济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应具备自身的独立性,不能任由时势摆弄、由口号牵着鼻子走、随波逐流。经济学家的思维应超前于现实,经济理论对实践应起到指导作用而不完全是事后的诠释。政治家应从经济学家那里获得智慧,而不是经济学家只是在政治家决策已作出之后,搞点生硬的附会性解说。许多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工作往往在数十年后才被重视,如科斯之交易成本说出现于1937年,但直到70年代才成热门。愈有分量的工作生命力愈强,浅薄之作往往是过眼烟云。学者官僚化,一举成名、旋即做官、学而优则仕、官本位现象已成为当今中国经济学界的顽症。为官后常常说些违心话,失去独立思考能力,知识没有长进,热衷于政策诠释、牵强附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3850.html

更多阅读

腾讯企业客户服务 企业如何才能更好地服务客户?

     同质化的竞争下,你靠什么制胜?我认为一靠细节,你比别人做得更好、更到位;二是靠服务,靠人性化、系统而全面的服务。  一、构建服务体系  很多企业在服务方面,往往口号喊的震天响,但实际上是“雷声大,雨点小"。在一些购物场所,

客户服务中心系统 企业如何才能更好地服务客户?

     同质化的竞争下,你靠什么制胜?我认为一靠细节,你比别人做得更好、更到位;二是靠服务,靠人性化、系统而全面的服务。  一、构建服务体系  很多企业在服务方面,往往口号喊的震天响,但实际上是“雷声大,雨点小"。在一些购物场所,

概念产品设计网站 如何更好地将产品从概念转为设计

     很多时候,产品经理有了完善的市场调研、分析,也总结出来了产品设计的需求,但有时候研发部门研发出来的样品却与设想相差较大。为了更好的解决此类问题,可以尝试用产品概念发展表格将研发要求提交。概念发展表中概念和权重分保

声明:《蒲勇健:博弈论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为网友蓝樱浅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