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C2C平台必将和社区、B2C进一步融合
继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网、腾讯旗下的拍拍网、重组后的易趣网在C2C业务上先后发力,搜索引擎巨头百度也于不久前宣布进军国内C2C市场,至此,国内市值排名前三的互联网企业均开展了自身的C2C业务。这对于尚未盈利的C2C电子商务来说,意味着其价值受到互联网的认可,但是随着竞争的愈发激烈,其盈利前景也是愈加难以确定,因为一旦某家企业率先向其用户收费,其用户数量就有可能因此以自由落体的加速度而迅速减少。
左手社区 C2C在中国之所以收费难,主要和中国C2C的电子商务环境相关。本质上看,C2C在中国扮演着一种小B2C的角色,实质上是代理和分销商商务活动的网络化,这和国外C2C市场个人拍卖占据主要份额的情形完全不同。正由于中国C2C卖方的主力军由商人所构成,其趋利性较为明显,所以免费政策在C2C业务上能够取得如此显著的效果。在收费模式尚未被广大中国网友接受的情况下,依靠收费盈利对于各大C2C平台来说还只是一个遥远而美好的梦想。在这样的背景下,C2C电子商务的盈利模式有可能重走互联网企业眼球经济的老路,各个网站向用户提供免费服务从而提升人气与流量,然后以广告盈利。因为从本质上来看,C2C平台相当于购物消费方面的社区网站,其对用户的黏性相比视频分享等Web2.0网站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其符合现代广告按目标投放、精准营销的要求,社区化是各C2C平台可以尝试发展的一个方向。而在目前涉足C2C的网站中,腾讯在社区方面无疑占有足够的优势。 右手电子商务当然,当今互联网的趋势是由娱乐化向商务化发展,作为一种主要的电子商务模式,C2C平台必将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建立于商务上的盈利点。 相比于腾讯“个人化”味道偏重的特点,淘宝的优势在于其在电子商务安全性上的技术领先,特别是支付宝的快速发展。所以淘宝网在今后有望成为各大中品牌网络零售的服务商。依托淘宝网平台,品牌企业既可以接触到全国数量庞大的网购消费者,又可以克服自身网站在电子支付上的技术不足。在阿里巴巴成功地帮助中小企业建立B2B电子商务体系后,淘宝网有望协助大中品牌建设自身的B2C销售渠道,为中国企业的信息化服务。 百度作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强大的搜索技术是其核心优势,因此百度可以充分发挥其长尾优势,首先从一些较为冷门的交易种类发力。因为在网购的热门商品上,淘宝等已经取得明显优势。而且,消费者购买服装、电子用品等一般先看品牌,而不是去网上搜索所有的品牌。而对于较为冷门的商品来说,人们去搜索通常意味着拥有购买的意向,这部分搜索用户更容易转化为购买者,有利于网购市场的细分,使消费者的网络购物环境更为良好。 笔者认为,未来的C2C平台必将和社区、B2C进一步融合,其流量依靠提供免费的C2C服务增加人气,盈利则依靠为厂家在这个平台上提供B2C服务。因为C2C的用户是网络购物的主力军,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消费者,其是B2C的主要用户,今后C2C服务也许将作为电子商务企业一种免费的用于增加用户的粘性服务。无论如何,C2C电子商务是向左走,还是向右走,都是有益的探索。当然,左手社区,右手电子商务,也许是最理想的。 没有了配额,就马上会有反倾销 告别输欧纺织品配额将带来的变局 从2008年1月1日起,输欧纺织品配额管理被“双重许可监督制度”取代,在这种制度下,中国纺织品出口企业只要通过基本资质的审核,即可进行对欧出口纺织品。欧盟方面实行自动进口许可制度,一旦出现出口激增,欧盟可随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预。 按照中欧双方协定,中国由国家商务部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对出口企业资格进行审定,并将审核的资料如实传递给欧盟委员会相关部门,双边联合进行监控,必要时仍可能面临管制。 在目前还看不到纺织品企业出口数量变化的情况下,我们不妨大胆设想一下今后中欧纺织品贸易的前景: 设想前景一:由于一些纺织品出口数量的激增,再度导致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欧盟仍然采取一系列保障措施对输欧纺织品进行数量限制。我们可以回顾一下2005年的情景,当时由于全球纺织品贸易配额被正式取消,致使中国纺织品出口激增,大量涌入欧美市场,最终导致欧盟和美国对中国纺织品双双设限,使中国成为目前纺织品出口仍受配额限制的惟一国家。 设想前景二:由于大量中国纺织品涌入欧盟,欧盟生产商以中国纺织品低于正常价值冲击欧盟市场,致使欧盟纺织工业以受到实际损害为理由,对中国纺织品提起反倾销。而一旦这种倾销的指控成立,欧盟对中国纺织品反倾销的调查启动,对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危害将比单纯的数量限制更加严重。 本人曾与国外某资深纺织业行家JimmyKou先生多次探讨中欧、中美纺织品贸易问题,该人士再三强调:中欧、中美纺织品配额取消之后,中国纺织品在欧盟、美国将越来越多地遭受反倾销问题的困扰。 如果说在配额时代,还有配额、数量来限制中国纺织品输欧输美,一旦进入后配额时代,失去数量控制的“中国制造”纺织品蜂涌进入欧美市场,他们的服装制造业是不堪一击的。 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纺织品配额问题。许多的纺织品出口企业认为纺织品配额是长期困扰中国纺织品大量出口欧美的绊脚石,称之为“配额之痛”。但至少,配额产品出口到欧美,欧美的相关产业很难证明中国的配额出口产品对其产业造成损害,因此,基本上可免受“反倾销之痛”。配额取消后,相关产品遭受反倾销的危险性则会大大增加。我国出口产品最早受到反倾销指控的恰恰就是在欧盟,而且近年来对我国提起反倾销涉案金额大,且影响到国内相当多的企业,如针对中国制造的自行车、节能灯、塑料袋、鞋、铸铁产品以及紧固件等产品的反倾销,均来自欧盟。 到2008年底,美国对中国的纺织品配额制度也将结束,中欧双方目前的“双重许可监督制度”,仍然以对管制纺织品出口的数量监控作为重点,效果如何?相信通过2008年的一年实践,将会对2009年开始的中美纺织品贸易新管理办法的出台起到借鉴作用。 国内曾有专家预测,中国纺织品在2009年以后,将迎来国外反倾销的高峰。其根据就是:欧美两大贸易巨头在中国加入WTO之后,始终不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一旦输欧、输美纺织品配额取消,限制中国纺织品出口的最好办法,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挥舞“反倾销大棒”砸向中国纺织品。这个看法与JimmyKou先生的观点不谋而合:没有了配额,就马上会有反倾销。(作者MSN:[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