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望“三通”利好的投资者多瞩意厦门港务,然而细致研究却发现:“三通”利好厦门地区港口固然不假,但大多数港口资产均在厦门港务母公司厦门国际港务手中
夏福陆 孙朝晖/文
厦门国际港务(3378.HK)是厦门港务(000905)的控股股东,占其总股本的55.13%。目前,在厦门港务的主营业务中,码头业务、代理业务、拖轮业务、运输业务、建材销售等占比较大。2007年以来,厦门港务新开展了国内与国际贸易业务,取得了重大发展,未来贸易业务占其总营收的比重将增加,也是其发展方向。投资者一般认为,由于厦门具有难得的区位优势,“三通”后,一方面将有大量的人员往来与台闽之间,另一方面,先前需要经由香港等地转口的货物也将直接经由厦门,厦门地区的港口将直接受益两岸货物运输,而首当其冲的即是厦门港务。按照台湾有关机构统计,2007年台湾对大陆和香港的出口额达1004.4亿美元,相当一部分是转口贸易。 然而,我们调研发现,事情并非如此简单。以厦门港务主营业务之一的装卸业务为例,其装卸业务利润主要来源于两部分。一个是东渡分公司旗下的1-4号泊位,其中,1号泊位经营内贸集装箱业务,2号泊位经营内外贸散货业务,3号泊位与4号泊位主要经营内外贸散货杂货。再一个是厦门港务拥有15%股权的厦门海天公司产生的投资收益,而另外的85%股权则属于厦门港务母公司厦门国际港务。 在厦门东渡港区,不仅仅厦门港务及其母公司在此拥有港口,就连厦门建发、厦门国贸等在此也建有港口,因此港区内竞争激烈。而且,该港区最深吃水线深度约11米,最大的停靠船舶的吨位仅5万吨。就厦门而言,海沧、象屿等深水港区的泊位能够停靠更大吨位的船,对东渡港区业务有一定分流作用;而若就整个福建沿岸来说,由于漳州、泉州与厦门的港区在海岸线上分布相对密集,使得厦、漳、泉港区群的竞争非常激烈。由此可见,对厦门港务而言,该业务发展空间受限。 厦门港务的理货业务也面临着激烈竞争。理货业务包括报关、疏遣、调度等业务,在大陆加入WTO以后,该业务对外开放,门槛降低,很多公司都开展了自代业务,从而分流了大批货源。 拖轮业务算是厦门港务最具优势的业务。厦门港务的拖轮业务不仅仅服务于本公司的码头泊位轮船的牵引和拖拉,还积极拓展业务,服务于其母公司厦门国际港务的码头岸区,业务量增加明显。由于拖轮业务在当地具有明显的垄断性,该业务一直保有较高的毛利率。 由于港区发展空间受限,厦门港务已经将贸易服务作为其未来发展的方向。目前,厦门港务正在象屿港区投建税物流园区,其中一期工程的1号仓库已经建成,2号仓库将由与新加坡成立的合资公司建设。该园区建成后,不仅可以提高厦门港务的自营业务,而且可以吸引更多企业入驻。2007年,厦门港务的贸易收入将在其营业收入中占比约30%。随着贸易业务的比重加大,虽然公司毛利率有一定下滑,但是其总收入与净利润都有较大提高。 (作者为兴业证券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