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次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并决定在深圳、珠海、厦门试办经济特区,福建成为全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 30年后,在以IT、电信、互联网为首的众多行业的国际化竞争中,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力量。在这一路“摸着石头过河”的30年里,我们不论在“红海”还是“蓝海”中都做出了一定的成绩。那么,在接下来的“绿海”呢? “野蛮生长”还是“基业长青”? 相信大家都知道,野蛮生长和基业长青分别是两本书的名字,这2本书本刊都曾有过介绍。 《野蛮生长》的作者冯仑,作为中国“地产界的思想家”和中国企业家“野蛮生长”的典型代表,他在书中精彩地讲述了一部分中国企业在中国特定时期的进化史。 《基业长青》的主要作者柯林斯,作为曾担任许多世界知名公司的高管和斯坦福大学的商业研究者,他在书中为试图在21世纪打造长期繁荣的组织描绘了一个宏伟蓝图。 “掠夺式经济”还是“和谐式经济”? 今年8月,弗里德曼将会推出一本名为“GreenIstheNewRed,White,andBlue:American‘sMissioninaWorldThatIsHot,Flat,andCrowded”的新著,主题是讲环保将再造美国。 这位同时也是畅销书《世界是平的》的作者长期以来都在提醒美国公司,要在绿色、清洁能源标准上重新领导全世界,他在看到中国种种深刻变化后,不禁再次感叹“世界是平的”。 当然,环保也只是构建中国和中国企业绿色竞争力的一部分,其他还包括如何有效解决教育、就业和贫富差距等一系列问题,我相信在中国企业和中国政府的共同努力推动下,我们中国的绿色竞争力一定能够不断提升。

“利润最大化”还是“社会价值最大化”? 随着商业文明的不断进化,企业的终极目标也逐渐清晰。不过,作为社会责任具体体现的“企业公民(CorporateCitizen)”这个概念只是近几年才被中国企业所接受。 一个经济体中的企业成员大致有三个发展阶段:纯粹挣钱、追求规模与企业公民。而在最后的企业公民阶段,一个最基本的衡量指标是一个企业是否诚信,是否负责任。 企业公民追求的目标是“社会价值最大化”(包括客户、股东、员工、社会),只有我们整个中国的视野在突破了“利润最大化”的瓶颈后,能够真正基业长青的中国企业才会真正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