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重基因”,不只是三一重工一家身上有,也不只在重工业企业里有
文|牛文文
一种你找寻多时却说不清它究竟是什么的东西,假如有一天突然出现在你面前,会是什么感觉?2008年2月17日,在三一重工长沙厂区露天摆放的一长溜混凝土泵车前,我突然发现自己就处在这样一种感觉之中。 从2004年起,出于对统治中国企业界近30年的“引进模仿、大批量、低价格、低附加值”商业哲学的担忧,我们开始寻找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商业基因。我们想象,它应该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打破了“技术恐惧症”,敢于善于自主研发;超越规模偏好,不需要做到产量世界第一就能生存发展;敢于给自己的产品定高价,敢于“多卖三五块”,不靠价格战获得竞争力;最终,它能够有余力为员工为社会做更多,能够消化社会成本不断上涨的压力。 在三一,我们好象看到了这样的基因: 它的最畅销的主力产品,年产不过1500台(注意,单位不是万台或百万台); 单台价格大多在二百万元以上,而且能够在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坚持不大幅快速降价(注意,产品周期和价格寿命不是恐怖的18个月); 承载三一泵送臂的载重汽车全是奔驰、沃尔沃等进口品牌,但它们全是作为泵机的“低附加值配件”搭售给客户的(注意,进口的部件不再是赖以产生最大价值的核心部件); 三一的核心技术,是“忘却国外技术”之后建立起的另外一套自主技术(注意,它不需要用市场换技术,不需要亦步亦趋跟在国外的“先进技术”屁股后面不断引进); 靠这些产品和技术,三一重工2007年135亿的销售额,就产生了40多亿的利润,单是主营业务利润率就达20%多(注意,这样三一员工的薪酬才能在长沙高得令同行侧目)。 经过认真比较,我们把它命名为“重基因”,以区别于那种弥漫在家电、IT等产业的可怕的“轻基因”。实际上,这种“重基因”,不只是三一重工一家身上有,也不只在重工业企业里有。2004年以来,我们先后在刘永行、沈文荣、谭旭光、王传福等企业家身上,也看到过似曾相识的基因。但的确,它在三一重工和梁稳根身上体现得最为直观、最是震撼,才让我们产生了“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 希望“重基因”不止是我们的一种感觉,而会成为一种潮流,引领中国企业走向下一个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