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阻挠华为联合贝恩资本收购3Com,表面看是对敏感技术的自我保护,而从更深层次看,不过是一个掩人耳目的借口,其真正原因是担心中国崛起
记者/杜舟
这几年,中国企业收购美国企业的不成功,似乎都与对方以国家安全为借口加以阻挠有关。这次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联合美国私人股权投资基金贝恩资本收购美国电信设备商3Com,也没有走出这个怪圈。 3月21日,贝恩资本宣布,正式终止与3Com签署的收购协议。这意味着,从去年9月提出高达22亿美元的报价以来,这一备受全球关注的并购案最终以失败告终。 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认为,华为与贝恩资本联合收购3Com公司的交易,将会影响美国国家安全。美国政府官员和议员都担心这一交易将导致华为获得美国的敏感军事技术。 其实,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华为被美方认为与中国军方有密切关系,完全是歪曲和臆想。华为之所以要参与收购连年亏损的3Com,是出于一种商业眼光,借此从美国同行获得更多经验。3Com也对美国政府承诺,华为作为小股东,不会因为交易成功而获得美国的敏感技术,但美官员和议员们却一口咬定,不依不饶。 收购夭折 3月21日,贝恩资本宣布,正式终止与3Com签署的收购协议,并购案最终失败。 去年9月,3Com宣布接受贝恩资本的收购报价。根据当时的协议,贝恩资本将以22亿美元现金收购3Com。而作为这一交易的一部分,华为也将通过在香港的全资子公司收购3Com的少数股份,并与3Com建立商业和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协议还规定,华为将获得3Com16.5%的股份,并有权在未来增持5%的股份。 今年2月底,华为和贝恩资本宣布撤回收购申请,但可能通过提交替代方案的办法,以求打消美国监管部门的顾虑。然而,多种替代方案均未能达成一致。 这一收购计划的失败,与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有直接关系。它担忧华为参与3Com收购案,可能会获得美国的敏感军事技术。 2月19日,《商业周刊》撰文指出,华为联手贝恩资本收购3Com案,给美国政府敲响了警钟,因为美国有些议员和政府部门担心,一旦批准该项收购案,拥有16.5%股权的华为,可能会将3Com涉及美国国家安全的敏感军事技术转移给中国政府。该文章还暗示,华为和中国政府之间存在着一种紧密的关系。 3Com曾指出,华为作为小股东,将无权获得敏感技术或者公司对美国政府的销售资料,并承诺,将严格控制、防止出现敏感技术外泄。但这一收购案还是迟迟未能通过审查。 华盛顿一律师告诉记者:“任何与中国相关的交易,只要事关美国政府信息科技系统,都将成为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详细调查的对象,以小股东身份参加交易也不例外。” 原来,2004年时,3Com收购了网络安全公司TippingPoint,该公司研发的网络入侵防御系统,可以检测网络传输的数据包是合法的还是恶意的,以防止遭受攻击。 据《华盛顿时报》称,包括美国国防部在内的很多政府机构都是TippingPoint的客户。该报还对民营企业华为进行了捏造和歪曲,认为华为总裁任正非曾在军队服役,与中国军方关系密切,一旦与3Com合并,将获得美国的国防网路技术。 美国立法部门和一些国会议员出手阻挠该项交易完成,他们向美国政府提出,或者阻止该项收购,或者迫使3Com在出售之前进行拆分,将负责安全产品设备的子公司TippingPoint从3Com剥离。 华为总裁任正非表示,收购3Com是商业战略而非政治行为,交易成功将有助于3Com改进业务运营,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给客户带来更大的价值。但华为的好意,并未得到美方的领情。 意在言外 3Com共有约6200名雇员,其中约5000人在亚洲国家,而这5000人中,大多数在中国。上世纪90年代,3Com曾是网络设备市场上一家重要的公司,一度突破商业领域进入体育部门。不过这种辉煌后来已经远离3Com,远远地被思科甩在后面。进入21世纪后,3Com还未盈利过。去年12月出炉的2008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该季度3Com净亏3560万美元,每股亏损9美分。 这次商业收购,原本由3Com提出。由于糟糕的经营状况,3Com已经持续7年亏损。3Com总裁兼CEO马斯里发表声明说:“我们相信,收购协议将使3Com成为国际上的网络领军者,这不仅对我们的员工有利,而且也对我们的顾客和合作者有利。” 华为为何要收购3Com这样一家连年亏损的企业?这一直令业内人士看不懂,因为没有人愿意做赔本的买卖,购入3Com这样一笔不良资产,将会给公司添上一个包袱。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出资收购对华为来说并不是难事,华为2007年的收入达到160亿美元,更何况联合了贝恩资本。分析人士告诉《IT时代周刊》记者,通过收购,华为的工程师可以向3Com的美国同行学习,以弥补公司现有的不足。两家公司曾组建过一家合资公司,并运营了3年时间。2007年,3Com以8.86亿美元的价格买走了华为在合资公司的股份,现在这家在中国的公司可能是3Com最有价值的组成部分。 同时,华为也需要开拓美国市场,那里有自己的竞争对手思科,同城竞争对手中兴通讯,也已经在美国获得了不错的发展。 今年2月初,中兴在美国市场推出自己的首款手机(中兴C88),这款手机通过达拉斯无线运营商MetroPCS销售,该公司提供的包月服务最低消费为每月30美元,而且不需客户签约。在CDMA手机上,中兴已经在国际市场上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兴对美国市场的渗透力度胜过华为,其中包括2007年与SprintNextel签署的设备供应协议。而在2006年,中兴还与思科签署了合作协议。华为与中兴一直是针尖对麦芒,有中兴的地方就有华为,业内人士解读,华为有可能借收购3Com,大举进军美国市场,与中兴在异域展开竞争。 美国外投委作梗 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是美国管理外国投资的专管部门,成立于1988年,其初衷是为了保障国家安全。与该委员会配套的,则是特别设立的外国投资审批制度。从操作层面看,美国政府一般会从是否涉及美国国防生产能力,是否涉及向特定国家销售、转售军事技术,以及是否影响美国在国家安全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这三大因素,来考量是否审核通过该投资项目。航天航空、能源、芯片、软件、生物技术这些真正的高科技行业,美国一向视作外国不能接触的“禁区”。 通常,在接到关于并购的通知后,该委员会会用30天展开调查,如果成员一致认为不存在安全威胁,审查到此为止,协议继续履行。但哪怕只有一名成员反对,委员会也必须展开历时45天的正式调查,然后围绕是否阻止收购的问题向总统提出建议,总统随后要在15天内作出决定。 从近年美国审查和阻止外国并购美国公司的情况看,很关键的一点是要看什么样的收购国和收购公司。一般来说,中国企业参与的收购,往往会得到特别“关照”。 2005年,中海油竞购优尼科,就经历了该机构的审核。当时,美国国会40多名议员联名给布什总统写信,要求政府对此进行严格审查。他们认为能源行业属于敏感行业,关系到国家战略。 但英国一家媒体发表社论,认为中海油并购美国石油公司不会影响美国经济安全。石油是一种替代商品,如果中国从优尼科公司进口一桶石油,那么中国就会从其他地方减少一桶石油进口,全球石油价格和美国的石油供应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在发生军事冲突时石油作为军事工具,它不依赖于石油的所有权,而依赖于开采能力和石油管道的输送能力。由于中国海军力量较弱,显然无法与美国抗争。社论得出这样的一条结论:一切都是借口,真正原因是美国担心中国崛起。 目前,中国企业收购美国企业较成功的,就是2005年联想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据美国媒体报道,IBM一方对美政府作了相当多的解释、说明和承诺,并且把个人电脑部唯一算得上有技术含量的部门——位于北卡罗来纳三角区的实验室剥离,这样联想收购到的基本只是IBM的生产、销售和服务网络。这说明,要收购稍微敏感一点的美国企业,难度之大,远超出人们的想象。 华为收购3Com,美国政府也以国家安全为由,加以阻止。“这是对美国网络安全心脏的挑战!”美国共和党众议员当肯·亨特在美国有线新闻网上宣布。一位共和党众议员甚至更露骨地表示,“外国投资委员会应当告诉那些中国人,美国的安全是不能拿钱来买的!” 美国《商业周刊》则对美国政府进行了讽刺,“出售会导致安全受损,其实是指贝恩资本无力看住秘密(假如有的话),那么我们可要担心了,贝恩资本刚收购了Outback牛排屋的母公司,我们绝不愿意看到炸土豆条的配方泄密,对吧?” 贝恩资本对此显得委屈和无奈,“我们收购3Com会威胁美国国家安全?总会有一些无知的人提出这样的问题,这看起来更像是一些政客在瞎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