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国辉 本轮税制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当两个重头戏之一的两税合并完成并正式实施后,另一个税改重点——增值税转型改革开始进入倒计时状态,已不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的局面了。 这轮税制改革,关键是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这两个税种的改革。增值税与总税收收入的约50%,企业所得税占20%,这两种税占中国总税收收入的70%。 事实上,早在2003年时曾经考虑了一个技术路线,就是把增值税转型和企业所得税两税合一捆绑在一起出台。但经测算,两税合一税收净减900亿元,增值税转型减收1500亿到2000亿元左右,总量近3000亿元,数量过大,这使得同步出台的思路有所调整。即先推进所得税两税合一,增值税转型改革随后跟进。

所谓增值税转型,就是将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而现行生产型增值税不仅抵扣链条中断,导致重复征税,致使税负不公,同时对企业固定资产设备更新尤其是对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而这类产业要么是支柱产业,如制造业,要么是支撑产业,如能源交通业。这些行业承担较高的税负,既有失税收公平原则,又加剧了这些产业发展的“瓶颈”效应,阻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同时,生产型增值税对所有行业企业产能扩张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对中小企业的升级,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因此,从完善税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转型是非常关键的。 随着税制改革视角从重财政收入提高转向重公平效率,加上增值税转型在试点地区成功运行,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增值税转型的条件、时机已基本具备。从试点效果看,没有出现财政收入大幅减收,也未引起试点地区固定资产投资过热,为在全国推开积累了经验。同时,试点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其它效应,比如试点地区试点行业与非试点地区非试点行业的产业发展环境不平等,这也说明了在全国推行增值税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实行增值税全面转型,可以促进企业固定资产设备更新、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效地减少经济增长下行的风险。从财政收入角度来看,虽然短期内增值税减收明显,但从长期看,因增值税转型而带来的设备更新速度加快,必然会带动产业产能增加、产品质量提高,从而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增强财政收入能力。 然而,作为中国第一大税种,转型本身绝非增值税改革的终结,加快推动中国税收立法进程是一个更大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