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部3月18日突然下令,将已经并入济南铁路局的原徐州分局所属站段划归上海局管辖。据接近铁道部的人士称,此举亦可看作是铁道部新一轮改革的肇始,直指不久后将要成立的五大集团,从而彻底改革铁路部门政企不分之痼疾。 按照国务院给出的时间表,铁道部将在2010年完成全部改革后,并入大交通部格局。 流传多个改制版本 “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是铁路改革的两大瓶颈,也是导致铁道部成为中国“最后一个改革者”的真正原因。据铁道部官方网站资料,2006年底全路职工总数210万人,其中干部345006人,占职工总数的16.34%。国家铁路营业线路总延展里程135360.9公里(实际营业里程63411.7公里)。如果按人均分配,每个铁路职工只占有64.5米铁路(实际为30米多一点)。 过去的一年中,铁道部精干主业、分离辅业取得不俗业绩,铁路职工已下降到150万人左右,据说其在未来一二年还会有惊人之举。比如,总投资高达125亿元即将于今年8月建成的北京南站,将取代北京西站成为亚洲第一大火车站。其运力超过目前北京站和西站之和,但总编制却只有107人,远低于北京站、北京西站这样的全国特等站的3500-4000人职工编制。 铁路改革的第二步,是将目前的18个铁路局重组为五大集团公司,铁道部只保留行政监督职能。具体的五大集团为北京、上海、广州、沈阳和成都。此前,坊间还流传着组建7个或8个集团公司的版本。 组建五大集团一说最有力的支持是,2005年后,铁道部在北京、上海、广州、沈阳和成都建设了相对独立的五大调度指挥系统。 改革之路不平坦 铁道部的改制过程可谓是多蹇多舛。 1986年,铁路开始启动行业内部“大包干”,第一次试水改革。铁道部将计划、财务、劳资、物资、人事等方面的权力下放到下属路局,并开始试行全行业的经济责任大包干。

同年,铁道部在大包干的基础上,实行一包5年投入产出,以路建路和以路养路的全路经济承包责任制。但此次改革在运行6年后,终以一连串的安全事故结局被迫结束。 沉寂8年后,以“网运分离”为特点的第二轮铁路改革开始。铁道部曾雄心勃勃地计划对全路进行“网运分离”改造,在将客运、货运与路网分开的同时,将全国铁路局撤销,组建1家路网公司、8大客运公司和若干货运公司。 这是铁道部首次对外公布铁路全方位战略改革方案。第二年,各地先后成立的客运公司又陆续撤销。 此后,铁道部异常谨慎。2005年3月18日,铁道部突然宣布撤销全国41个铁路分局,代之以“铁道部-铁路局-站段”的三级管理体制。 对于铁道部而言,虽然对改革之说讳莫如深,但此次划归在外界看来,却有了些改革信号的味道。 出处:星岛环球网 2008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