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从农村走向世界



    文/本刊记者 张程

  年产新闻纸120万吨的华泰,是全球最大的新闻纸生产企业,在从零到世界第一的飞跃中,华泰集团仅用了七年,而这些成就的取得都源于一台二手新闻纸机

  坐火车到达淄博后,经一个多小时的颠簸来到广饶县,然后再坐车向北行约半个小时到达了大王镇。大王镇的郊区,就是华泰集团的所在地。

  由于地处偏僻,华泰投资5亿多元修建了一条连接大王镇与主干线的铁路,使华泰的产品能直接通过工厂运到东营海港,于是,小村庄和外面的世界拉近了距离,而华泰也完成了从农村小造纸厂到世界新闻纸巨头的跨越。

  一套二手设备起家

  年产新闻纸120万吨的华泰,是全球最大的新闻纸生产企业,在从零到世界第一的飞跃中,华泰集团仅用了七年,而这些成就的取得都源于一台二手新闻纸机。

  1999年,有了一定生产规模的华泰想调整产品结构,为此,华泰董事长李建华去世界主要造纸机生产国德国考察铜版纸机,但却意外地买回了一台二手新闻纸机。

  在德国考察期间,一个朋友告诉李建华,德国汉德公司有一台二手新闻纸机要出售,李建华马上跑去查看机器。汉德公司负责此事的副总裁维克拉坐在座位上漠然地看了他一眼,没有理睬他。

  因为前面已经有19家公司去看过,李建华是第20家,而且又是一家中国公司。对方以为这个中国人也是来看看热闹,并不会真买。

  李建华看过机器后,当即决定购买,但德国人还是将信将疑,认为他们就是想买也拿不出钱。于是,李建华邀请这位固执的维克拉去华泰考察。

  2000年7月,维克拉来到华泰,德国人对他们的现场管理和生产技术颇为赞誉,同时也看到华泰具备一定的实力,双方决定合作。但维克拉还是不放心,他对李建华说:“你们打款的银行必须是北京或上海的中国银行(爱股,行情,资讯),我不相信你们山东的银行。”直到他拿到第一笔货款后,态度才发生了转变。

  为了迎娶这台16万吨二手新闻纸机,李建华派了30多人去德国学习了五个月。学习期间他们用摄像机把每一个拆卸环节都拍摄下来,回来后照着安装,并一举成功。

  买回这台他们并不熟悉的机器,在当时被很多人认为“不够理智甚至有些轻率”,但正是这台机器使华泰真正走向了腾飞。2001年10月6日,这台二手新闻纸机生产的新闻纸顺利下线,并一举打开市场,当月利润接近1000万元。

  尝到了生产新闻纸甜头的华泰,此后每年上一个新闻纸项目。使华泰的新闻纸年生产能力达到120万吨以上,约占全国市场总量的1/3,成为全球最大的新闻纸生产基地。

 华泰:从农村走向世界
  “我们就是靠一台二手机进入新闻纸行业的,但现在我们是世界上最有竞争力的新闻纸制造企业之一。”李建华自豪地说。

  庆祝上市只花42元

  华泰是个出了名的“抠门”企业,他们最“抠门”的经典案例就是上市成功后搞庆功宴仅花了42元。

  2000年9月28日,华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募集资金10.6亿元。在上交所参加完上市仪式后,李建华随即赶回山东。30日下午,李建华和时任公司副董事长王洪祥、总经理王兆国等一行六人去临淄办事。在济青高速公路临淄出口附件一个普通饭店里,华泰高层举行了上市成功庆祝会。店家听说上市公司大老板来了,很兴奋,亲自出来点菜。但客人只点了四个菜,一人一碗面条,不要烟酒,他们“碰杯”用的是面条大碗,一边吃面,一边看山东卫视播放华泰上市的消息。

  饭后一结账,共计42元。店家百思不得其解,因为从没见过这样的上市公司大老板,开销还不如开大车的,而且这也是华泰为上市所举办的唯一一次庆功宴。

  李建华在日常生活中也是这样“抠门”。李建华出差,无论国内外,个人餐费均掌握在10元之内。外出时与公司同事一起就餐,一般人均也不超过10元钱。

  华泰集团行政总监迟玉祥回忆:“我有一次和李总去上海开会,看到会费很高,我们就只报了一个人的名,两人住一个房间,这种事我们觉得很自然。”

  李建华的举动也带动了公司的员工。华泰员工出差,一般都是两人住一个房间,有时还三人住一个房间,如果只有两张床,就地下睡一个,反正地下有地毯。

  李建华说:“其实,我也是做给员工看的,我乱来了下面就会比我更厉害。”就是这种以身作则的管理方式,使华泰越活越好。

  中国式的“阿甘”

  采访过李建华的人都说,李建华看上去很温和,甚至有些害羞。尽管李建华给记者的感受并不是一个很柔弱的人,但他说起话来确实非常斯文,甚至还有些不善于表达,不像一般的山东大汉那样豪放。

  听说,由于性格腼腆,不善在人前讲话,李建华每次出席全国人大,如果遇到安排发言,总是睡不着觉,整夜琢磨措辞。

  华泰以前兼并过几家企业,那些企业以及当地政府为了欢迎华泰入主,准备给李建华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但李建华坚决不同意。他告诉记者:“我见到那种场合心就发虚,感觉浑身不自在。再说有摆弄红地毯的工夫,不如做点实事。”从创立至今,华泰没有一年有亏损记录,但他从来不搞庆祝。李建华认为,抓紧工作就是最好的庆祝。

  李建华是全国劳动模范、连续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但他从不声张,每次去北京开会,都是悄悄地来,悄悄地去,从来没有接送仪式。三十多年来,他获得的很多荣誉连公司内部的人都不知道,其务实之风可见一斑。

  除了害羞,李建华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傻。

  作为一个固定资产过百亿元的企业老总,李建华一直像普通工人一样在职工餐厅买卡用餐。有时加班晚了,餐厅炒菜卖完了,他就买两个馒头,一碟咸菜。一个冬天的晚上,李建华8点多才来吃饭,还是照旧买两个馒头、一碟咸菜。厨师们实在看不过去,就给李建华做了一碗热面汤,这次李建华没有拒绝。此后,一碗热面汤就是给他的固定的特殊待遇。

  李建华还保持着一项令人难以置信的纪录——自参加工作三十余年来,他每天坚持6点钟以前进入公司。李建华以前的办公室主任迟玉祥说:“别人是朝九晚五,李总则是朝五晚九。”据工厂老工人统计,李建华至今享受的节假日不足两个星期。记者采访李建华是在周末,他上午刚接待完地方发改委领导和外商,下午就接受记者采访。由于太累,头一直在疼,李建华用手摁着头皮接受着采访。

  对商人而言,商海如同战场,商人当以利益为重,并且天生就具有对利益的敏锐嗅觉,但李建华的嗅觉却有点“迟钝”。

  1993年,全国纸张供应紧张,许多造纸厂纷纷提价。华泰当时规模不大,但李建华还是要求下属首先向客户征求提价意见。李建华说:“就算提价也要让客户高兴接受。”对此,很多人都说李建华傻,但李建华不以为然,他对记者说:“有人说我傻,但我想说,要不是我傻了三十多年,华泰也发展不到如此的地步。

  华泰究竟是谁的

  1976年5月,大王公社开始筹建造纸厂。当时他们只有35名职工和56万元的家底,而且这些职工都是村里的农民,根本不懂什么叫造纸,时任大王西村大队会计的李建华就是其中的一员。

  广饶县大王造纸厂(华泰集团前身)当时是社办企业,属于计划外的企业,所以他们不能享有计划内企业的待遇。因此,原料、市场、资金等都需要自己解决。

  “那些国有企业的原料是低价供给,也不需要考虑市场,人员也是国家调配,他们要什么有什么,我们要什么没什么。因为不是计划内企业,原料需要自己想办法,市场要靠自己开辟,人才我们没有,就自己边干边摸索。”但正是这样的境遇,逼迫李建华他们在上世纪70年代就走上了一条市场化的道路,企业从初创之时就学会了自力更生。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造纸厂都使用草浆造纸,将草蒸熟需要烧碱。但化工企业全是国有企业,没有计划就买不到,李建华他们就去帮烧碱厂刷洗碱管,这样能得到一些刷洗下来的稀释碱水,他们就拿它去造纸。产品生产出来却卖不出去,他们就自己开拓市场,卖给那些国有企业不卖的农村散户。

  1983年,李建华正式担任厂长。出任厂长不久,就遇上全国造纸业萧条,邻县两家造纸厂被迫下马,有两台纸机闲置。李建华当即决定买进,并马上前去拆装。在拆装过程中,由于疲劳过度,他患了面部神经麻痹,医生吩咐不能说话,不能吹风受寒。他就戴上口罩坚持在现场指挥,一直用写“条子”来传达指示,20多天下来写了厚厚一沓。两台纸机投产后,华泰的生产能力扩大了5倍。

  2000年9月,华泰成功上市,成为山东省造纸行业第一家在A股上市的企业。但是,尽管是上市公司,华泰的产权却并不清晰。华泰名义上是大王镇的企业,但在创业、成长过程中,李建华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可以说华泰的发展壮大更多依靠的是李建华。

  乡镇企业的“红帽子”在以前有很多用处,但在很多企业都开始MBO(管理层个人收购)的时候,李建华却拒绝了这种形式,甚至东营市、大王镇的领导劝李建华,也遭到了他的拒绝。

  李建华说:“我从来不计较企业到底属于谁,我从来没追求过金钱,只想多为老百姓做好事,钱太多了还可能带来杀身之祸。”据李建华介绍,关于产权问题,东营市曾搞过一个方案,大王镇、集团公司和职工各占有一定股份,李建华个人占8%。

  李建华说,下一步他可能会将自己的股份分给技术人员,给他们增股;或者把政府的股份买20%过来分给职工,让政府只占10%。李建华强调:“现在产权基本清晰了,但没有确定下来。”

  据记者了解,李建华的儿女均没有在华泰工作,李建华也表示没有想过让自己的儿女接班。李建华对记者说:“谁行让谁干,不会考虑自己的孩子,我不想搞成家族式管理。”

  对于华泰的未来,李建华只是说他在培养年轻的接班人。但是,这种有意模糊的产权背景在李建华淡出华泰之后会怎样呢?李建华必须为华泰的将来规划,产权清晰是必过的一关。很多国有、集体企业都是在MBO时,处理同政府的关系出现了问题。

  李建华表示:“产权不清问题确实会对今后华泰的发展不利,我会努力做工作,把产权给下一代搞清晰。”除了产权,如何解决造纸业的节能减排问题,以及新闻纸的发展前景问题都是李建华需要考虑的。

  记者手记

  在华泰采访时,记者听到了一个关于李建华的故事。

  2003年,李建华和几个公司高层去某乡镇考察新厂厂址。细雨中,远远看到一个穿着蓑衣、牵着牛在乡野蹒跚而行的老农。顿时,李建华泪流满面。听到这里,我仿佛看到那个站在田埂上流泪的李建华,同时也理解了他全部的故事。

  《上海证券报》一位编辑写到,“在1370家上市公司中,难道真的找不到‘好人’吗?一定不是这样的……读一读李建华,你一定会对中国股市充满期盼和希望的。”

  一位资深的财经编辑曾和记者谈起山东企业家,他说,很多年前别人问他,中国第一家世界500强企业会出现在哪个省,他没有说广东和浙江而说了山东。

  确实,山东企业家同浙、粤的商人相比一点也不精明,但却更厚实。齐鲁文化的交融赋予了山东商人独特的商业品格,也造就了华泰这样的企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36791.html

更多阅读

智慧城市:从理念走向实践

城镇化和信息化是十八大提出的国家战略,信息化与城镇化的进一步深入融合,让智慧城市建设成了时下最热的话题之一。从国家层面,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大力推进物联网、云计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应用,工信部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

西昌华泰:教书匠从商有一套

      1998年的夏天,林川放下粉笔,结束了他在西昌一中的最后一节数学课,走出校门。从此,由数学老师变成了一名商人。  “学校外派我出来经商,为学校创收。”林川告诉《化妆品观察》当时下海经商的缘由。当年10月份,由西昌一中投资,林

熊朝忠:从矿工到世界拳王

     一个出生边境,身高仅有150厘米的农村少数民族孩子能够有什么作为?2012年11月24日晚上,云南籍职业拳手熊朝忠战胜墨西哥拳王哈维尔·马丁内斯,挑战世界职业拳击(WBC)迷你轻量级世界拳王金腰带成功,成为中国首位世界职业拳王,他似乎

华泰:强化差异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柴油乘用车销量不足9万辆,在乘用车总销量中的比例仅有0.6%;而2012年前7个月,柴油乘用车的比例更是降至到了0.57%。从近三年的销量数据来看,柴油乘用车呈现出大幅下滑的趋势,随之而来的是市场上销售柴

走向世界的中国电影 中国,如何从东盟走向世界?(1)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ACFTA)正式启动,一串惊人的数据冲击着我们的眼球:世界第三大自贸区、11个国家、13%的全球贸易份额、19亿人口、6万亿美元GDP。更有媒体断言,全面建成后,这个自贸区将成为欧洲和北美之后世界第三大共同市场

声明:《华泰:从农村走向世界》为网友不万能喜感剧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