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财政向央行注资是解决资本金不足问题的默认办法
□傅勇/文
根据《纽约时报》9月4日报道,由于持有的美国国债与机构债市场价值大幅缩水,中国人民银行面临着资本金不足的问题,并已经开始与财政部就充实资本金的方式进行了讨论。这一报道引起了市场的普遍关注,官方对有关细节的讳莫如深更是加深了人们的进一步猜想。 其实,在这个问题上,市场是过度紧张了。作为不以盈利为目标的央行,财政为其运作结果兜底,或者埋单是国际通行的做法。实际上,央行在大多数时候都是有巨额盈余的。在正常年份,美联储每年也都是将盈余上缴财政部。在中国的情况也是一样。因而,没有必要在央行“亏损”时就开始对其大加指责。 现行的《中国人民银行法》明文规定,中国人民银行的全部资本由国家出资,属于国家所有;并且,中国人民银行每一会计年度的收入减除该年度支出,并按照国务院财政部门核定的比例提取总准备金后的净利润,全部上缴中央财政,亏损由中央财政拨款弥补。 这说明,在法律上,如有需要,财政有为央行注资的义务。就可行性而言,正如《纽约时报》所指出的,央行的困难显然不会对经济构成威胁,中国财政状况良好,财政部可以通过国债拨转轻松解决央行资本金问题。实际上,在控制财政成本方面,央行一直是相当谨慎的。结果是,即便是在较为困难的2007年,对财政而言央行也不构成负担。 在过去一年,央行在流动性对冲时,收益和成本实现了较好的平衡。有研究显示,保守估算,2007年中国央行从外汇储备获得的利息收入总额约为617亿美元,即4689亿元人民币(据每月期间平均值汇率兑换),而央行对冲流动性,为到期央票支付的利息以及支付给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利息约为1829亿人民币。这样,央行全年对冲操作的净盈利约2860亿元。考虑到这一点,由财政向央行注资应该成为解决问题的默认办法,央行直接增印钞票解决自身问题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大家比较担心的是,央行向财政寻求注资后,有可能会降低央行的独立性。这个担忧其实是多余的。就与财政关系而言,央行的独立性取决于财政是否向央行透支,而不是央行是否向财政寻求注资。两者之间的资金流是不可逆的,并且,不存在因果关系。就像央行在将盈余上缴后独立性并不会增加一样,财政向央行注资也不会减损央行的独立性。理论上,中国央行的独立性是法律赋予的。 所以,财政为央行注资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就是不言自明的。但是,有两个隐含问题需引起注意。 其一,如何评价央行的投资行为。央行用外汇储备购买美国国债,意味着将国家储蓄的相当部分投资于年收益只有三个百分点的资产上。如果考虑到通胀和汇率走势,投资收益将变成负值。而在当前,这些投资甚至面临着本金价值减损的风险。按一般估算,1.8万亿美元中约有1万亿美元是以美元资产形式持有,人们会抱怨说,这相当于资助了美国200艘航空母舰。 其二,促使财政与央行之间的博弈升级。即便是新的央行法颁布实施后,在很多时候,不但没有出现中国人民银行的亏损由中央财政拨款弥补的情形,反而出现了财政赤字要由央行弥补的苗头。比如,作为国有金融机构的出资人,财政承担了金融改革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绝大部分成本,目前,很多成本都是由央行通过再贷款的形式来承担。 由此观之,央行要想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获得理论上的独立性还需要进一步厘清其与财政等其他部委之间的关系。 作者为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