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市海绵城市建设 关于白城市城市规划建设的几点思考



    城市,是一个地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也是该区域一个时期内规划力、经济力和竞争力的集中体现。由于城市规划建设,具有历史性、前瞻性和指导性,它在全力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推进城市建设的新形势下,城市规划建设发挥了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几年来,吉林省白城市始终把城市规划建设作为加快经济发展、保障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件大事来抓,充分立足白城实际,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以超常的大手笔、大气魄,明确城市发展定位和发展走势,精心谋划城市规划,使城市规划建设与地方经济建设相融通,加大了建设力度,改善了城市环境,优化了城市形象,提升了城市品位、打造了城市名片,使白城的经济综合竞争实力得到明显提高。


  一、基本情况


  白城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全市南北长230公里,东西宽211公里,总面积25685平方公里。辖镇赉县、通榆县、大安市、洮南市、洮北区、白城经济开发区、大安经济开发区、查干浩特旅游开发区、白城市民营经济开发区九个县(市、区),有200多万人口。“十一五”期间,白城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规划工作,城乡规划编制、实施、管理等工作水平不断提升。进一步严格规划编制,规范规划审批管理,提高规划管理效能,提升规划管理水平,确保了城乡规划的全面实施,推进了城市发展进度。


  首先,编制了“十一五”城市建设规划。白城市第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是1982年编制实施的,规划期为1980年—2000年,规划建成区面积为30平方公里;1999年开始实施跨世纪总体规划,规划期为1996年—2010年,规划区面积912平方公里。


  其次,规划了中心城市、县级城市和中心小城镇规模。“十一五”期间,白城市城市建设规划发展目标为:到2010年,全市城镇等级规划结构按人口规模分为40万人左右中心城市一个;20万人左右城市2个,410万人小城市4个,23万人建制镇50个。到2010年,城镇体系职能结构为地级城市1个,县级城市4个。重点是白城市。作为中心城市的白城市,是吉林省西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以发展汽车配件、纺织、造纸、农产品加工和能源为主的市域中心城市。城市建设规划规模为:从2000年到2010年期间,城市建设规划控制指标分别为28平方公里和37.97平方公里(不含平台),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控制到100平方米以内。


  二、存在问题


  1.城市规划随意性


  城市建设,规划先行。规划是城市建设的根基,城市规划建设是全方位的,包括市政基础设施,城市广场,社区街道,景观绿化等,这些都应该纳入到城市规划的行列中。然而,在城市建设中,城市规划经常被改变,表现出了城市规划建设的随意性。


  2.缺乏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任何一个城市,从形成到发展,都有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伴随这一过程的必定会有大量的文化遗迹。但是,在现阶段的旧城改造过程中,蕴涵了深厚文化底蕴的大量的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历史文化街等遭到了严重破坏。


  3.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高低不仅仅要看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城市设施的完善程度,还要看是否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然而,目前城市规划建设,一方面带来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焕然一新的城市面貌,另一方面却对城市的生态环境产生强烈的冲击。


  4.追求速度忽视质量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有的城市为了改变形象,早出政绩,大搞特搞献礼工程,形象工程,片面追求建设的高速度,忽视客观规律,盲目蛮干,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大量损失。


  5.规划缺乏前瞻性


  目前,城市交通拥挤现象,几乎见怪不怪的通病,主要问题是在制定城市规划中,缺乏前瞻性,没有在近期或是较长一段时期内,给城市建设留有一定发展空间,导致了大量的拆迁现象。


  三、几点建议


  针对城市建设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以下几项对策:


  1.必须站在全局发展高度充分认清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从统筹推进“三化”进程看,加快中心城市建设势在必行。白城“三化”水平较低,推进城镇化的困难更大、任务更重,时间也更加紧迫,急需中心城市优先发展,率先崛起,带动全市城镇化实现新跨越。从白城自身发展实际看,加快中心城市建设刻不容缓。一个压力来自于省内外先进城市的新跨越。另一个压力来自于所辖县(市)的新挑战。再一个压力来自于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加快解决好这些矛盾和问题,不仅考验我们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更关系到群众对我们信任和信心。从面临的发展机遇看,加快中心城市规划建设大有可为。


  2.要抓好城市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要结合“十二.五”规划的制定,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开展城市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要把城市绿地系统、城市景观、城市基础设施等专项规划的编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结合,规划编制成果要按照法定程序报批,规划一经批复,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修改,如需修改,必须按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报批。


  3.要进一步明确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


  从实际情况看,目前,白城市本级“一市一区”的城市规划,明显不适应“十二.五”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间的发展,无论是从解决当前城市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还是从长远优化城市布局,增强承载能力,加快新区开发建设都势在必行。要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空间和功能布局。重点要着眼推进城市产业结构的集约化、合理化,推动工业经济逐步退出旧城区,进入工业园区集聚发展,中心城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实现“退二进三”。要着眼推进城市空间结构的立体化、科学化,设定建设标准和投资强度,促进城市形态适度密集和土地利用高效集约。要着眼推进城市功能结构的配套化、现代化,科学设置功能分区,均衡发展社会事业,建设公共基础设施。


  4.要大手笔、大投入,强力推进城市开发建设


  要树立经营城市理念,拓宽投融资渠道,要搞好资本运作。要遵循紧凑城市理念,按照规模紧凑、结构紧凑、功能紧凑的要求,努力实现“新旧结合、以新带旧、以旧补新”,新旧城区统筹互动,共同繁荣的良好局面。


  5.加强规划实施的部门协调


  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规划部门的工作,做好与城市规划审批程序的衔接与配合。建设项目未按规定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国土部门不得批准建设用地;未按规定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建设部门不得发放施工许可证;未经规划验收合格的,产权部门不得发放产权证明。通过各部门的衔接和配合,形成合力,依法保障城乡规划的实施。要提高实施城市总体规划,改善城市结构,建立综合协调机制和责任管理体系,理顺部门工作关系,解决多头管理、职责不清问题。


  6.要建立健全城市管理依法治理机制


  同时,要强化对城市管理部门的执法监督,严格按照法定范围、法定程序、法定权限进行文明执法,树立城市管理的法制形象。要强化社会监督、新闻监督,促进城市管理上水平上台阶。要建立健全城市管理多元互动机制。要积极构建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城市管理格局。


  7.要抓好新区规划建设的编制和实施

 白城市海绵城市建设 关于白城市城市规划建设的几点思考


  在新区建设上,一要加强规划观念。在规划上一定要体现出扬长避短的理念,充分立足白城的比较优势来开展规划设计工作;二要加强城市的整体修建。在外部布局上要有适宜的城镇体系规划,重点考虑城市内部布局的优化问题及城市外部交通体系的升级,如高速公路的走向、城市水轴和水系的构建及生态的改善等问题;三要在城市新区选址上,建议在城市西部构建,要尽快形成清晰明确的发展思路;四要不能忽视老区的更新问题。要逐步改善老区居民的居住条件,提升老区城市品位;五要要明确思路。南部景观带的打造应提上日程,市民广场应做重新整修,使其成为白城文化的中心,同时还要考虑建设城市的会展中心。


  8.加强规划队伍建设


  规划部门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队伍素质。要不断更新业务知识,全面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强制性标准,汲取省内外先进规划经验,不断增加规划管理能力。建立、健全培训制度,加强职位教育和岗位培训,强化规划意识,提高规划管理整体水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3654.html

更多阅读

关于高校标准化食堂建设的几点思考 食堂标准化管理

改革前沿  加入时间:2009-12-18 9:59:19  admin  点击:999一、 新建高校食堂设计的几个方面:高校标准化食堂的建设,重点就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硬件的投入,因此,新建食堂设计科学、合理是高校标准化食堂建设成功与否的第一步,也是最重

关于企业内部舞弊审计的几点思考 舞弊审计

王永生进入新世纪后,以安然事件为代表的一系列特大财务舞弊,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强烈不满。近几年国家重拳出击,也使倍受关注的众多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舞弊案件不断浮出水面。2006年伊始,国家会计学院财务舞弊研究中心又发布了2005年度十大

声明:《白城市海绵城市建设 关于白城市城市规划建设的几点思考》为网友淡淡香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