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权信用评级 金融危机或降五国主权评级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

  作者:David Riley

  

  欧美各国正采取庞大救市计划,如果金融危机最终被平抑,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和美国债务超过GDP的80%,那么,它们的主权评级可能被下调。

  近期,金融危机肆虐全球,欧美大型金融机构相继卷入其中,迫使相关经济体政府和央行采取政策性“救市”举措,这都事关这些经济体的主权评级。

  那么,这次金融危机会怎样,危机中经济体的主权评级会怎样变化?

  对此,惠誉关注更多的是主权国家所必须承担的所有债务,其中包括潜在债务。在经济正常运行之时,政府只需对国债负责;在危机之时,政府则必须关注更多。

  大型机构之殇

  首先来说,国家拥有或控制的金融机构。北岩银行率先被英国政府国有化,迄今为止也没有人能够说清,英国政府要为这家银行付出多大代价。

  在当前糟糕的市场环境之下,只要从事金融活动,比如交易或借贷,就不可避免会损失。更严重的是,金融机构损失金额通常都非常之大。在欧洲,德国复兴银行,它管理的资产相当于德国GDP的14%,如果发生损失,数字必定惊人。数额更大的是美国房利美和房地美,它们受政府担保的债务占到了美国GDP的43%。

 中国主权信用评级 金融危机或降五国主权评级
  这两个企业及类似企业,所承担的债务都和政府有或多或少的联系。不过,迄今为止,我们考虑国家债务之时,没有计算它们欠下的债务。

  需要注资多少

  目前看来,向银行注资是财政更大的负担,这对主权评级是最大负担。但目前来说,注资可能并不足以彻底挽救经济命运。

  当然,此次危机对不同国家影响不同,所承担的压力自然也不同。但根据历史经验,发达国家为挽救国内金融机构,注资金额通常在GDP的5%到15%之间。

  这个数字和IMF的计算有出入。IMF最近发布一份报告,详述了1980年来发生的42次银行业危机,政府为平抑本国金融危机而额外增加的财政支出平均占到本国GDP的16%。

  让我震惊的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支付成本居然有如此大的差异。美国应对上世纪80年代金融危机花费通常占到GDP的3%到4%,而经济比较发达的挪威和瑞典耗资也在3%到4%之间,这对它们来说,不是什么严重负担。

  唯一的例外是日本。日本为控制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引发的国内金融体系混乱,耗资高达GDP的24%。原因其实很简单,当时日本国内经济不健康,银行坏账水平达到了史无前例的35%。

  比较而言,新兴经济体为应对危机代价都很惨重。如泰国、土耳其和委内瑞拉为挽救国内金融机构,付出了相当于本国GDP的20%到50%左右的财政资金。

  为何差异如此之大?答案是汇率。当许多新兴经济体的银行业发生严重危机之时,内部财政往往也受到严重挑战。此时本币严重贬值,通胀高企,这都加大了它们金融危机的深度。

  由于IMF研究案例都发生在1980年以后,发生的金融危机主要在新兴经济体之中。正如上述,新兴经济体支付的代价总是要高些。因此,综合考虑IMF研究案例和这次金融危机的全球性,惠誉认为,政府支付5%到15%的GDP来赈灾是比较合适的。

  政府担保代价      

  事实上,本次危机中,政府还需要对存款提供更多担保。对此,当前欧美各国都做了努力,有些麻烦较小的国家更多是对储户做承诺,还有些国家也被迫宣布对所有储蓄给予无条件担保。一旦如此,政府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额就会高得难以想象。

  当然,不能如此简单地为政府编制资产负债表。惠誉认为,如果政府做出承诺就足以挽救银行于水深火热之中,杜绝银行业危机,那么,政府所要支付的代价并非如此惨重。

  因此,关键就在于未来经济形势如何?

  如果房市继续疲软或实体经济陷入严重衰退,那么政府就要为今天的承诺买单。届时,除为倒闭银行提供兑付存款外,政府还可能被迫继续向机构大举注入流动性,对难以为继的企业实行国有化,以及买入一些价值严重缩水的企业,这都意味着直接的财政损失,损失可能超出现在预期。

  上述IMF报告提到政府在应付危机时必须强调有效领导能力,快速市场干预能力,以及有效和透明地借助私营金融机构力量(比如让摩根大通拯救贝尔斯登)。但惠誉认为,这并不现实。

  原因在于此次危机已经超出单一经济体,成为全球严重危机,各国政府援救很难整齐划一。即使是欧洲,也很难苛求能像一个整体一样,准确地对市场危机采取一致判断和应对。

  既然步调难以一致,希望经济地控制救灾资金使用,我认为就很不现实。

  五国评级将下调

  此次银行危机堪称“悲惨”,在之前盛世中,几乎没有人可以想到,经济强国们会落到这般田地。

  此次深陷金融危机泥潭的国家之前都风光无比,它们主权评级基本上都是“AAA”。从美元到欧元,甚至是英镑和瑞士法郎,都是一致受到追捧的储备货币。

  正因为储备货币的强势地位,它们之前都没有意识到潜在的外在风险,以为只要举债就可以维持本国国际收支平衡,风险敞口就在这样不经意间日益扩大,大到几乎没有专家可以预测究竟会坏到什么田地。

  那么,它们能否保住当前高评级呢?要知道,惠誉评级只把“AAA”评级授予政治稳定,经济能产生高附加值和金融体系能正常运作的经济体。

  毫无疑问,被危机困扰的经济体评级都面临下行风险。IMF认为,对新兴经济体和欠发达国家来说,只要债务占到GDP的50%之时,其主权评级就应当下调。惠誉则认为,债务和GDP之比达到80%之时,就非常危险。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我们直到1998年才下调日本“AAA”主权评级,当时它的负债已为GDP的130%。当时我们认为,尽管日本政府债务数额巨大,但以它国内利率环境,政府很容易获得大量廉价资金。

  那么,按我们之前计算,援救金融危机可能要花去政府10%以上的GDP,最糟糕的情景是GDP的25%。援救之后,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和美国债务占GDP之比将超过80%。毫无疑问,它们的主权评级可能被下调。■

  (作者为惠誉评级全球主权评级主管,齐忠恒/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36260.html

更多阅读

中国企业:把握金融危机中的战略机遇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2008年以来,受欧美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发达国家或将陷入衰退。相对而言,中国经济在金融危机中“独善其身”,这得益于我们有着30年改革开放的成功发展基础。“危机”一词意味着危险与机会。在1998年

董明珠代表:中国企业家要从金融危机中领会‘社会责任感‘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新华网北京3月4日电(记者王攀、刘铮)2009年“中国制造”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在全国人大代表、珠海格力电器[20.90 0.38%]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董明珠看来,在带领企业渡过难关的同时,企业家更应在社会责

南宁东盟自贸区 中国东盟自贸区PK金融危机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随着“超级女声”的热播,该节目中一个叫“PK”的环节使这个词也家喻户晓了。“PK”就是两名选手进行比拼,最后只有一人胜出,另一人淘汰出局。现在,“PK”一词的使用率急剧上升,甚至出现在一些比较正式的场合。在goo

索罗斯:中国将成为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赢家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据商务部网站援引《加纳时报》的报道,投资家、慈善家乔治·索罗斯称,中国将成为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赢家。他呼吁中国领导人顺势而为,在彻底改造“崩溃的金融体系”、创建新的多边金融秩序中发挥积极作用。   在匈

声明:《中国主权信用评级 金融危机或降五国主权评级》为网友霸气侧漏你七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