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种迹象表明,以金融危机作为先导的经济危机,或者全球性的经济衰退,正在向我们逐步走来
红周刊特约作者 李山泉(美)
从2008年9月中旬爆发的金融危机让普通人感到震撼,更让投资人胆颤心惊。到目前为止,不仅债市没有很快改观的迹象,股市的连连暴跌更是多年未见。面对这样的局面,美国政府所不愿看到的由金融危机向经济危机的转化,似乎已经很难避免。 新的经济数据进一步显示,美国工业生产正在大幅度下滑,失业率正在提高,消费者购买意愿不振、销售萎靡已成为事实。种种迹象表明,以金融危机作为先导的经济危机,或者全球性的经济衰退,正在向我们逐步走来。 面对这场不可避免的危机,各国政府都在全力以赴,试图把不利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的程度。美国政府更是不遗余力,一改当初协调不力的形象,财政部、美联储和证监会在很多问题上出现了少有的一致。然而,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正如我在一个月前所指出的:“风暴已然形成,解救谈何容易!”(参见《红周刊》第40期“华尔街之声”) 这次金融风暴之所以震撼力大、解救难,至少是由以下几个因素造成的:其一,规模太大。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权威机构能够给出确切的损失规模;其二,问题累积的时间过长。美国房地产的荣景和以房屋抵押贷款为基础的衍生产品过度开发持续的时间太久;其三,产品复杂。华尔街金融创新所具有的叠床架屋的本领,让解救者很难分清问题的主要症结;其四,政府功能上的缺失。因为没有一个政府部门能够有效地运作,面对华尔街复杂的金融产品和广泛的联系,即使资金到位,要用好这些资金也颇费时日;其五,意识形态的矛盾。美国是奉行市场规则的典型国家,对于国家出手解救私人公司,常常陷入严重的矛盾之中,形成政策上的摇摆和效率上的低下;其六,大选年与新总统。这极容易使单纯的经济问题政治化,延误政策出台的最佳时机;最后,经济可能陷入危机,使危机范围扩大,使很多看似正常的领域也被拖入危机之中。总之,这次金融危机可能会持续一个较长的时间,解决问题的成本可能比预期要高得多。 实际上,华尔街的问题是经济问题的集中暴露。无论何种表现形态,都会在经济的运行中找到问题的根源。经济危机共同的特点都是生产过剩,是资本在某个领域过度扩张所带来的结果,又形象地称之为泡沫。泡沫形成后,资源的浪费就不可避免,必须有人要承担泡沫破裂所带来的损失就顺理成章了。只不过每次泡沫破裂所带来损失的承担者不同而已。 例如,上一次,互联网科技泡沫的破裂与这次就有很大不同。互联网的投资者大都是个人和投资机构,其融资方式是以股票为主。当互联网的神话破灭以后,无论是机构还是个人投资者对投资股票的损失都将自我承担,没有任何解救可言。然而,房地产的泡沫却有着很大的不同。因为房地产是不动产且投资规模较大,所以,房地产的投资与债务和贷款紧密相连。虽然房地产拥有者的个人投资也占相当成分,但债务和贷款仍然占有很大的比重。正是这种资本结构的不同,造成了对华尔街的不同结果。 在互联网泡沫破灭的时候,虽然很多投资人损失惨重,但华尔街基本上是赢家,因为互联网的股票上市和二级市场交易给华尔街带来了丰厚的利润。然而,房地产的泡沫华尔街同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受害的却是华尔街自己。特别是华尔街的金融创新,把原本单一的抵押贷款合同,通过重新组合包装,以一种新的面貌出售给了新的投资者,这些新产品的大多数投资者恰恰是银行或华尔街的金融公司。更有甚者,为了防止违约的发生,在此基础上,又创立了一种类似保险的衍生产品:信用违约调期(CDS)。当违约大规模发生,那些创造这些产品的华尔街公司就陷入了严重困境。 由于金融体系毕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部门,华尔街所特有的既是投资人又是金融体系代表的双重身份,使政府不得不伸出援手。那些期望政府不救华尔街,而是把钱花在那些个人房产面临拍卖的人身上的想法,不仅很难实施也显得过于天真。 尽管这场金融危机是否会导致全球经济的严重衰退还有待观察,但华尔街要过一段苦日子恐怕是一定的了。 (作者系美国奥本海默基金公司董事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