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底式”经济使得我们必须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并大力振兴农村经济
□ 冯科/文 作者为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房地产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在美国次贷危机的冲击下,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出现了大量加工贸易型企业的倒闭和歇业现象。特别是10月16日,香港合俊控股集团东莞樟木头最大玩具厂突然倒闭。 这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合俊集团雇员超过一万人,产品主要出口欧美市场,年销售额超过7亿港元。规模如此巨大的企业都要倒闭,对此,我们不禁要提出这样的疑问,中国经济到底怎么了?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之下,中国经济又将如何自救? 外贸繁荣难持续 自1978年以来,中国在推进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一直坚定不移地贯彻重商主义政策,国际贸易给中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中国利用能源低价、劳动力低价等比较优势,出口质优价廉的商品获得外汇,用来购买外国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带动中国工业经济跨越式的发展。在西方发达国家,他们用了几百年的时间来完成这个过程,而中国仅仅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 我们知道,资本、技术、信息、土地和劳动是实现经济增长的五大要素。其中土地和劳动力是很难跨国流动的,而资本、技术和信息却可以跨国流动。经济的增长需要这五种要素良好的配合,缺一不可。比如,广东省之所以能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就与国际贸易因素密不可分。这个领先是从1985年开始的,一直到现在领先了23年。 珠三角地区以占全国不到0.6%的面积,以及占全国3.6%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经济总量10.3%的价值。取得这样辉煌的成绩,正是五大生产要素完美结合的结果。世界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尽管有的人掌握了资本,有的人掌握了技术,有的人拥有劳动力,有的人拥有土地,但只有将均衡的要素匹配起来,才能实现经济增长。此外,广东经济的增长,也得益于来自香港的贸易人才。香港拥有大量掌握两种语言以上,熟悉国际贸易的人才,使广东的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是在次贷危机的冲击之下,外部需求大幅度下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外贸短期内难以再持续繁荣。 产业升级遇阻 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程度,远远超出了美国政府的承受能力。自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美国政府通过发行大量美元向全世界人民收取通货膨胀税。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美国都是负债的,美国的储蓄率是-1%。美国因此发行大量的国债给全球的主权基金,美国的企业发行大量的企业债卖给全球的投资者。所以我们可以把次贷危机看作是上一次危机“救赎”的后果。 所有这一切都表明美国经济已经过度发展。从五大生产要素来看,其中资本和劳动力的结合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了危机,当时出现大量的银行倒闭,美国企业家到日本去学习管理。在资本和劳动的结合到了尽头的时候,美国人用信息技术创造了一个长达10年的经济增长周期,也就是克林顿总统的两个任期内的网络经济。 随后的网络经济泡沫也轰然破灭,意味着美国用网络经济,用技术推动的经济增长也到了尽头。所以说美国是将已有的资源开发殆尽,从而引发了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而美国政府,评级机构,金融机构,美国的从业人员在这场危机的转嫁中表现出极大的不道德行为。他们很明白危机会爆发,美国只向国内的机构销售了1/3的负资产,2/3销售到了国外。标准普尔等评级机构把应该是CCC级的债券,评到AAA级向全球的主权基金、养老基金抛售。 此外,美国次贷危机也阻碍了中国产业向上升级的步伐。次贷危机表明美国无法在高附加值的金融行业继续前行,而中国能够取代美国在全球独领风骚吗?答案是否定的。现实情况决定了中国必须走国际贸易的道路,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转型,因为接下来的资源约束瓶颈是目前中国企业所难以承受的,然而中国产业向上升级的道路却十分艰难,必须另辟蹊径进入了一个“筑底式”经济时期。 中国如何应对? “筑底式”经济使得我们必须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振兴农村经济。在此背景下,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决定将是农村土地改革 30 年后的又一重大举措,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性文件。该决定将在粮食问题、土地管理制度、农村金融体系、城乡一体化建设等多方面有所突破,特别是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解决,将刺激中国内部经济的发展,为未来半个世纪农村经济的发展奠定基调。 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承包给农民,农民并不拥有完整的土地所有权,只拥有经营权、受益权、以及不完整的处置权的内容不同,“农村土地流转”指的是根据农民的意愿,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前提是必须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从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成功流转土地后的农民受益颇多,有效的土地流转还把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从农民身上转给了企业,农民只需像工人一样专心工作就可以了,至于收成怎样、市场怎样,那是企业的事情。企业有了自控基地后,必然会加大投入力度,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而农村土地流转等于直接给农民钱,要么用于投资,要么用于消费。无论是哪一项,都是刺激经济增长所需要的。 此外,农村土地流转也会带动农村金融的发展。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提出,使农民的土地获取了价值,农民可以利用土地抵押和经营。而土地抵押、经营带来的“筑底式经济”,会放大中国的金融行业运作能力。目前中国正是在学习美国“次级贷款”,准备向次级人放贷,和美国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中国有土地资源作为良好的资产抵押。这样的话等于把农村七亿人口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刺激起来,以此来拉动经济增长。 不管怎样,这次改革是对中国政治经济体制的深刻触动,给我们的启示是中国从此走上“筑底式”经济之路。而这对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首先,地方商业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联社等将从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受益,从而获得飞速发展;其次是跟农业相关的新兴产业会也同步发展;再次由于农村人口数量庞大,农民有钱后就会改善医疗条件,医药行业有望获得快速发展;最后可能以变通的方式突破国家关于耕地保护的18亿亩红线,再次为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廉价的土地资源。 “筑底式”经济下的农村土地流转还会赋予中国的工业体系重新的、低廉的生产要素价格,即低廉的劳动力资源和土地资源。农村土地流转的意义非凡正体现在此。所以我们要非常重视这次改革,“筑底式”经济也能有效应对次贷危机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