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规则征求意见稿》和《创业板发行上市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发布之后,引起中介机构和创业企业的热烈讨论。业内人士认为,创业板门槛适中,经过多方面平衡,既考虑到落实国家自主创新支持中小企业的融资需要,也考虑到了适度的门槛降低市场风险。 定位成长性而不是创业期 根据意见稿,拟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应符合以下条件:最近两年连续盈利,且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或者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公司在创业板发行后的股本总额不少于3000元。 “创业企业风险太大了。”一位参与制定规则的专家认为,创业板其实定位于成长期的创新企业,而不是创业期的企业。“创业板应该对创新型企业来说不是让它创业,应该是让他做大做强。” 一位投行的负责人表示,“在征求意见稿出来之后接到了很多企业的咨询电话,我给他们解读的第一句话就是成长性、自主创新,这点特别重要。虽然有的企业财务也达到创业板标准,但不一定能够上创业板,比如,这些企业不是自主创新型而是一些普通的制造类企业。”
![最具成长性上市公司 上市门槛适中 定位成长性](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491095067803.jpeg)
没有经营能力企业不能上 虽然境外许多创业板已经超越了设置门槛的阶段,但是为了杜绝过大的市场风险,我国内地创业板还是设置了一定的入门条件。一位参与制定规则的专家表示,“最后我们想来想去,不能把什么样的企业都推荐上来,一哄而上。如果根本没有经营能力的企业上来,这样一年下来就亏损,两年就退市了,那样创业板就是失败了。” 一位业内人士在解读创业板时,认为上市企业标准的设置考虑到了自主创新企业的特点。创业板设立了两套财务要求,其中一个仅要求一年盈利,这就是考虑到了自主创新企业的特点。另外,对无形资产的要求有所有突破,主板中小板上市公司要求无形资产在净资产中所占比例不高于20%,但是创业板标准中没有规定具体比例,“这是为了支持自主创新企业和知识产权等企业,彻底放开这一比例,不写就意味着只要符合公司法就行,在指标上给更多企业预留了空间。很小的一步,都是经过多次讨论得出的。”按照公司法无形资产所占净资产的比例最高是70%。 中信证券一位投行人士分析认为,“硅谷虽然点燃了美国创新浪潮,但是如果没有纳斯达克制度辅佐,美国所谓“创新十年”的增长也应该是看不到的。”他说,要兼顾方方面面总是难以十全十美,我们要在对创业板推出的意义认识基础之上来看问题。 深交所研究提高交易门槛 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推广部副总监邹雄日前表示,中国的创业板市场将重点支持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他还说,在交易制度方面,中国的创业板市场可能跟国外有所区别,目前,由于担心公司规模较小,交易过于活跃,投机性过重,深交所正在研究提高创业板的交易门槛,限制小投资者进入。 邹雄说,建立创业板市场的定位非常明确,就是要服务一些服务型的创新企业。创业板的准入、退出交易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基本都围绕这个目标来制定。 关于退市、交易等制度都会有相应的规则,对保荐人也将出台管理办法。 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一些功能还受到资本市场原有制度的制约,但在创业板的设计中将有所改善。他说:“我们可能会在锁定期方面继续降低要求,这对风险投资会有很好的影响。” 邹雄表示,因为创业板企业的规模比较小,主营业务过于分散会对企业竞争造成影响。深交所要求上市企业主营业务比较突出,募集资金使用也要求围绕主营业务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