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助于恢复灾区供给能力的政策,就应该允许灾区大胆摸索、实践,这既是快速恢复灾区经济的催化剂,也是让总体经济尽快从灾害重创中走出来的上佳选择。
撰稿·邓新华 专栏作者,铅笔经济研究社理事
震灾之后,有不少经济学者根据“破窗效应”理论,认为灾害只是破坏经济的存量,但灾后重建刺激了需求,会推高经济的增长速度。实际上,从供给学派的角度来看,灾害不仅不存在“破窗效应”,反倒减少了需求。这要从一个根本的误解说起。 是供给产生需求,还是需求产生供给?许多人认为需求产生供给几乎是不容怀疑的。而供给学派说“供给产生需求”,其错误不是很明显吗?事情不是这么简单。 “供给产生需求”的经典表述是“萨伊定律”,其原话是:“一种产品一经产出,从那时刻起就给价值与其相当的其他产品开辟了销路。”即:甲提供了A产品,从而产生了对乙的B产品的需求。 澳大利亚经济学家史蒂文·凯特在《萨伊定律与凯恩斯革命》中说,从凯恩斯的名著《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可以读到“贯穿全书的反驳萨伊定律的努力”。但可惜得很,凯恩斯把萨伊定律曲解为“供给产生自己的需求”,即:甲提供了A产品,社会自然产生对A产品的需求。经过这番曲解,萨伊定律就变成了与人们的经验“显然”不符的谬误。 实际上,萨伊定律从来没有反对根据需求来确定生产。它的意思是说,为了具有购买力,必须先有生产。经济学上的需求,是指市场需要并愿意且能够支付的量。你问我需不需要钻石,我肯定回答你:需要。但是,只要我没有对钻石的支付能力,珠宝商就不会把我的需要算作需求。一种商品价格上涨了,人们对它的需要没变,但需求减少,这就是需要和需求的区别。 未经曲解的萨伊定律显然是符合人们的经验的。人们总是在赚到更多钱之后,才提高消费。那些盲目提高消费的人,总是维持不下去的。白领拿到较高薪水,才产生对所谓小资生活的需求;一旦失业,对这种调调的需求就降为需要了。在宏观经济周期上,也总是劳动生产率提高之后,社会消费能力才崛起。每一轮经济恢复,总是先从生产开始。生产低迷的时候,消费一定不振。 具体到震区,受灾同胞的基本生活需求,由于支付能力暂失,马上就降为需要了。借助来自各方的帮助,他们的需要才重新成为需求。那么,灾后重建,会刺激需求,拉动增长吗?由于人口、财产均受巨创,灾区供给能力剧减,经济学者都看到了这个显见事实。但部分学者只看到重建的需求,却没有看到,供给减少的另一面就是需求减少。基于灾前供给能力的需求,现在没有了。而重建需求是由其他地方移过来的,并不是新增需求。宏观上看,总体的需求必然下降,不存在拉动经济增长这回事。如果说灾害重创经济,导致取消一些管制措施,人们加班加点生产,这些的确是拉动增长的因素,但这和“破窗效应”无关。 有个笑话说,每一个经济学家提出一种观点,必有另一个经济学家提出一个相反的观点,供给学派和需求学派就表现出了这种鲜明的对立。它们的根本差异并不仅仅表现在理论认识上,两派提出的政策主张也是大相径庭。 需求学派的话语目前在经济学者中占据主流。他们主张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用增加公共支出、降低利率等办法刺激消费,提高需求。具体到恢复灾区经济,需求学派强调政府负责重建。 供给学派则主张减税、放开管制和行政垄断,以促进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说到恢复灾区经济,供给学派虽然也赞同外界帮助的重要性,但主要强调给灾区减税,以及实行更灵活的政策,以促进灾区生产能力的恢复。 历史上,各地凡遭遇水旱等灾害,统治者往往会免除灾区当年的税赋。当下应该对灾区推出全面税收减免政策,并且,这些政策的受惠者不应仅仅局限在灾区受灾企业。凡是愿意到灾区投资的企业,都应该享受税收优惠。这有几方面的理由:第一,大灾之后,税源剧减,征税成本高过收益,政府不如大方放弃;第二,到灾区投资的企业,要在一片废墟上克服诸多困难,对它们减免税收也很公平;第三,恢复灾区经济,显然不能仅靠遭受重创的当地企业,还应该敞开大门迎接八方投资,而税收减免无疑可以增强灾区吸引力。 只要有助于恢复灾区供给能力的政策,就应该允许灾区大胆摸索、实践,这既是快速恢复灾区经济的催化剂,也是让总体经济尽快从灾害重创中走出来的上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