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台商在大陆进入盈利高峰期,数万家中小台商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产销压力和竞争风险
文|黄德海
投资有加速的迹象 2007年,台商对大陆的投资不论金额或增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是进入2008年之后,据台湾“经济部投审会”统计,1至5月台商对大陆投资金额为41.0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略有增长。其中5月份台商对大陆的投资金额高达11.57亿美元,创下2008年以来的单月新高,同比增长145%。5月小高潮这一现象既是对“马萧”战略的响应,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岛内企业未来投资大陆仍有很大潜力这一事实。 从全国范围看,台商投资与贸易布局已经遍布一线、二线和部分三线城市。内陆省份的台商多从事商业、食品业和其他服务业。然而沿海省区虽仍是重点,但近几年来出现了明显的向内陆转移的趋势,其中山东、北京、重庆、四川、湖南、江西、河南等省区成为台商重点选择的区域。在台商聚集的东莞,一部分制鞋、纺织、玩具、陶瓷等劳动力密集型加工企业开始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向省域内边远地区迁移;另外由于“小三通”已对台湾民众全面开放,福建省遂成为部分台商优先考虑的投资区域,特别是高科技和航运业的投资步伐在加快。 获利能力持续提高 获利率是台商最终决定是否挺进某一区域的根本性因素,同时也是大陆市场目前对台商构成磁吸效应的根本原因。台商一般从事中端制造业,因而在市场上面临外商从高端向下,大陆本地厂商从低端向上的双重挤压。目前的现状是,虽然市场竞争激烈,但大部分台商仍能凭借其比较优势在大陆市场不断获利。 据台湾调查机构“中华征信所”最新发布的《透视台湾TOP5000观察与前瞻》调查报告中显示,2007年台湾上市公司在大陆的利润收益高达1445亿元新台币,同比增长近70%。80%以上的台商继续盈利,且盈利超过1亿元的家数多于2006年。 2007年,尽管大陆的投资和政策环境发生变化,但1000大的营收总额却继续增加至1.47万亿元人民币,较2006年上升11.53%。从上升速度看,台商营收成长的趋势有所减缓,但减缓是否会持续仍有待观察。与此同时,一个亮点是大陆台商1000大的赢利速度超过了营收。1000大台商的平均纯益率为4.86%,净值报酬率为16.57%,是4年以来的新高,数据显示台商在大陆的发展已经进入了赢利高峰期。 规模化、集团化趋势愈加明显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大陆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其市场优势越来越明显。大部分台商已经认识到这一转变,并依靠市场逐渐形成了大中小共生的局面。就1000大的实际情况看,其已实现规模化和集团化,许多大陆分子企业的数量和规模甚至超过了台湾母公司。大的集团企业如鸿海集团,近几年在大陆不断购置建设用地用于兴建新的厂房,且透过并购等手段不断整合资源,在主客观两方面都造成了“大者恒大,强者恒强”的效应。有一部分大台商甚至以大陆市场为腹地,透过大陆分子企业向海外新兴市场直接转投资,以便实现全球运筹的经营目标。长期以来,大台商由于在企业内部积累了一定的组织、计划与执行能力,它们根据大陆市场和政策走向不断调整发展战略和企业组织结构,因而在自我提升以及抵御市场风险方面较能游刃有余。但是对于数万家中小台商来讲,其自身面临的产销压力和竞争风险则远远超过大台商,土地、人力、技术、资金和管理,任何一个方面出现问题都足以使其运营陷入困境。能够抓住市场机遇的台商,如上海和凌汽车销售公司,则必然异军突起。随大陆市场环境突变而产生分化这一点在大陆台商1000大的排名中显得尤为突出:自“中华征信所”推出排行榜以来,台商1000大排名的淘汰率高达4成,每年新进榜的企业基本上排名在500名以后,显示1000大台商的排列呈“A”字状。 在大陆台商1000大的营收净额排名中,前10大全部集中在电子和半导体产业。 因应新问题 近一段时期,笔者访谈过多位台资企业领导人。整体的印象和感觉是:台商当前在大陆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或者以什么样的方式实现转型升级。这是一个趋势,也是许多台商过去在岛内经历过的一段历史的重演。 自2006年以来,大陆的投资与政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诸如人民币升值、劳动力与土地价格上涨、巨额贸易顺差以及与欧美之间的贸易摩擦、新《劳动合同法》对原有用工制度的规范、世界原油价格上涨与通货膨胀、国家对加工企业,特别是“两高一资”企业的一系列调控措施的出台等等,都是对台商经营管理水平的一次严峻考验和挑战。中小台商若不能就此实现自我提升,那么终究会退居落后地位或被大陆市场淘汰。 目前集中在东南沿海省区从事低端加工和代工的中小台商面临的转型升级压力最大,其目前采取的因应对策主要是“水平转移”。但单纯采取这一做法不仅不能从根本上带领企业冲出困境,同时还会因为感情和利益关系的纠葛给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冲击和影响。以广东东莞为例:大多数台商已在东莞奋斗了十几年。有台商这样评价说:台商改写了东莞的历史,东莞改写了广东的历史,广东改写了中国的历史。由此观之,台商与东莞之间已是血肉相连,在各个方面都凝结着“割不断,理还乱”的利益关系,如果硬是要选择“连根拔起”,那么对主客双方都是伤害。另外在台商聚集的江苏昆山,情况也是如此。 一个合理的做法是,各级政府应在协助加工或代工企业“水平转移”的同时,鼓励其提出一套“垂直升级”的具体计划。“垂直”的指导思想是指未来的“升级”应该建立在岛内母公司、子公司所在地与转移目的地之间三位一体如何能形成新的产业垂直分工体系之上,从而营造出沿海与内地之间更为紧密的区域合作与共赢发展模式。如果说未来两岸之间有可能实现类似大陆与香港之间业已存在的CEPA制度,那么“垂直升级”可能就是“三位一体”合作与共赢机制形成的一个学术基础。 (作者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