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中国金融机构私募股权投资的机构,不能只有两家,它们后面还有谁?答案是:目前几乎还没有
□王冉/文
端午节前夕,弘毅和鼎晖两家私募股权基金分别得到了一个巨大无比的资本粽子。在弘毅和鼎晖新近获准设立的人民币基金中,社保基金将分别投入20亿人民币。同时,掌管超过5000亿人民币的全国社保基金获得批准,将把不超过总量10%的资金投向产业基金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关于人民币基金的问题本来已经炒得很热,社保基金的出手又让整个行业为之一震。不过,热归热,其实人民币私募股权基金才刚刚萌芽,需要解决的问题远比我们已经得到的答案多得多。 当前,很多国内上市公司和民营企业已经闻风而动,但是由于自身规模的问题,它们投资的金额都还比较小。我更加关心的是社保之后,其他那些资产动辄上千亿的金融机构(包括国有为主的保险公司、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是否以及什么时候会被普遍允许(而不是选择个别试点)参与到这个游戏中来。 这是包括银监会、国资委在内的政府有关部门需要尽快给出答案的一个问题。我个人认为,如果由于金融机构的缺位,导致我们必须依靠自律性和规范化程度相对较差的国内上市公司和大型民营企业,成为推动中国人民币基金发展的主要力量,那就很可能让这个行业走更多的弯路。 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尽快考虑对所有国有金融机构(也包括国有控股的合资金融机构和已经上市的公众金融机构)有限度地开闸放水,允许它们像中信那样把可投资资产的一部分(初期可以比照社保不超过10%)进行私募股权投资,使它们成为推动中国人民币基金健康发展的中坚力量。 其实,这次社保基金选定弘毅和鼎晖两家基金绝对不是偶然的。在中国本土成长起来、有过美元私募股权基金管理经验的基金管理团队中,无论从品牌、经验、历史业绩,还是内控、流程和人员素质等方面综合来看,这两家公司的确鹤立鸡群,独树一帜。 但关键的问题是,承载中国金融机构私募股权投资的机构,不能只有两家,它们后面还有谁?答案是:目前几乎还没有。它们和下一个梯队之间的距离的确比较远,市场中绝大多数管理团队还没有经历足够的市场检验,也没有形成足够强大的品牌。有些决策已经高度本地化的硅谷“贴牌”基金,虽然在专业性方面和它们比较接近,但从出身上还是没有这两家“根正苗红”。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妨考虑双管齐下,一方面允许部分蜚声全球、拥有丰富投资中国企业经验的外资基金管理公司上岸,在华设立面向境内有限合伙人的人民币基金;同时也允许综合实力排名靠前的证券公司发起和设立人民币基金,尽快培养出更多有品牌的本土基金管理机构来。 当然,事情总有自身发展的轨迹,一家基金管理机构从正式设立到能够初步形成自己的品牌,至少需要一个基金周期,也就是5年~10年的时间。这是无法逾越的自然规律,我们也不能拔苗助长。理论上讲,人民币和外币基金之间并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河流,他们之间的桥梁就是中外合资股份有限公司模式的境内上市。一个被外币基金用中外合资方式(而不是境外小红筹的方式)投过的项目,理论上人民币基金可以在公司的下一轮私募融资时,直接以增资扩股的方式参与进来。反之,如果一个被人民币基金投过的项目,只要未来行业准入方面没有限制或者限制取消,外资基金同样可以通过把股份公司改成中外合资的股份公司的方式来实现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