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对于外资并购争议的实际市场效果,已经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也就是由来者不拒的的拱手让出,转而变为不分青红皂白一概抵制。
撰稿·马红漫
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一桩热热闹闹的婚礼正在进行中。然而就在新郎新娘牵手欲入洞房之际,突然跳出一个第三者,高喊“这个婚姻不合适,我有更多的聘礼”。一下子在场的宾客哗然,喜庆的场面全部打乱,婚礼再也无法进行下去。 如此的“闹婚”局面并非花边社会新闻,而是近年来在外资并购中国企业时屡屡出现的景象。其中最为经典的一幕,甚至让“婚礼”推迟3年,以劳燕分飞而告终。3年前,美国投资公司凯雷与徐工机械签署投资协议,拟出资3.75亿美元现金购买徐工集团全资子公司徐工机械85%的股权。这一消息发布不久就引来了闹婚者。民营机械制造企业三一重工公开质疑徐工贱卖国有资产,并且给出比凯雷更高的收购报价。之后,尽管凯雷不断修改并购计划,但是最终还是无法完成收购。直至今年7月24日,徐工科技发布公告称,因为徐工集团、徐工机械与凯雷徐工签署的一系列合作协议已过期,公司不准备再与凯雷徐工就合资事项进行合作。至此,徐工、凯雷长达3年的“马拉松”恋情才画上了一个句号。凯雷和徐工的婚姻闹剧绝非个案,近些年来类似的争议可谓层出不穷:法国SEB收购苏泊尔遭遇全行业企业抵制,东航联手新航因为国航搅局而告吹,而国有商业银行低价引入海外战略投资者更是不断地被质疑。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中国企业逐步国际化和海外投资资本继续看好中国,类似的问题还将会大量出现。因此,如何来看待和处理外资并购引发的争议,避免类似凯雷、徐工长达3年漫长损耗的出现,必须要从制度上作出提前安排。 首先要指出的是,与真正的“闹婚”不同,外资并购引发的争议是一件好事情。因为此前更多的民族品牌被外资并购的案例,正是因为没有引发争议和广泛关注,而最终被恶意雪藏,类似的企业名单很长,小护士、美加净、沙市日化、南孚电池、红心电熨斗……从这个意义上讲,更加公开透明的争议,有助于外资并购从开始介入就被社会公众所监督,避免外资恶意并购问题的出现。 然而,尽管“闹婚”有其积极作用,但是硬币的另一面并不乐观。由于“闹婚”现象日益普遍化,导致市场并购效率被大大降低。“闹婚”者拥有两大法宝,其一是开出更高的收购价格,简单的数字对比不仅让外资收购方难堪,更能够博得中小股东和社会舆论的欢呼;其二是动辄以“国有资产”流失的帽子压人,让出售方承受法律和舆论的巨大压力。 以笔者的观察看,目前对于外资并购争议的实际市场效果,已经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也就是由来者不拒的拱手让出,转而变为不分青红皂白一概抵制。这样的变化绝非理性做法,因为公众的态度和舆论导向很容易被业内竞争对手所牵引,最终导致监管部门和市场自发的辨别机制丧失。 以凯雷徐工收购案为例,针对三一重工叫价4亿美元来竞购徐工资产,就有业内人士直接指出其中不乏“吹牛”成分。而从市场竞争关系看,因为三一重工自己的经济利益也在其中,因此很难判别三一重工的高报价究竟是缜密思考的结果,还是仅仅出于搅局的目的。同样,新加坡航空收购东方航空股权报价每股3.8港元,也遭到国航提出不低于5港元价格的挑战,并且最终因中小股东反对,使得东新合作泡汤。新航作为国际著名的优质航空公司,其管理经验和组织架构远非国内航空公司所能够比拟,中小股东忽视东航与新航合作可能带来的长期效益提升,仅仅注重即期回报,这样的短视眼光最终只会伤害自身的投资利益。 当然,对于具体的一个个外资并购个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如何更加综合、客观地评判外资并购所带来的利益与损失,目前国内尚缺乏明确标准。凯雷徐工案在迟滞3年后,监管部门仍然无法给出权威的评判意见,最终只能采取时间超期的做法让其“安乐死”。这样的做法显然无助于类似问题的解决,只会鼓励肆意搅局行为。针对外资并购的规范审核机制和程序建设已是刻不容缓,如何在保护民族产业与鼓励市场合理并购之间,寻找到合理的制度平衡,市场已经无法再等待下一个3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