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者的思考:发现创业与创意的源头(珍藏版)》 第1章 用
我说过,开创风险企业绝不可以懒于思考,那么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刺激大脑思考呢?有没有听说过一个词叫“心理之墙”,意思是说“我一直认为那是行不通的”、“以前虽未曾想到过,但被别人一说觉得还真是那样”,等等。一般的日本人都有这种“心理之墙(思维定势)”。想成为一名风险企业家,必须要打破这种思维定势,掌握推倒“心理之墙”的方法。日本的学校教育只会在记忆上下工夫,不培养人的思考能力。培养出来的人一旦把知识记入脑中,就认为事情就是那样的,变得不再思考,思维也随之僵化。要靠打破“心理之墙”锤炼自己,必须得学会打破砂锅问到底。“真是那样吗?”“真的没有特例吗?”“他为什么会那样讲?”切不可当“全懂先生”,好像自己什么事情都明白似的。坐电车或者看电视的时候是进行自我训练的最好时机。你坐上一辆电车,发现车内有十多条广告,这时就要琢磨这些广告是面向谁的,想告诉大家什么,如“假如我是这家公司的业务经理,会做这样的广告吗?”或者站在广告公司部门主管的角度上想:“还能不能写条略有不同的广告语呢?”如果到下一站还有5分钟的话,就试着在这5分钟内想出几条方案来。因为映入你眼帘的全都是相同的广告,所以这种训练持续进行一周后,就需要换车,或者也可以把从车窗看到的广告牌作为观察对象。
这样持续训练3个月后,你的大脑就会变得不再无精打采,而是跃跃欲试。以前看见广告时,脑子里只会下意识地想:“这个结婚仪式是在某某酒店啊,说起来,有个朋友的结婚典礼就是在那里举办来着。”但3个月后的你会考虑:“某某酒店那种档次的星级酒店怎么会做这么差的广告,业务经理每天在忙些什么啊?如果换成我,情况又会怎么样呢?”这样一来,以前的心理定势就会慢慢改变,大脑也会脱胎换骨。如果换作是我,我也会这样做吗?这种东西真的会吸引客户吗?这真的是客户关注的焦点吗?每天都看这十多条广告,边看边思考,慢慢地大脑就会动起来,再乘坐电车时你就会习惯性地进行积极思考。思维怠惰的人不会这样。这种训练持续1 000天,就会进行高达1万多次的思考。每天脑海里如此的波澜起伏,当然就会养成思考的习惯。看电视的时候也同样如此。“换作我,剧本会写成这样吗?”“那个故事的结尾不好。”总是让大脑有考虑的素材。即使看15秒或20秒的插播广告,也要思考:“如果换成我,我会用这个艺人,会让他如此这般说……”尝试着每看一个广告都考虑30秒。等你习惯养成后再看广告时,就不是被动地接受、光看热闹了,就会考虑要是我的话怎么办,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漫无目的地看电视会成为被动接受者,这种被动接受是思维懒惰的最大元凶。事实就是如此,必须要把所有的机会都用来训练自己的思考能力。不这样做,日本的教育制度培养出来的人就无法自救,他们只会记忆、理解、接受,是不会思考的人。要有独立思考的嗜好。也许有人会想,只是无目的地看电视而已,没那么恐怖吧,但是很多人在看《自以为是》、《世界真奇妙》等电视节目时,突然看见“啊,在阿根廷有这种事”,然后大脑马上下意识地就想把这些信息记住。这种单纯记忆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就在你想要记的那一刻,其实你的头脑就在偷懒了,所以大脑的自我训练非常重要。比如说,看完一则广告后马上关上电视,想象如果换作自己的话该如何做,再试着写在白纸上。
更多阅读
cs1.5太平洋珍藏版 《组织(珍藏版)》 第1章 组织行为 1.5 心理学的一些假定
本章的最后一项任务是陈述构成整体分析基础的、关于人这种有机体的一些假定,特别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假定。心理学家们认为这些假定大体与托曼(Tolman)(1932)、托曼和埃贡·布伦斯威克(Egon Brunswick)(1935)的理论一致,与认知理论的
刀塔挑战模式第2章第4 《创新者的思考:发现创业与创意的源头(珍藏版)》 第2章 挑
在考虑开创与多媒体相关的事业时,不妨从别的侧面再多考虑些商机,金融就是其中之一。我对桥本龙太郎首相提出的“日本式金融改革”做了仔细研究,但不管从哪个角度分析,我都认为“金融改革”将导致“金融大崩溃”。1998年4月外
刀塔挑战模式第2章第4 《创新者的思考:发现创业与创意的源头(珍藏版)》 第2章 挑
软银集团总裁孙正义先生仅用两年时间就募集了5 000亿日元资金。为什么他可以募集到那么多资金?因为他将自己所做的事情全部进行了数字化处理,他甚至说过这样的话:“我的工作就是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孙先生收购的几乎都是美
挑战模式第三章 《创新者的思考:发现创业与创意的源头(珍藏版)》 第2章 挑
在创业者商学院有一个活动叫“商业计划比赛”,即从学员当中征集一些商业构思并表彰优秀作品。实际上现在有几个人正在尝试着将这样的商业计划比赛以类似的形式推广到全日本进行。要创业必须先进行创业构思。一项成功的事业
刀塔挑战模式第2章第5 《创新者的思考:发现创业与创意的源头(珍藏版)》 第2章 挑
创意不多的人非常抵触别人评价自己构思出的创意,甚至会对评价的人怀恨在心:“为什么要攻击我这么好的创意?”你应该想:如果确实是个糟糕的创意,倒不如有人早些帮我提出来,不能让一个糟糕的创意耽误我的一生。反之如果对自己的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