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中国人的八大心态 中国企业当下的隐忧



 在经历了两年出色的业绩增长后,中国企业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国内外形势:美国次贷危机令全球经济蒙上阴影,贸易保护主义可能抬头,能源和原材料等商品价格又持续高企,同时人民币加速升值,政府严控信贷等等,这一切都使企业盈利前景趋于暗淡。这意味着为了让利润继续高位增长,中国企业需要尽快找到新的突破口,比如提升产品附加值、开发自主品牌、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及扩大内销等。

  

  景气指数回落

  中国经济遭内外夹击 Q1企业景气指数回落

  

  国家统计局4月7日表示,中国企业景气整体上继续保持高位运行态势,但受突如其来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以及全球经济增速减缓等因素的影响,第1季企业景气指数明显回落。

      企业景气指数回落,一方面显示2007年以来的紧缩政策开始发挥作用,但同时也说明中国经济正在经受考验。油价和食品价格的上涨导致通货膨胀压力加大,春节前后南方地区遭遇罕见雪灾袭击及由次贷危机引发的美国经济减速。人们担心,美国经济减速导致的需求下降,将给有“世界工厂”之称的中国带来影响,阻碍其经济的增长。现在,景气指数回落也证实,中国经济有降温迹象。

  全国企业景气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企业景气整体上继续保持高位运行态势,但受突如其来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以及世界经济增速减缓等因素的影响,第1季企业景气指数为136.2,比上季度回落7.4点。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景气高位回落。景气指数为159点,持续置于景气高位,但比上季度略有回落。工业、建筑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景气指数,比上季度有明显回落;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景气指数,则比上季度有所提高。

  各种登记注册类型企业景气持续置于景气区间,其中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景气连续八个季度居各登记注册类型企业之首。与上季度比,集体企业景气略有提升,其它类型企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落。

  分析显示,大型企业景气水平明显高于中、小型企业。与上季度相比,大、中、小型企业景气均有所回落,幅度在4-10点之间。此外,国家重点企业景气有所提高,国家试点企业集团成员、上市公司的企业景气指数高位回落。

  

  增速放缓

  预计上半年经济增长将逐步放缓

  中国央行在《2008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称,人民币汇率是可以帮助抑制通货膨胀的工具。

  中国央行网站周三发布的这份报告称,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一步发挥市场供求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这将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和抑制物价上涨。

  该报告称,抑制通货膨胀是首要任务,央行将稳妥利用利率工具稳定物价。

  报告称,中国央行将继续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控制信贷的过快增长。

  央行称,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可能呈适度放缓态势,但居民消费价格仍可能高位运行。

  央行称,未来一段时期中国贸易顺差增长可能继续放缓,但顺差可能将维持在较高水平。

  报告中并没有提及周一中国西南部四川省境内发生的强烈地震灾害可能造成的影响。

  

  增速放缓

  华尔街日报:中国企业能否延续高增长神话

  

  中国股市目前面临着一个基本问题,那就是公司利润的高速增长能持续多久?

  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刺激下,去年上市企业实现了两位数利润增幅,而这一强劲增势也正是推动中国股市去年上演牛市行情的重要力量。不过中国股市已从许多投资者认为的过高估值大幅下跌。上证综指今年已累计下挫34%,不过近日稍有企稳迹象。

  许多分析师都认为中国经济今年的增速将温和放缓,由2007年修正后的11.9%降至9.5%-10.5%。不过给企业利润增长前景蒙上阴云的不只是经济的降温。人民币升值给出口商造成了压力,席卷全球的原材料价格上涨也蚕食着企业利润。而对炼油厂和发电厂来说,这些因素再加上政府对电力和燃料的价格控制,他们的日子着实也不好过。

还有一个原因是今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不容乐观。中国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显示,大型工业企业2008年前两个月的利润增速由上年同期的43.8%减缓至16.5%。拖累这一数据下滑的是那些遭受能源成本上升打击的行业,如化纤制造商、电力企业和炼油厂。相比之下,矿业企业倒是大赚了一把。而那些普通的制造企业可以说是不好不坏,利润仍在增长,只是脚步有所放缓。

  由于企业利润的下滑很大程度上与华南今冬遭受雪灾有关,因此许多分析师在解读今年年初的经济数据时显得十分谨慎。此外,政府对工业企业进行的调查也没有涵盖电信、银行等服务业,而分析师认为这些行业对近期的负面因素更具免疫力。

  麦格理(Macquarie)的经济学家保罗·卡维(Paul Cavey)指出,国内企业的机器设备使用效率比以往有了很大进步,这是其利润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但这种提高无法长久持续,如今可能正接近某一拐点。

  这意味着为了让利润继续高位增长,中国企业可能要想别的法子了:加大投资更新先进设备,以及愈加熟练地将增加的成本转嫁至消费者。

  2008年初,天相投资顾问的吴峰预计国内上市企业的平均利润增速将达到35%,如今他将这一预期下调至30%。其他分析师也做出了类似调整。申银万国证券的分析师吴大中表示,他们认为在美国经济疲软以及高通胀局面的双重影响下,企业今年的收益增速将降至20%-30%。

  不过,也有一些企业似乎将在2008年继续大踏步前进。中远航运股份有限公司是为数不多已公布一季报的企业,该公司当季净利润飙升了136%。中国工商银行前不久也向投资者表示,第一季度净利润有望较上年同期至少增加五成,接近去年全年66%的收益增幅。同样乐观的还有卡车制造商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预计第一季度利润将至少提高50%;若计入当季大项进帐,一季度的收益增幅或高达150%。

  在对企业利润产生积极影响的因素中,下调企业所得税和人民币升值是两大不可忽视的因素,前者已从今年开始实施,而人民币升值则有利于以美元或港元结算的企业。

  尽管收益增长预期有所下调,但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企业的增幅依然可观,这就促使一些投资者开始逢低吸纳香港市场上的红筹股。

  

  增速放缓

  人民币升值+信贷紧 中国企业盈利前景暗淡

  

  在经历了两年出色的业绩增长后,一项最新预测称,中国企业盈利前景正在趋于暗淡,美国次贷危机令全球经济前景不佳,加之能源和商品价格高企,人民币升值,以及政府严控信贷以遏制投资过快增长,种种因素使得企业盈利受到的冲击均超过预期。

  路透社本周调查的10位基金经理、证券分析师以及经济学家预估中值显示,今年中资上市企业盈利将同比增长20%,低于去年末30%的预期。获得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资格的加拿大鲍尔集团分析师伍海郡说,美国次贷危机令中国出口增长放缓,而国内投资又受到从紧的经济政策影响,尤其是信贷额度方面。去年并没有预计到这些因素的严重性。

  中国企业盈利增长似已在2007年第四季度开始放缓,比市场预期的早了一个季度。

  业绩最令人失望的非中国石油莫属。该企业2007年净利同比增长2.4%,而去年11月在沪上市时分析师预期为7%。原油价格高企加剧炼厂损失是其蒙受损失的主因。目前市场预计中石油和中石化今年一季度业绩更为糟糕。该两家企业约占上市公司总盈利的20%。

  钢厂亦因原材料价格高涨而苦撑。中国最大的钢铁企业——宝钢股份上周公布2007年净利同比下降3%,为2001年来首次年度下滑;该公司还将面对铁矿石价格自本月开始大涨65%的压力。

尽管宝钢已提高今年产品价格,但分析师指出,这将削减公司对下游行业的销售,并损及汽车制造商等钢材用户的盈利。

  中资企业盈利增长有望强于世界其它地区,因此部分投资者的恐慌未免有些过度。今年中国经济料将增长9-10%,明年亦接近此速度,而企业税制改革则有望提高企业今年盈利10%左右。

  

  出口下降

  出口下滑 化危机为契机

  

  4月19日,备受关注的第103届广交会第一期顺利落幕。按照惯例,广交会方面昨日公布了一期交易额的统计数据,情况显示,中国机电产品出口仍有较强竞争力,纺织品成交则出现下滑。从总体情况来看,今年中国产品的出口环境不容乐观,出口要想保持快速增长的难度较大。

  这正好印证了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一季度外贸情况。今年一季度出口同比增长21.4%,低于去年同期6.4%。其中中美双边贸易总额736.7亿美元,仅增长10.5%,对美出口步伐明显放缓。从本届广交会首两日的成交数据看,虽然出口展区成交50亿美元,比去年秋交会有所增长,但也仅仅是增长了4.1%;而即使是成交量占六成的机电产品,也仅仅比去年秋交会增长8%;与此同时,纺织制品等却出现明显的下滑,比去年下降了二成多。

  本届广交会透露的另一个信息也值得我们重视,这就是到会的国外采购商比以前有所减少。美国到会采购商为5852人,比去年春季广交会同期减少1399人。由此来看,美国次贷危机给美国经济和社会造成的影响,很可能超过原先的估计。最新调查就显示,美国3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只有64.5,为200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且已是连续第三个月大幅下降。

  总之,来自广交会的多种信息表明,美国次贷危机的冲击波,正通过海外采购商传递给“中国制造”;人民币升值的结果,更加重了出口企业的经营困难。这是目前很多中国外贸人的切身感受。

  出现这种情况,其实很正常。作为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美国的次贷危机无疑会对中国产生影响。从中国出口美国的商品来看,基本是以资源性产品、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制成品和半成品为主,大都是美国的日用消费品,似乎对美国人的日常消费影响有限。但也要看到,次贷危机引发美联储多次降息,美元疲软态势加剧,持续贬值将进一步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另外,国内能源资源与运输价格上升、资金供应偏紧、劳动成本增加、出口政策调整的后续影响等因素,不利于出口继续高速增长,中国企业会因此降低出口竞争力,特别是低端电子制造、航运、家具、纺织行业等会受到较大打击。事实上,通过对近10年来美国经济增长同中国出口关系的观察发现,美国GDP每下降1%,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将下降6.2%。

  某种意义而言,出口下降也许并不是件坏事。国际收支的失衡是中国经济近两年着力要解决的一个问题。而国际收支的失衡又主要来源于外贸顺差过大,这是造成美欧等国迫使人民币升值的主要理由。

  分析中国的出口结构会发现,尽管近年来中国的机电产品、高科技产品以及生物制品等有较大的增长,但如前述,支撑中国出口大幅增长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源密集型产品。纺织、服装、塑料制品和玩具等是其中的代表。这些产品一般位于产业链的低端,技术含量小,产业附加值低,利润本来就很稀薄。

  这样的出口结构对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和提升人力资源的水平明显不利:一方面,它在使外国消费者享有中国物美价廉产品的同时,还使得一些国外政客以此为借口频频发动反倾销措施,给“中国制造”增加麻烦;另一方面,国内廉价的劳动力所获得的低收入无法改善自己的处境,提高自己的素质,同时,宝贵的资源和环境却为此受到很大损害。因此,宏观调控的目的之一,就是要缩减这些低端产品的出口,并通过它们减小贸易顺差,以缓和人民币的升值压力。

当然,考虑到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下滑会影响到很多人的就业问题,而就业又是人们获取收入和社会保持稳定的主要途径;另外,出口增速的下降也会拖累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而要解决当前诸多的社会和经济问题,要求经济必须保持一定的增速。所以,对出口的下降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寻找对策,以变应变。

  针对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等的影响,相关企业可以通过提升产品附加值、开发自主品牌、多元化国际市场及扩大内销等方式来克服困难。针对人民币升值给出口企业造成的影响,可以采取欧元交易、短期报价等做法,规避人民币升值带来的风险。除了企业自身调整外,还需多方协力,特别是政府对出口行业平稳发展进行整体规划,改善出口结构,进行产业转型升级。此外,稳定物价,完善收入分配,培育国内消费市场也很重要。

  

  人民币升值

  人民币狂升 企业获利幅度年内可能下跌20%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略贬值后,今天再度升破7,今天中间价报6.9993。花旗环球证券表示,中国企业去年平均获利成长率高达四成,人民币持续升值,将削弱企业获利增长率,花旗预估,企业今年获利增长率将降为10-20%。

  《中国时报》报道,穆迪信评认为,中国中产阶级人数持续增加,所带动的民间消费增长,是经济成长的主要动力。但穆迪认为,美国市场需求下滑,不利于中国出口扩张,央行透过加息方式压抑通膨,也会对投资活动带来负面影响,尽管第一季经济成长率仍有10.3%,但在人民币持续升值下,经济成长率将缓步下滑。

  花旗环球证券认为,由于原油价格居高不下,中国能源政策正面临调整压力,事实上,沿海省分第一季已经出现油荒与电荒。

  花旗认为,中国出口部门共聘雇1.5-2亿名员工,今年以来油荒、电荒、人民币升值,伴随劳动合同法实施,已经对出口厂商带来庞大经营压力,受人民币升值影响,企业今年获利成长率将从原本的40%,降到10-20%,花旗预估,在国内通膨压力逐渐消失后,官方将会力阻人民币过度升值。

  瑞银证券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安德森认为,由于目前国际上等着人民币升值的热钱很多,为了避免助长升值预期,中国央行不可能让人民币大幅升值,事实上,由于A股第一季表现不佳,国际热钱第一季是呈现净流出,这也是央行为什么敢放手让人民币升值。

  另外,大陆前二月出口成长率仍达20%,丝毫没有受到人民币升值影响,强劲的出口表现,让当局更有信心放宽人民币浮动区间。

  安德森认为,尽管美元目前兑人民币,还没有转强空间,但由于欧盟与日本等主要经济体经济也逐渐出现疲态,一旦欧元与日元兑美元不再走升,人民币升值压力也会减小。

  

  税收政策调整

  进出口退税将大范围取消 限制企业出口

  

  中国税务总局官员昨日(24日)称,今年进出口税收政策将大范围取消,以此限制部分企业出口。此外他还表示,中国税改目前处于结构型改革阶段,税收结构要有增有减,基本上内资企业税率有所减,外资企业税率有所提高,所得税统一以后下一步是增值税的改革。

  税收增长今年仍将高位运行

  《每日经济新闻》报道,税务总局科研所副所长张培森说,今年,中国税收增长仍将是高位运行,预计税收净增1万亿元以上,税收增长22%。未来3到5年,税收增长要回落10%左右。

  他说,目前,税收改革现处于结构型改革阶段。税收结构有增有减。内资企业基本上是有所减的,外企税率有所提高,这是正常的。现在,内地企业降低税率,关键是新旧政策的结合,还有对政策的理解和操作问题。而所得税统一以后,下一步是增值税的改革,国家为企业减免税提供一些条件,增值税是解决这个的核心问题。

 取消进出口退税限制企业出口

  目前,实行生产型增值税,中国在东北和中部试点已取得成功,应加快速推进,降低企业的税率。此外,还要加大加快立法,出台政策文件。加快多部门协作的调控政策,如取消出口退税。

  张培森透露,进出口方面,今年进出口税收政策的结构性要调整。现在外汇储备1.68万亿,进出口税收要结合经济形势调整,该进口的,鼓励进口,不该出口的,限制出口。下一步,大范围取消进出口退税,限制部分企业出口。

  此外,对于股市印花税问题,张培森认为,降低印花税是正常的回归性调控。他说,税收是股市调节交易环节的手段,不是救市的工具。中国股市高税率,在世界是少有的。在股市低的时候,降低印花税,回归是正确的,要发挥税率灵活调节的优势。

  

  信贷紧缩

  企业融资成本已达10年来新高

  

  2008年第一季度,央行进行的企业家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企业家认为宏观经济偏热趋势减弱,信心有所恢复;企业产值速度景气指数回落,能源、原材料紧张程度预期有所放缓;银行贷款掌握继续趋紧,预计下季度更加紧缩,企业支付能力高位回落。

  《证券日报》报道,宏观经济偏热趋势减弱,企业家信心有所恢复。连续5个季度攀升的宏观经济热度指数本季首次下降至14.4%,比上季度18.4%的历史峰值,回落4个百分点。企业家信心指数也在经历连续两个季度下降后,本季度回升0.6个百分点,至77.4%。主要是各种调控政策综合效果开始显现,经济偏热趋势有所减弱。一季度企业家认为宏观经济“偏热”的比例,由上季度的21.6%,回落到本季度的19.3%;“正常”的比例比上季度上升0.6个百分点,达到77.8%。

  企业产值速度景气指数回落,能源、原材料紧张程度预期有所放缓。调查显示,2008年第一季度产值速度景气指数从上年同期-9%降至-10%,尽管降幅仅1个百分点,但却是2002年以来首次出现同比下降变化。企业家对下季度产值速度预期仍很乐观,预期指数为-2.7%,大幅高于去年同期-5.6%的水平。指数的这种变化与部分省份遭受雪灾有明显关联关系。

  企业反映,能源、电力、原材料供应紧张程度在连续2个季度上升后,2008年一季度出现更大幅度上升变化,三项指标供应不足的企业占比分别达到10.5%、10.1%和11%,比上季度提高了4.8、6.8和2.7个百分点。不过对第二季度预期又出现较大幅度回落,分别下降4.2、4.2和3个百分点,大体回落到去年四季度水平。

 当下中国人的八大心态 中国企业当下的隐忧
  企业生产成本景气指数连续4个季度下降,生产资料和资金等要素价格影响最为显著。调查显示,一季度企业可比产品成本指数为-28.3%,分别比上季度和上年同期下降3.9和15.8个百分点,达到10年来的最低值。成本快速提高两大因素影响最为显著:一是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升。本季度企业家认为生产资料价格“上升” 的占比为41.9%,创1997年以来最高。二是企业融资成本连续增加。调查显示,企业家判断借款利率“偏高”的比例连续4个季度攀升,本季度升至35.9%,达到近10年来的最高水平。

  企业盈利景气指数本季度为10.1%,分别比上季度和上年同期下降7.7和2.5个百分点。受雪灾影响较严重的省份盈利指数同比下降5.6个百分点,其他省份则降1.5个百分点,反映本季度企业盈利水平的高位回落与自然灾害影响存在密切关系。

  银行贷款掌握继续趋紧,预计下季度更加紧缩,企业支付能力高位回落。总体上看,企业支付能力保持较高水平,本季度企业支付能力景气指数从去年三季度的历史峰值26.1%,回落至的23.8%,仍为同期最高水平。企业支付能力的回落与银行贷款掌握偏严有一定的关系,银行贷款掌握景气指数连续4个季度下降,本季度降至-25.8%,分别比上季度和上年同期下降2和6.7个百分点。企业家预计下季度银行贷款掌握更加紧缩。27%的企业家预计银行贷款掌握“偏严”,比本季实际判断高0.2个百分点。

 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高位波动,下季度投资预期比较谨慎。调查显示,一季度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景气指数比上季度大幅回落4.3个百分点,降至4.8%,尽管每年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指数均呈季度性下降变化,但本季为近两年来最大降幅。分行业看,调查的27个行业中,有16个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景气指数比上年同期下降,比去年同期增加了9个行业。企业家预计下季度投资指数为3.8%,也明显低于本季判断1.0个百分点,说明企业家对下季投资预期仍保持谨慎态度。

  

  劳动力成本上升

  新劳动法致成本增三成 劳动密集型企业出局

  

  新《劳动合同法》起跑三个月来争议不断,争议中还伴随一宗又一宗的企业罢工和倒闭潮。对此,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新《劳动合同法》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适用范围过宽,不利于企业营运以至生存;推出过于匆忙,企业恐怕难以及时消化。不过,亦有声音指新法并不超前,并有助于珠三角等地加工企业升级,帮助淘汰珠三角的劳动密集型企业。

  香港《文汇报》指出,新劳动法两会后将加快推出细则,但预计不会取消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人大发言人姜恩柱在两会期间亦表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不是终身制、铁饭碗,不会导致用工制度的僵化,中国还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欢迎外商到中国投资。

  

  成本增三成 东莞鞋企受致命打击

  

  面对新《劳动合同法》引起企业成本增加的现实,东莞的制鞋企业仍然心感寒冷。从事制鞋业的港资企业华坚集团吴协理称,新法导致公司的成本增加了35%,仅每个月的劳动保险金一项就要100多万元,而企业的违法成本更大增,进一步影响企业资金链运作。

  据了解,新法施行后,企业的用人成本普遍增加,而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对于一些处于低端行业的企业以及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几乎是致命的,许多老板干脆就决定不做了,随之而来的,当然就是劳动者的失业。

  吴协理称,近年来,生产成本不断增长、汇率升值等因素已经令这些企业举步维艰,去年6月底全国人大通过的新劳动法,以更为严格的保护劳工规定,导致雇工成本增长,给这些企业致命一击。为此,他们选择了“集体死亡”。

  此外,许多港企表示新法虽然过于偏帮劳工,但还是会严格遵守法律。从事玩具业的合俊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东莞俊领玩具厂董事会副主席赖潮泰表示,新法偏帮工人,是工人待遇提高以及价值体现,也有国家政策的考虑,但是其中有些条款仍不清晰,如企业经营不善面临倒闭能否解雇员工,是否仍要支付违约赔偿金?员工消极怠工怎么鉴定?虽说当局包括姜恩柱都作了些零星说明,但毕竟不是立法,因此企业在实际操作上依然模糊不清晰,迫切期待能有进一步释法。

  推动产业升级

  不过,全国政协委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顾也力教授对此却认为,新法有助于珠三角等地的港台企业完成产业升级。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也表示,新法的实施对企业完善劳动者的各项保障制度起到督促作用。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说,无固定期限合同并不妨碍所属企业用人权。

  此前有报道称,新劳动法的实施将导致东莞、深圳等地的工厂出现集体撤资,加上去年以来大陆陆续出台“两税合一”等政策,20多个亿的资金正向越南等地流失。官方回应: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欢迎外商到中国来投资。

  广东官方还透露,包括新劳动法在内的一系列政策法规,是为了给各类企业提供更加公平、开放、规范的市场环境。他希望外资企业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投资战略和投资方式,一系列政策调整对提高外资企业的竞争力、促进外资企业的健康发展是有利的。

顾也力教授表示,这些资金投资的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产值低,新法一出来,用工成本一高就受不了。“坦白说,这些企业我们希望他们搬。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又进来一批企业,高科技、高产值,预计资金有300亿”。当被问及大批工厂倒闭、撤资是否会引发大批民工失业,顾也力说,广东地区的劳动力还有30万的缺口呢,可以说劳动合同法是在帮助珠三角完成产业升级。

  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亦表示,新法的实施对企业完善劳动者的各项保障制度起到了督促作用,许多企业不得不拨出大量钱款为工人办理所有必须的保险,虽然成本有所提高,但对于欧美和其它亚洲发达国家来讲,中国的劳动力依然非常便宜。

  而针对争议最为集中的无固定期限合同一项,全国政协委员、知名民营企业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表示力挺,他表示,无固定期限合同并不妨碍他所属企业用人权。李书福认为,新法在细节上、技术上存的不完善之处,可以通过今后的法律解释或实施细则来进一步完善

  

  次资危机

  联合国称全球经济处于严重衰退边缘

  

  联合国日前发表年中经济预估报告指出,全球经济处于严重衰退边缘,预估今年仅将增长1.8%,远低于去年的3.8%,而明年经济也仍疲弱,增长率仅略升为2.1%。

  《工商时报》报道,联合国将拖累经济的矛头指向美国今年第一季仍持续恶化的房贷与金融部门,展望2009年,这仍将成为拖累世界经济的主因。发展中国家亦难幸免,相较去年7.3%的强劲增长,预估今明两年的增长率分别为5%与4.8%。

  联合国经济学家表示,美国带头引发的房价下跌、美元贬值、全球持续失衡、石油与商品价格飙涨等问题,加深信用危机,对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均造成相当大的危机。

  然而今年经济增长的最终数字主要还是得视美国的最新发展,若次贷风暴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加深,则今年全球经济增长也有可能降至0.8%。

  美国采用减息与退税等政策,若能刺激消费者支出并恢复企业与银行部门信心,则全球经济增长今年仅将降至2.8%,明年则为2.9%。该报告甚至预估,美国经济将由去年的2.2%陡降至今年的负0.2%,明年也仅将小幅回升至0.2%。

  报告指出:“目前的争议在于,此次紧缩的程度有多深,为期将多久。楼市继续下探,信用危机加深,各项指标均隐约看到衰退将出现。”报告中引用的多项数据,均强烈暗示着“房地产的各项活动要到明年才能稳定下来”。

  至于其它发达国家,联合国预估日本今年经济增长将从去年的2.1%降至0.9%;西欧也将从2.6%跌至1.1%。

  联合国报告并指出,中国将受到出口放缓、货币政策不断紧缩、人民币升值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冲击。

  尽管今年全球经济增长减缓,但联合国预估今年全球通胀将加速增长为3.7%。报告指出,近来商品价格大涨且油价持续上升,是引发通胀与工资上涨的主因。

  正在乌克兰首都基辅举行年会的欧洲复兴开发银行18日也发表声明说,目前很多东欧国家的通胀率都达到两位数,这是该地区面临的最紧迫问题。如果不加以妥善应对,东欧国家将面临物价-工资恶性循环上升的危险。

  该行预计,今年东欧地区经济增长率将从2007年的7.3%下降至6%。但受石油、天然气行业增长迅猛的推动,俄罗斯今年经济增长率有望达到7%。

  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成立于1991年,总部设在伦敦。该行的作用是帮助和支持东欧、中欧国家向市场经济转化。

  

  海外商帐

  次贷危机发酵 中国企业遭外商拖欠千亿美元

中国商务部研究院日前保守估算,中国企业被拖欠的海外商帐早已经超过1000亿美元,并且每年以150亿美元左右的速度增加,此外,今年次贷危机的发源地美国成为了海外商帐的重灾区,而中国浙江近千家企业遭到美国企业的拖欠。

  据央视国际《经济半小时》报道,大量拖欠国际货款,也成为美国企业在次贷危机下转嫁损失的一种办法。次贷危机虽然发生在美国,但远在大洋这边的中国出口企业也感到了唇亡齿寒。不仅海外欠款大幅增加,还有大量债权会随着美国企业破产倒闭化为乌有。近期美国破产法院公布的多起家具、五金机械类破产案中,大部分债权人都是中国企业和供货商。

  国际上欠帐不还的事情也不少见,在法律上,把这种欠帐叫做海外商帐,严格地说是指出口企业在海外的货款因为买家拖延付款、破产等各种因素导致无法追回的资金。据国家商务部研究院的保守估算,中国企业被拖欠的海外商帐早已经超过1000亿美元,并且每年以150亿美元左右的速度增加。而今年,次贷危机的发源地美国成为了海外商帐的重灾区。

  一些外贸出口公司表示,过去对中东、非洲、东欧等地的贸易相对来说,容易出现海外欠帐,但今年以来美国发生的欠帐在急剧上升。对于来自国际社会的欠帐风波,很多中国的出口企业目前都在收集情报。分析原因,很多企业家认为,美国次级债的影响,远远不会只影响到金融系统,更重要的是,是对未来世界经济的一次伤害。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副总经理周纪安表示,各国金融机构在资金上的收紧措施,直接导致了部分高度依赖银行资金运转的外贸企业,在资金流动上困难。最终,在周转不动之后,很多美国企业直接宣布企业倒闭,把企业负担甩给了下游的制造企业,而接下这最后一棒的,则是中国的制造企业。他指出,大量拖欠国际货款也是美国企业在次贷危机下转嫁损失的一种办法。不论美国企业的这种选择是不是恶意的,它都在提醒我们,次贷危机引发的市场风险正在一步步向中国企业逼近。

  

  

  外企撤离

  逾万外企或撤资中国

  

  受中国从紧货币政策和新劳动法实施影响,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前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李子彬日前在公开场合表示,中国用工成本的加大和内外资税制的统一,包括香港、台湾、日本、韩国在内的一批外商投资企业正在撤出中国。而中国从紧的货币政策和严峻的通胀形势,使中小企业压力大增,外资企业撤出数量并非当初想象的几百家,他个人预估将有一两万家外资企业从中国撤出。

  资料表明,2007年广东省有244家外商投资企业撤离。同时有调查显示,在目前珠三角8万家港台企业中,有37.3%计划搬离。无独有偶,在北方目前已经有103家韩资企业无故撤离山东。

  李子彬在第四届中国民营企业投资与发展论坛上分析指出,由于通货膨胀,中央实行的从紧的货币政策对中小企业的产生巨大影响,中小企业的融资和发展变得更加困难。目前很多中小企业已经感觉到了压力,并且这种压力将在下半年更加突出。同时,次贷危机造成了美国经济的不景气,再加上美元的贬值、人民币的升值,以及西方国家的贸易保护政策,今年中国外贸出口增长可能回到20%,这将对从事加工业的中小企业产生重大影响,再加上用工成本的增加和外商税收优惠的减少,很多从事加工业的外资中小企已经选择将产业转移到东南亚其它国家。

  香港《文汇报》称,美国次贷风暴令海外欠款现象成为大陆不少港台出口企业的隐忧。由于担心出现坏账、呆账,珠三角一些港资企业为了防止海外欠款,在与客户签订合同时收取部分订金,或在货物起运前要求客户先行付款甚至减少订单数额,来防止企业陷入经营泥潭。

  东莞合俊玩具厂总经理赖潮泰称,其公司一般与银行做单,而银行从中收取手续费。例如1000万美元的订单,银行可以先行给付厂家500万,剩下的500万客户货款到账后再支付完毕。但是美国次贷风暴,国内银行普遍收紧的这项业务,除非厂家资产或者信誉良好,否则一些中小型出口企业很难从银行先行得到货款。 赖潮泰说,如今随着企业经营成本大涨,加上美国爆发次贷危机,让港商不得不关注越来越多的风险。“现在许多企业在与客户签订合同时收取部分订金,或在货物起运前要求客户先行付款。”赖潮泰称,即便是老客户,除非信誉等非常良好,否则也会减少订单数额,如去年1000万的订单可能今年只做500万。不过,东莞台商协会会长叶春荣表示,托管银行收货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风险,但是也会损失手续费及利息。

  

  成本高企

  高成本经营时代来了 企业利润投资都在降

  

  国际油价再度飙升突破100美元关口,这是继今年1月2日和3日后,第3次站百美元。油价居高不下,使得备受成本上涨煎熬的中国企业雪上加霜。分析认为,百物腾贵,中企已进入高成本经营时代,加上美国经济放缓、雪灾冲击、宏调持续,今年营商环境艰困,企业获利及投资势将下降。

  《香港文汇报》报道,能源、原物料涨价,新劳动法下工资调升,货币从紧贷款利率再涨,人民币升值等,已让中国企业经营成本逐步垫高;此刻国际油价再次突破100美元,在不到两个月期间,油价三度挑战百元大关,显示新年以来油价保持高位运行的总体态势。企业营运更加雪上加霜。此外,本周一(2月18日)铁矿石价格上涨65%,使得钢铁企业惊呼钢铁业高成本时代已经来临!

  中国持续缩紧银根,商业银行正被要求严格执行月度信贷指标。贷款紧缩、而企业贷款需求旺盛,内地贷款利率上扬已是普遍现象,银行业者表示,优质企业目前难享利率优惠,一些小企业贷款利率上扬10%的现象已经很普遍。

  银根紧使得企业取得资金的成本更高、难度更大,管理层对新开工项目控制得更加严格,在一定程度上抬高了企业新拓业务的成本。

  而美国次贷危机究竟会恶化到何种地步,目前还是个未知数,而内地出口增长因美国经济严重放缓而明显减速已成事实,这些不碓定因素更让市场降温。据国家统计局数字显示,2007年第1季对美出口增长为20.4%,而到了第4季已降为10.8%,12月更低到只剩7.4%。

  另一个不确定因素是内地房地产市场前景极不明朗。房地产市场的走向是影响内地投资增长的一个非常关键因素,因房地产业投资占全部城镇投资的比重高达1/4,且对制造业有着广泛的联动关系。

  目前,企业面临的成本上升因素很多,主要包括能源、原物料价格上涨,工资涨幅较高,贷款利率累计上调较多,人民币升值影响出口企业利润,某些行业还遭遇出口关税上调或出口退税减少乃至取消的命运。企业获利已大不如前。

  受投资成本、市场前景、获利预期皆不利的影响,2008年企业的投资行为势趋谨慎。统计显示,企业家信心指数在2007年出现明显回落,比第3季时降低3.4个百分点至139.6,而前3季始终位于142-143之间。

  

  贸易保护

  中国企业将面临更多国际贸易摩擦

  

  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局长李玲于4月26日指出,今年中国面临严峻的贸易形势,与他国贸易摩擦事件可能增多,而企业应当配合政府积极应对,主动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利益。

  李玲在北京举行的“中国进出口企业第六届年会”上表示,今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一些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可能抬头。而中国出口有望继续保持强劲,可能引发其他国家发起针对中国的反补贴、反倾销和保护措施(两反一保)。

  去年共有20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了81起“两反一保”,涉案金额36亿美元,其中反倾销63起,反补贴8起,保护措施10起。李玲介绍说,截至3月底,今年已有8个国家对中国发起17起“双反”调查,其中反倾销14起,反补贴3起,涉案金额将近20亿美元。美国对中国产品发起的旨在保护知识产权的“337调查”已经有5起。

 李玲预计今年欧盟和美国仍是与中国发生摩擦最多的地区。针对中国的反补贴调查将是今年的焦点。2007年以前,仅有加拿大对中国进行反补贴调查,而去年一年,美国和加拿大就对中国发起了8次反补贴调查。今年澳大利亚和乌兹别克斯坦也已经加入这一行列。

  从行业来看,钢铁、纺织、机械、造船等是反补贴的热点。去年中国钢铁出口增长46%,就有8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钢铁发起14次“双反”调查,涉案金额17.5亿美元,占同期所有案件金额的一半。而中国输美纺织品配额制将于明年到期,纺织品出口“可能遇到新的情况,贸易摩擦可能增多”。

  另外,外国还可能利用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对中国出口产品进行限制,李玲表示,今年3月,欧盟非食品类消费品快速预警系统针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的通报达105次,其中涉及中国产品有55次;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召回产品30次,涉及中国产品21次。

  作为应对,除了强调政府的职能和角色,李玲特别指出还需要企业的参与和配合。目前国内出口企业对反补贴方面的认识程度较低,一些企业认为反补贴仅是政府部门要处理的问题。

  反补贴主要针对政府的出口政策,但也可能涉及汇率政策、国企改革、股权分立、外国投资、特区优惠政策、税收减免、电煤气定价等许多方面。李玲提出,当他国认定某个产业的某个环节存在补贴时,其采取的限制进口措施可能包含上下游的许多相关产品,这可能给“不相干”的企业带来不利影响。美国“337调查”也是如此,一旦认定,美国可能限制一系列采用同种技术的产品进口。

  李玲表示,国内出口企业应学习、了解相关的国际贸易规则和进口国政策;面对摩擦要积极应诉,并且全行业团结一致,共同协商解决。

  她还建议企业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完善财务会计制度;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部门;加强行业自律,主动抵制超低价销售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提高产品质量、增加附加值、增强适应市场的能力,以减少和分散风险。

  

  欧洲市场恶化

  欧洲市场急剧恶化 中国小制造企业日子难过

  

  对已被成本增加和美国经济放缓困扰的中国小型制造企业来说,目前最大的风险是欧洲市场出现急剧恶化的情况。

  路透社报道,里昂证券分析师Tony Nafte称,有关美国经济放缓的消息大部分已被消化。欧洲将是不确定因素。欧洲是中国出口的主要动力,受助于欧元兑美元走强,使按美元计算的欧洲购买力大幅提升。

  去年欧洲已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但对欧洲的出口可能也会遇到困难:上月法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纪录低点,意大利为四年低位;西班牙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已经结束;而英国零售商预计未来几个月销售增长将放缓。

  小型企业往往缺乏大型企业具备的规模效益和定价能力。生产智力开发玩具的Matexx市场总监Derrick Wu表示:“我们没有选择,只有提价,但一些客户拒绝接受加价。他们取消了订单,转向其它生产商。”

  约有40%的中国出口商品输往美国和欧洲,主要是消费品、玩具和服装。亚洲开发银行认为,这令中国对消费者支出的变化较马来西亚、韩国、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等亚洲邻国更为敏感,这些国家出口商品中机械设备的比例更高。

  雷曼兄弟经济学家孙明春表示,美国和欧洲需求转弱将波及亚洲地区的贸易,亚洲可以免受西方经济放缓影响的理论不能成立。他说,许多出口到其它亚洲国家的商品最终目的地是欧洲和美国。

  在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一些小型制造企业已经停产,因成本在过去的12个月里至少猛增了30-50%。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预计,今年数千家小厂将被迫关门或被吞并。这对中国长远发展并不是件坏事。中国政府降低出口退税表明,其政策是鼓励制造业由廉价消费品转向高附加值产品,并降低污染排放。

  经济学家表示,中国去年城市薪酬增长12%,带动了国内消费,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投资,都将维持中国经济的繁荣,但增长的步伐会有所减缓。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34123.html

更多阅读

企业转型升级之路 产业链升级是中国企业转型的关键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这既给中国企业指明了发展的方向,也告诉企业未来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到来。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

有效率的 英文 中国企业有效率吗?

      中国人工作辛苦,工作时间长、工资收入低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中国人勤劳的美德也是全世界公认的。那么,中国人的勤劳能换来企业的高效率吗?表1是美国《财富》杂志2012年世界500强的统计数字,它是根据企业营业收入进行的排名。为了

居民企业间股息红利 中国企业的下一个红利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民营企业实现了持续增长。推动中国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三大红利——人口红利、出口红利、渠道红利。然而,随着人民币升值、社会家庭结构的变化,KA的下沉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能否找到下一个10年的增长“

声明:《当下中国人的八大心态 中国企业当下的隐忧》为网友麒唤起霝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