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4年,中国电力市场再度传来严重紧缺的警报,虽然不如2004年严重,但无疑将给中国力保当前经济高速增长的政策目标带来挑战,中国电力政策可能因经济受到严重侵害而发生转向
作者:陆挺/文
当中国政府吹响力保经济高速增长的号角之时,时隔4年,电力市场再次传来了短缺的警报。市场担忧中国可能重蹈2004年电荒的覆辙。有专家预测,今年中国电力需求将可能超出供应的10%之多。 本轮电力供应紧张将重点影响几个关键产业部门。比如,有色金属,特别是铝厂。在电力供应短板还没有完全暴露出来之前,中国铝制品加工企业就主动宣布将在今年削减10%的产能。消息甫一传出,国际铝制品价格就被推至历史最高水平。 此外,更多相关的经济部门都会受到电力短缺的严重伤害。比如,美林就认为炼油企业是其中之一。电厂为了完成发电任务,很可能采用柴油发电(在华北地区已经能够见到),将会造成原油价格进一步飙升,这样也哄抬了炼油和化工企业的原材料价格。 不仅如此,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与电力密切相关,电力紧缺将使中国GDP的高速运行难以为继。据美林了解,中国政府正在密切关注发电企业的经营,未来完全有可能再次上调电价或者控制煤价上涨,以防止发电企业的亏损对中国经济造成过度严重的负面影响。 不过,美林认为,本轮电力短缺可能不会太悲观,至少不可能出现如同2004年一般的严重。 大电荒成因 美林认为,2004年电力电荒主要是由发电能力不足造成的。 具体来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亚洲经济体的经济增速开始放缓,甚至一些经济体出现衰退。中国由于大量工业企业破产,当时电力处于生产过剩状态。 于是,中国政府高层和经济管理部门基于谨慎估计的2000年后经济增长水平安排电力项目建设。中国政府还减少能源投资来避免浪费,对兴建发电项目的审批也更加严格,而且还叫停了一些上世纪90年代中期规划的准备破土动工的发电项目。 直到2002年,政府才真正认识到之前对经济增长的预期过于悲观,现实问题不是电力增长过快会造成浪费,而是发电装机跟不上经济增速的需求。 大电荒终究在2004年爆发了。尽管政府已经加速兴建发电装机,但中国经济增长长期高达两位数,出口带动的制造企业更是飞速发展,发电部门难担重负。为此,中国政府一度采用配给制,来为企业和居民提供生产和生活用电。 据美林掌握的数据,2004年,中国电力缺口达到了40兆千瓦时,相当于当时全年发电总量的10%。 痛定思痛。中国政府决定调整电力行业政策,吹响了加速发展电力行业的号角。同时,国际资本和民间资本都看到了电力行业蕴藏着巨大商机,大笔资金蜂拥而至。从2003年到2007年短短4年之间,中国发电总量增长了82%,提高到了713兆千瓦时,电力供需缺口越来越小。 2005年,中国电力供应缺口缩至25兆千瓦时。到2007年,由于2005年后国家审批的电力项目逐渐投产,中国电力供应缺口进一步缩至不足10兆千瓦时,仅占当年发电总量的1.4%,电力短缺问题基本化解。 关键在管制 中国电力市场存在的问题并非就此一劳永逸地解决了。果然,新问题又发生了。但本次电力产业链条的运行机制问题,和过去发电机组短缺有着根本差异。 中国发电原料80%是煤,这是由中国丰富的煤储量这一资源禀赋决定的。2007年,小煤窑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引起了中央政府和各地方政府关注,大批非法小煤窑被关停。 但2008年大雪灾后,中国华北等地电煤供应严重紧张,某些地区的电厂一度停产。因此,一些小煤窑死灰复燃。 美林认为,困扰中国电力行业的问题,是日益飙升的煤价。在中国,煤炭市场是分割的,但价格是市场化的,只要供不应求,煤价就会上涨。过去几年,随着发电装机不断增加,煤价也一路上涨,近两年的煤价更在飙升。 与煤炭市场定价相比,电价受着严格的管制。2008年,政府在百般无奈下上调电价5%,此时的煤价已经上涨100%,秦皇岛煤价在2007年8月一举站上了1000元/吨。 这样就出现了煤电价格倒挂,电力企业也不可能减少发电,自然亏损越来越严重。2008年上半年发电企业的财务报表就非常糟糕。最糟糕的是,一些经营困难的发电企业和小型发电企业更是如此,已经无法从银行贷款来买煤了。同时,电力企业也失去了扩大产能的动力。 当然,除煤价外,其他因素也干扰着中国电力市场,比如铁路运力不足。同时,长江及其他主要支流的水流量变化,也会对一些水电企业造成影响,进一步加剧中国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不过,只要政府下定决心,煤炭运输问题很快就能被解决。 因此,美林认为,目前中国电力行业的最大问题就是煤电价格倒挂,和之相比,其他的都是小问题了。 中国政府为平抑通胀,从2007年开始紧缩信贷,在当年11月份“窗口指导”加强后,银行贷款融资就十分困难。如今,就连一些大型发电企业的工作人员都开始向我们抱怨获得贷款非常困难,更不要说那些小型发电厂。 当然,煤炭企业也需要捍卫自身利益,明知发电厂没有现金流,自然也不愿意把煤炭赊销给没有支付能力的企业。 化解之策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电力企业如今这一窘境是由政府定价政策造成的。尽管中国电力行业发展空前,但只要价格合适,煤矿完全能向电力企业提供足够的资源。美林预测,随着电力问题进一步恶化,危及到中国经济增长,政府将会转变策略。从政治角度上来看,如果能源价格管制使GDP增长下行,那么政府即使控制了通胀,也依然得不偿失。 2008年上半年,中国政府将主要精力都放在控制通胀上。从目前来看,尽管CPI在下行,但PPI急剧上涨让投资者开始担心企业价格的压力不久将传递到居民消费上来。 因此,中国政府只能继续奉行紧缩政策。如今,中国政府内部有两个声音:一方要求暂时放松紧缩政策来确保经济增长;另一方要求继续紧缩,控制通胀,直至中国经济运行重新回到低通胀的环境中去。 美林认为,中国控制通胀的声音还将继续占上峰,通胀问题如果不解决,也会严重伤害中国经济。因此,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电力部门,其定价机制短期内也难以改变。 当然,要解决当前中国电力市场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打开电力企业身上的政府管制枷锁。但唯一可能促使政府态度发生转变的,只有经济形势出现比较糟糕的情形,或者其他情况让政府感到,如果电价不调整,经济增长将受到严重威胁。 但如果各方压力让中国政府难以启动提价程序,那么美林建议,政府可以限制煤价,从成本控制上来保护电力企业。 2008年来的油价上涨曾让中国政府束手无策。但煤价问题和石油问题完全不同,属中国政府力所能及之事,中国政府也有能力在本国环境内限制煤炭企业的盈利冲动。中国煤炭储量丰富,如果铁路运输能确保,那么中国完全可以自给自足。 此外,政府还可以调整发电企业和电网公司之间的电力分配,提高发电企业上网价格,把电网公司的部分既得利益输送到发电企业中去。 (作者为美林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