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管理案头必备手册:项目管理工具箱》
第六条当事人签订合同之后,业务主管部门要对所订合同进行审核。在对合同进行审批时,一般由科室负责人、项目主管审核签字,最后交由合同管理机构审查,加盖合同专用章后生效。 第七条对于合同的审核,各有侧重。 (一)科室负责人与项目领导要重点审查订货的申请计划,审查标的数量、价格、质量标准和交货期。 (二)项目合同管理机构要重点审查签约对方是否具有签订合同的主体资格,合同内容是否完整、合法等。 (三)重要的合同或金额巨大的合同要经项目领导和有关人员集体研究决定,并报上级公司审签。 第八条项目采购合同条款内容。 (一)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1?当事人如果是法人或其他组织,就应在合同中写明其名称和住所:如果是自然人,就应写明其姓名和住所。 2?法人、其他组织的名称是指经核准登记的名称,住所是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 3?自然人的姓名是指经户籍管理机关核准登记的正式用名,住所是自然人长期生活和活动的主要处所。 (二)项目采购合同标的。 项目物品采购合同标的是项目采购方采购的工业品生产资料。当事人在物品采购合同中应写明合同标的,同时应将标的的条款具体化,如写明合同标的的名称、品种、型号、规格、等级、花色等。 (三)项目物品采购合同数量和计量方法。 在物品采购合同中,标的数量是指需方的采购数量和供方的交货数量。当事人计算标的数量,应采用国家规定的计量单位和计量方法。 (四)项目物品采购合同质量。 1?对于标的质量,国家规定有技术标准的,双方当事人应在合同中写明执行的技术标准,还应同时写明技术标准的编号和代号。 2?国家没有规定技术标准的,由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通过协商,明确标的物的质量标准和质量要求。

(五)项目物品采购合同的检验。 采购方应对采购的标的物依法进行检验。检验标的物的质量时,应根据标的物生产类型、产品性能、技术条件等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检验方法,包括感官检验、理化检验、破坏性检验等。双方当事人应在物品采购合同中明确约定检验的标准、方法、期限以及索赔的条件等。 (六)项目物品采购合同的价款。 1?价款的确定,要符合有关价格政策和价格管理法规,并在合同中写明。 2?价款的支付,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必须用人民币支付。 3?价款的结算,除国家规定允许使用现金外,应通过银行办理转账或票据结算。 (七)项目物品采购合同履行的期限、地点和方式。 1?合同履行期限,即交货期限,是指双方当事人履行义务的时间范围。 2?合同履行地点,即交货地点,是指当事人完成所承担义务的具体地点。 3?物品采购合同的履行期限和履行地点,根据标的物的特征或法律规定和当事人的约定而加以确定。 4?合同履行方式是指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来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 (八)违约责任。 违约责任是物品采购合同当事人由于自己的过错,没有履行或没有全面履行应承担的义务,按照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对于违约责任条款,当事人应根据有关合同法的规定,在合同中进一步具体约定。 (九)解决争议的方法。 解决合同争议有和解、调解、仲裁、诉讼四种方法。 (十)其他。 当事人双方还应根据物品采购合同标的物的情况,进一步约定结算方式、标的物的包装、包装物的供应与回收、标的物的保险和运输方式、接(提)货人、当事人的开户银行、账户名称、合同份数等条款。如果签订涉外物品采购合同,还应订立支付的货币币种、价格术语、解决合同纠纷的适用法律等条款。 第九条在履行合同过程中,项目合同管理机构应做好如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