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思恩 最近某些外资商业银行推出了针对个人的无担保贷款业务,一年的利率约在8%左右。虽然这种贷款说好不许用去炒股,但实际上个人客户的资金投向很难被监督。以前银行不允许贷款给企业炒股,但是企业可以拿贷来的款去做建厂开店做正经事,而拿本来准备干正经事的钱去炒股,碰到这样的做法,银行也没辙。 当然,上述个人贷款也是有额度限制的,一般不超过个人税后年收入。如果拿去炒股,等于只是预支了自己未来一年的收入去投资,所以一般客户不会因为过高的财务杠杆而弄得家破人亡,即便拿去炒权证赔光,银行从客户身上收回贷款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相比之下,银行贷七成款给老百姓买房子,无论对客户还是银行自身,风险都要大得多。

问题在于,即便贷得到这笔款,目前的市道下,有没有人会冲动到拿这钱去炒股呢?如果是2007年,估计银行们还不敢开办这个业务,因为那时很多人玩股票玩红了眼,不赚翻几倍就觉得自己好像被社会抛弃了似的。那时即便推出20%利率的贷款,估计也很多人抢,何况去年打新股收益率都有17%。 现在指数已被拦腰一刀,大家的投资冲动也日薄西山。敢用8%成本的资金去炒股的人,恐怕远比一年前少。五、六千点时,股评家、基金及银行营销人员最常用的鼓吹辞就是中国经济高速成长,物价指数又屡创新高,为了战胜CPI,分享经济增长果实,所以要买股票和股票基金。现在投资股票的成本比那时少了一半以上,所谓分享增长的理由更加充分了,为何就没人敢加仓入市呢? 如果买股票真的可以赶上经济增长,超越物价涨幅,那么每年赚8%以上是很有可能的。所以如果长线投资者持续几年向银行借8%利率的款,长线持有几只好股票,或者只是简单地持有指数基金,那就存在着套利的空间。但现实生活中相信这种话、敢于这么冒险的人并不多。在一个长线投资未必得到长线回报的市场中,用较低资金成本长线投资,不一定比在大牛市里借20%甚至30%的高利贷炒股风险更小。 最后要提醒大家,向银行借钱炒股不仅风险大,而且毕竟是违法的。这里拿这个案例谈了那么多,只是提醒大家应该意识到资金是有成本的,不能长期搁浅在一种资产上,不管是借贷资金还是自有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