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解析华尔街崩盘的基因:华尔街战争》
气象学家洛伦兹(Lorenz)1963年12月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讲演中提出: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一场龙卷风。这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蝴蝶效应”说明,一切复杂系统,在一定的“阈值条件”下,其长时期大范围的未来行为,对初始条件数值的微小变动或偏差极为敏感,即初值稍有变动或偏差,将导致未来前景的巨大差异,它带有一定的随机性,难以预测。 贝尔斯登是2008年华尔街投资银行界倒下的第一张骨牌。美国政府为了促成摩根大通银行并购,同意由美联储以300亿美元接收贝尔斯登的“流动性较差资产”,未来收益归美联储,亏损的前10亿美元由摩根大通承担。 贝尔斯登之所以在48小时之内迅速崩盘,并不是因为它真的就需要崩盘,而仅仅是因为人们认为它要崩盘。这才是这件事最可怕的地方。仅仅两天时间里,贝尔斯登的客户和交易对家因为对它的履约能力产生怀疑而一下子提走了170亿美元的现金,导致它“一夜之间”走到了破产的边缘。 这简直就是一部现代金融体系的教科书。它无比生动地向人们阐述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支撑现代金融体系的基础,不是物理世界中的实物资产,而是人们心理世界对于这个体系本身的信心以及这个体系中所有参与者相互之间的信赖和信用。一旦信心动摇,一旦信赖不在,一旦信用破产,再高的金融大厦也会在顷刻之间轰然坍塌。 第四节 雷曼,墙倒众人推 “直到我被埋进坟墓之前,我都会想个不停,为什么我们是唯一一个政府不肯救助的金融企业?” 在听证会上,雷曼兄弟董事长兼CEO理查德?福尔德那憔悴的脸和无助的眼神,深深地打动着人们,而理查德?福尔德的感叹更让人深思。

雷曼兄弟的倒掉,是携私自保的一群所谓的金融家集体谋杀的结果。一个网民说:“这不是谋杀,是枪毙,只不过少了张‘判决书’而已。” “我曾目睹过一些非常重大和艰难的形势,但从没见过这样的情形。”普华永道合伙人洛马斯说,不仅仅是雷曼兄弟董事长兼CEO理查德?福尔德不明白,同行业的企业领导人也看不懂,“好好的一个雷曼兄弟,怎么就垮了呢?” 可惜了,雷曼兄弟。 困境中的雷曼兄弟 2008年整个夏季,跟纽约挥之不去的闷热的天气一样,雷曼兄弟公司(Lehman Brothers)的董事长兼CEO理查德?福尔德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要补充因不断加剧的房地产相关损失而耗尽的资金。8月,随着投资者压低雷曼兄弟的股价,雷曼兄弟面临困境的传言开始流传。福尔德和手下的银行家马不停蹄地寻找下家,但所有的努力似乎都没有结果。雷曼兄弟尝到了世态炎凉,真是“门前冷落车马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