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解析华尔街崩盘的基因:华尔街战争》
摩根大通,人称“摩通”,这时摆出一副“江湖老大”的模样,此时的他们对雷曼兄弟背过了脸去。对于合作伙伴雷曼兄弟,他们感觉不到这桩“联姻”还有什么价值,还有什么存在下去的理由。也许摩根大通跟雷曼兄弟的“联姻”早就该结束了。不过,现在“离婚”还不晚,至少,雷曼兄弟还有点“剩余价值”,还可以找出冠冕堂皇的理由捞上一票。摩根大通的狠招是,要求提供50亿美元的额外抵押品——即容易出售的证券,为客户所持的雷曼兄弟的贷款头寸提供保护。 摩根大通的这一举动无异落井下石。雷曼兄弟看不到任何希望。前途一片渺茫,天有绝人之路。在“求天天不应,告地地不灵”的万般无奈之下,雷曼兄弟只好走上“绝路”。4天后,2008年9月14日,周日。这家有着158年历史的华尔街老店终于申请破产保护。 在决定破产之后的那个周日晚,雷曼兄弟与破产事务律师米勒一起花了大约5个小时的时间,准备好了破产申请文件。周日午夜刚过,华尔街还没有从梦魇中醒来,万籁俱寂。在亿万股民还在做梦有一个开市大吉的星期一的凌晨,雷曼兄弟提交了破产申请。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时,欠款在80亿~90亿欧元之间。 是谁葬送了雷曼兄弟 整条华尔街,不仅是一个充满了明争暗斗的名利场,更是一个弥漫着宿命论调的伤心江湖。 雷曼兄弟的路最终走到了尽头。华尔街上几百年来的悲欢离合都浓缩在这一刻。

没有人会记得失败者的眼泪,那些带着骄傲眼神的秃鹫们会坐在一起瓜分雷曼兄弟尚带余温的尸体,然后等着更多的不幸者重蹈覆辙。当清算的脚步越来越近的时候,身在华尔街,离雷曼兄弟最近的人,反而听不到那个“隆隆”的脚步声。也许他们不愿意听到那个“死神的脚步”。也许他们在雷曼兄弟的庇荫下,得到太多好处,不愿意承认雷曼兄弟死期渐近。那些雷曼兄弟忠实的捍卫者还在表达出对他们发自内心的信仰膜拜——业务在短短几周内被摧毁,人类的语言已经表达不出这种悲哀。“但我想向你们保证,我们将以这样或那样的比以前更强大的形式重新回来。”这是一位按揭部门的中层管理人员写给客户的邮件,邮件里面洋溢着对雷曼兄弟的认同与归属感,让人从心底冉冉升起一股悲凉。“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同样是邮件,雷曼兄弟董事长兼CEO福尔德向员工通报交易的备忘录更为温情——“我知道我这么做让你们每个人都非常痛苦,不论是个人情感上还是经济上。对此我感到极度不安。” 当然,数十位华尔街精英聚集到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开会商讨拯救之道,但他们也无法改写人类不可改变的天性:人的行为都是受自身利益左右的。资本来到世上,就带有噬血的本性,它要靠不断吸血来维持它的生命。雷曼兄弟的破产符合华尔街其他还没有走到这一步的金融机构的狭隘利益,他们可以从中得到好处。受害的是持有它的股票的广大股民和它下岗的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