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
美国、英国和西欧的金融地震还在隆隆作响,然而,在英国首相布朗的银行救援计划带动各国政府纷纷救市后,人们确信这些发达经济体的基本经济架构将完好无损。然而在刚刚发生一系列强震后,余震对匈牙利、乌克兰,俄罗斯、阿根廷及其他位于全球金融体系边缘的很多国家都造成冲击,并对它们的经济乃至政治体制构成威胁。 近期在应对金融危机时匈牙利已被迫将利率提高了3个百分点,显然只有通过大幅降息来避免经济崩溃。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冰岛不但被迫寻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金援助,很可能还要寻求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庇护。阿根廷政府将私人养老基金国有化的方案引发了恐慌。甚至连拥有世界第三大外汇储备的俄罗斯也突然发现自己面临严重的金融危机,以至于连普京政权的稳定性都遭到质疑。 政府救援银行会引发金融恐慌的不幸国家共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有巨额贸易赤字或大规模外债的国家。以匈牙利为例,该国的贸易赤字超过国民收入的5%,近60%的消费者和商业贷款不仅由外国机构提供,而且是以外币持有的,其中大多数都是欧元或瑞士法郎。由于这类国家完全依赖外资流动,因此政府对银行的救助不太可能奏效。 匈牙利人一向以外币持有抵押贷款和汽车贷款,却不考虑有一天它可能会突然增长5%,这让匈牙利成为全世界最有可能出现货币贬值和金融体系崩溃的国家,正如曾经的泰国、韩国、印度尼西亚以及阿根廷。 除匈牙利之外还有其他一些中欧国家——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乌克兰——它们的金融状况大致相似。波兰、斯洛伐克和捷克等较大欧盟成员国无疑实力较强,但如果匈牙利货币贬值,这股浪潮可能会迅速席卷其邻国,正如亚洲金融危机那样。 第二类国家就是有着庞大银行系统的一些小国,政府的救援也会造成银行的不稳定。其中最显著的例子就是冰岛。冰岛与稳居金融中心地位的瑞士等国的区别在于,前者经济规模微不足道,却有着巨额经常项目赤字。与瑞士联邦政府不同,作为国际借贷者的冰岛政府自身不具备任何信用。如果列支敦士登、安道尔和塞浦路斯也过度扩张当地银行业,就可能面临类似问题。

第三类国家有贸易盈余和充足的储备头寸,但对金融部门却监管不力。其中的典型代表是俄罗斯。阿根廷及另外几个拉美国家也可以归入此类。俄罗斯拥有56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足以为私营企业的外债提供资金。即便油价维持在每桶70美元,俄罗斯贸易出现些许赤字,也不成问题,因为5年来,俄罗斯贸易顺差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大于日本和中国。 然而,这场金融危机暴露了俄罗斯的致命弱点:通过恶性通货膨胀、蓄意侵占和拖欠支付等手段,俄罗斯政府反复剥削储户。因此危险在于,如果政府接管银行,可能会令国际债权人满意,但会造成国内储户的恐慌。在听到要通过国有化来拯救银行,以及政府要无限印钞来拯救金融系统时,普通俄罗斯人会作何反应呢?他们可能会想,这些刚刚印制的卢布会不会像1998年那样遭遇通货膨胀,将部分卢布换成美元是不是更稳妥。(一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