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南通 徐昆 ·主持人语· 前两天巧遇一位外企工作的老同学,他告诉我说他已经下岗半个多月了,正在找工作,“当初就是想找薪水高、待遇好的外企,没想到公司这么没有人情味儿,两个月裁员40%!还是你们公司好,不裁人、不降薪,真是叫人羡慕!” 老同学说的没错,在目前这样一个大环境下,能够在一个不裁人不降薪的公司上班是令人羡慕的,而公司能够做到不裁人不降薪,关键并不在于是否有人情味儿,而在于自身是否有抵御风险的能力。这里面的道理其实和投资股市一样,如果在市场好的时候,你不能做到居安思危,因为贪婪而无视风险的存在,那么当市场受到冲击发生转变的时候,你必然会惊慌失措,不堪一击。企业也是一样,尤其是在金融危机吞噬企业利润的时候,更需要企业苦练内功,加快产品转型,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只有这样才可能走出困境。 其实,冬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备足过冬的粮草。而作为投资者来说,目前要做的,就是擦亮眼睛寻找到那些可以安然过冬的企业,并和他们一起度过股市的寒冬。 主持人庞丹 ·焦点话题·
![数据线关机才能充电 啥时才能长线看多?](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451815954403.jpeg)
说得再多都抵不上行动的一步,市场就是这样,面对国家4万亿的资金拉动内需,大盘在跌幅超越历史的情况下,即使还没有解决大小非问题,即使经济还处在下行的趋势,但由于市场自身产生的修复功能驱动,行情的演绎借助于外力如火如荼地展开。 这是市场真正恢复信心的方式,却并不能说是国家解救股市,而是为了解救经济危局所推出的举措。短短几日内,各大部委积极出台行业拉动内需方案,各省市配套政策也随之跟上,效率是否能赶上效能的产生呢?尚需观察。 对于股市而言,行情的演变已经有了速食面的感觉。几日内资金的放量达到了千亿水平,似乎有急功近利之嫌。本周的蓝筹股在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的领导下,一度急拉,是吸引套牢者出局,还是让套牢者体验过山车的感觉呢?至少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在目前时点的确需要筹码的松动和换手。 根据美国财政部最新公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中国已经取代日本成为美国国债最大持有国。令人诧异的是,7月以来(次贷危机爆发的顶峰时期),中国竟然还是增持了美国的国债,俨然一副胸有成竹之态。前些时日,因雷曼兄弟破产对几大国有银行持有相关债券损失还有所担忧的投资者,现在看来似乎是过于忧虑了,是否美国的“信誉”能让中国吃颗定心丸?我不敢苟同。如果这样,又何来央行拟增持黄金以分散高昂的外汇储备带来的风险的传言,真有点自相矛盾的嫌疑。 笔者以为,过于依附在大树之下未必能够好乘凉。美国经济运行之路不可能是中国经济所能依附的。寄托美国经济复苏而实现中国经济走出危局,寄托美元不贬值来实现过多美元资产不损失,好梦成真之路还遥远。 然而中国拉动内需之方式,实则是通过赤字财政来实现增长。几度调整出口退税,实则继续维持以出口拉动经济增长模式,看似避免沿海省市企业破产倒闭之危局,最终还是被动实现妥协。 因此,此时此刻虽有疑似底部的1664点,但要让现在成为长线看多的起点看来还为时尚早。短期看,市场的确存在较大级别的反弹行情,但要使反弹成为反转还需给予时日。 在国际金融体系的变革中谁能成为赢家现在还无法辨别,中国前途之路还将曲折而坎坷,看多之路还不会是近在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