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记者 缓隐 今年以来,随着美国次债风波的不断恶化,全球经济下滑,严重影响了我国外贸型中小企业。数据显示,全国今年上半年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代表的纺织行业中小企业倒闭超过1万多家,有2/3的纺织企业面临重整,导致超过2000万工人解聘。 近日,东莞市财政斥资10亿元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的消息引发普遍关注。东莞拯救中小企业只是政府拯救方式之一。包括央行、银监会出台一系列政策旨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给企业注入资金;为帮助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中央财政今年以来明确了六大政策,安排中小企业专项资金35.1亿元,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及国家发改委等也在联合其他部委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帮助中小企业。地方政府也一直在努力,出台相关的政策及措施。 这些措施究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大家看法不一。 国务院参事陈全生:央行扩大贷款规模,要分成三块:农业、灾区、中小企业,到中小企业手中又有多少?而且是全国各省一样,事实上,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的中小企业占了全国总量的70%-80%。这样分配是不合理的。
![拯救濒危破产企业案例 如何拯救中小企业](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451555575601.jpeg)
陈全生给出建议:第一,政策方面,比如外交上,对非洲的支持,由现在真金百银的支持,能不能换成产品呢,在国内采购。此外,外交人员能不能帮着做做国外的市场调查?把这些信息传递给国内企业。第二,减税,把利润留给企业。现在原材料、人力、财务、环境成本的激增,压缩了企业利润。虽然企业所得税从33%减至25%,微小些企业的20%。问题是企业没有所得,没有利润,减这个没有多大意义。要减增值税、营业税,降低交易成本。第三,政府出钱请咨询公司帮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水平。因为有的企业是因为经营、管理而面临危机,针对这部分企业,政府应出钱来请咨询公司帮助他们,保增长实质就是要保就业! 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元: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靠政策银行及商业银行,还不能全面解决问题。还应该发展产业投资基金、由财政资金支持的担保公司、中小企业债券、风险创业投资基金。 针对现在地下金融“上岸”的政策措施,王元认为,目前大概有30%的地下金融资本,这些资金“上岸”回到商业银行体系,还会遇到机制问题。因为信贷员终身负责制,不会轻意放贷给中小企业。加上“创业板”推出一拖再拖,抑制投资的冲动,现在更是遥遥无期了。 财政部科研所所长贾康:“现在没有运行机理来支撑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商业银行主要追求利润还要保证资金的安全,政治表态是一回事,事实却是减少。” 贾康指出,政府的财政支持应该放在贴息上面,可以起到一个放大的作用。比如贴息5%,就有一个20倍的资金放大倍数。此外,现在中小企业不仅融资难有的还无市,在政府采购中,按规则的可以优先考虑采购中小企业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