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为何多用资本而少用劳动



    作者:陆梦龙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研究中国的就业问题通常无法回避这样一个悖论: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人力资源极为丰富,而资本相对稀缺的发展中国家,依据经济学中的要素禀赋理论,我国应该选择劳动密集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但实际情况是,我国的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更为偏向多用资本而少用劳动的生产要素组合。那么,这一悖论是意味着要素禀赋理论不适用于中国,还是意味着我国的企业在生产要素组合的选择上是非理性的,或是隐含了更复杂、更深层次的经济行为逻辑?本文试图对此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偏好资本:我国企业的生产要素组合选择

  从宏观角度考察厂商选择生产要素组合的偏好有多种办法,一种常见的办法是分别观察固定资产投资量和新增就业量的增长率,如果固定资产投资量的增长率高于新增就业量的增长率,那么通常认为厂商在生产要素的使用上更加偏好资本。但遗憾的是,这种环比测算的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种生产要素在上一期的存量,因此这种方法得出的结论往往是缺乏说服力的。

  另一种常用方法是观测劳均资本拥有量的时序变动态势,如果劳均资本拥有量呈递增态势,通常可以据此推断认为企业在生产要素的选择上更加偏好资本。这一方法的主要不足之处在于,如果一国的劳动力供给长期处于紧态,那么因为该国所能使用的劳动力数量近乎不变,这一指标并不能正确地反映厂商选择生产要素的组合。但具体应用于分析中国的情况时,因为我国的劳动力供求情况明显地处于长期供过于求的情形,因而这种方法是适用于分析我国厂商生产要素的选择偏好的。下图显示了我国第二和第三产业劳均资本拥有量的时序变动态势。

  下图清晰地表明,我国非农产业的劳均资本拥有量自1990年以来一直呈稳定上升态势,这就说明我国企业在选择生产要素组合时更加偏好资本。事实上,我们从对日常经济现象的观察中同样能印证这一点。微观层面上,企业总在不停地追求上档次热衷引进更新的生产工艺,宏观层面上,国家主管部门总在不停地对企业装备提出更高的技术参数和规模要求,而这些来自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往往是同更密集的劳均资本需求直接相对应的。

  企业的选择是非理性的吗?

  我国企业在生产中不是尽量利用资源丰富的劳动力,反而偏好于使用相对稀缺的资本,这似乎同经济学所描述的厂商理性行为是背道而驰的,因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理性厂商一定会更加偏好数量丰富因而更加便宜的生产要素,从而有效降低其生产成本。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中国的企业是非理性的呢?

  一种看法认为,我国的国有企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经营单位,而不过是政府实施资源配置和实现某种经济目标的工具,因而市场经济中厂商的理性行为准则在中国并不适用,我国国有企业的选择行为谈不上是否理性,因为他没有自主决策的能力和机制。这种看法在实施计划经济的80年代无疑是适用的,但自从1992年提出市场经济的概念至今已历时十余年,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国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已经发展成为独立决策主体。进而言之,我们在上图中看到,非农产业劳均资本拥有量随着市场经济程度的提高而不断增加,因此这种看法并不能解释我国企业的生产要素组合选择行为。

  还有一种看法认为,我国企业对生产要素组合的选择受制于所采用的生产技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大力实施资金和技术引进战略以期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外所提供的技术通常是基于劳动力稀缺而资本丰富的背景而研发的,因而选择引进技术的发展中国家往往面临着一个两难局面:一方面,他们必须依赖发达国家提供大量的现代技术;另一方面,这些国家所提供的绝大多数技术却不适用于在劳动力丰富而资本和技术稀缺的国家应用。我国引进时往往不以是否能更多地吸收劳动力为标准来选择,而是在“两难选择”前选择了资本密集型技术。

  此外,决策者倾向于把竞争力不足归因于技术水平太低,把掌握“国外先进技术”视为本国在世界崛起的象征。因而,经济管理部门普遍偏好于资本密集型技术,追求资本密集型技术创新、忽视劳动密集型技术的运用。根据这种观点,我国企业的行为同市场经济的厂商理性行为准备并不相悖,只是由于约束条件的不同而导致最终表现出来的结果同标准理论的预言相反。但这一观点的问题在于,他并没有解释为什么企业一定要选择引进并不适合中国资源禀赋的技术。进而言之,80年代兴起的内生增长理论认为,企业选择何种生产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资源状况决定的。因此这种看法同样未能有效地解释中国企业的要素选择行为。

  事实上,理解我国企业这一选择行为的关键之处在于要素价格。在一个并非完全市场化的国家,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并不必然意味着价格高,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其相对价格也并不必然低。一项依据现代经济计量技术的研究指出,在我国,反映就业吸纳量的重要指标就业弹性(我们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详细介绍了这个概念)同资本/劳动价格比例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但我们知道,生产要素的价格直接关系到企业成本,因而必然会影响企业的要素选择行为。因而,计量研究的这一结果只能用要素价格扭曲和数量补贴加以解释。

  我们先考察要素价格。经济学通常用利率表示资本的价格,用工资表示劳动力的价格。对工资的变动情况,我们在前面的文章已经做过描述,简而言之,自1990年代以来,我国的工资呈逐年递增态势,尤其是进入2000年之后,工资的这种上升态势表现得更为明显,这体现在企业的成本函数中就表现为企业的劳动用工成本不断上升。对于利率的变动情况,由于利率在更大程度上是国家实施货币政策的工具,所以利率的变动要比工资的变动频繁得多,我们在这里不考察利率的具体变动状况,只作一些定性的表述。在2000年以前,我国的利率长期维持不变,只是到了2000年以后才开始较为频繁地使用利率工具作为调节经济的工具。即便如此,由于国家对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实施不同的信贷政策,银行贷款基本流向国有企业,国家为了扶持国有企业的发展往往将标杆利率定得很低。这样一来,资本和劳动的价格之比总体上呈逐渐变小的态势,企业在根据生产要素的价格和边际产出决定其生产要素组合时,必定会更加偏好资本而非劳动。

 企业为何多用资本而少用劳动
  另一方面,在扭曲生产要素价格的同时,国家往往对规模以上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提供数额巨大的数量补贴和信贷定向配给。这体现在国家每年为国有企业提供巨额的技术改造资金,动用国家财政资金在大型国有企业设立研发中心,为国有企业引进国外技术装备提供贷款、关税以及税收上的种种优惠政策,所有这些举措都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资本使用成本。笔者的一项经济计量研究表明,尽管就业弹性同要素价格比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但同要素使用数量比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这说明资本的数量补贴和信贷定向配给的作用对于企业的生产要素组合选择行为的影响是极为显著的。

  至此,我们可以对前面的企业行为悖论作出合理的解释和判断,即中国的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其行为是合乎市场经济理性行为准则的。问题只在于政府通过人为压低资本的使用成本,使得企业在选择生产要素时更加偏好资本而非劳动。

  赶超战略:更深层次的考察

  接下来的问题是,为什么政府要选择这种有违我国要素禀赋状况,鼓励企业多使用资本的政策呢?一个简单的解释我们在前文已经提到了,那就是把掌握国外先进技术作为企业发展的指导原则和扶持依据。但更深入全面的分析同样需要对政府的这一决策作出有说服力的解释。这就需要我们将目光投注到经济发展战略上。

  一个国家应采取何种发展战略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同时也是理论界较为关注且有争议的问题,林毅夫、蔡等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存在如下两种选择:1、比较优势战略,利用劳动力低成本的比较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或高科技产业链条上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有利于提高资本积累速度,改变要素的禀赋结构,实现比较优势的动态升级,提高技术和产业的竞争力;2、赶超战略,它的一般提法是战略性比较优势战略或动态比较优势战略,主张通过政府的产业政策扶持发展高科技产业,培育新的更高层次的比较优势来发展本国经济。其实质是五六十年代赶超思想的翻版。

  此外,决策者倾向于把竞争力不足归因于技术水平太低,把掌握“国外先进技术”视为本国在世界崛起的象征。因而,经济管理部门普遍偏好于资本密集型技术,追求资本密集型技术创新、忽视劳动密集型技术的运用。根据这种观点,我国企业的行为同市场经济的厂商理性行为准备并不相悖,只是由于约束条件的不同而导致最终表现出来的结果同标准理论的预言相反。但这一观点的问题在于,他并没有解释为什么企业一定要选择引进并不适合中国资源禀赋的技术。进而言之,80年代兴起的内生增长理论认为,企业选择何种生产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资源状况决定的。因此这种看法同样未能有效地解释中国企业的要素选择行为。

  事实上,理解我国企业这一选择行为的关键之处在于要素价格。在一个并非完全市场化的国家,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并不必然意味着价格高,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其相对价格也并不必然低。一项依据现代经济计量技术的研究指出,在我国,反映就业吸纳量的重要指标就业弹性(我们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详细介绍了这个概念)同资本/劳动价格比例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但我们知道,生产要素的价格直接关系到企业成本,因而必然会影响企业的要素选择行为。因而,计量研究的这一结果只能用要素价格扭曲和数量补贴加以解释。

  我们先考察要素价格。经济学通常用利率表示资本的价格,用工资表示劳动力的价格。对工资的变动情况,我们在前面的文章已经做过描述,简而言之,自1990年代以来,我国的工资呈逐年递增态势,尤其是进入2000年之后,工资的这种上升态势表现得更为明显,这体现在企业的成本函数中就表现为企业的劳动用工成本不断上升。对于利率的变动情况,由于利率在更大程度上是国家实施货币政策的工具,所以利率的变动要比工资的变动频繁得多,我们在这里不考察利率的具体变动状况,只作一些定性的表述。在2000年以前,我国的利率长期维持不变,只是到了2000年以后才开始较为频繁地使用利率工具作为调节经济的工具。即便如此,由于国家对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实施不同的信贷政策,银行贷款基本流向国有企业,国家为了扶持国有企业的发展往往将标杆利率定得很低。这样一来,资本和劳动的价格之比总体上呈逐渐变小的态势,企业在根据生产要素的价格和边际产出决定其生产要素组合时,必定会更加偏好资本而非劳动。

  另一方面,在扭曲生产要素价格的同时,国家往往对规模以上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提供数额巨大的数量补贴和信贷定向配给。这体现在国家每年为国有企业提供巨额的技术改造资金,动用国家财政资金在大型国有企业设立研发中心,为国有企业引进国外技术装备提供贷款、关税以及税收上的种种优惠政策,所有这些举措都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资本使用成本。笔者的一项经济计量研究表明,尽管就业弹性同要素价格比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但同要素使用数量比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这说明资本的数量补贴和信贷定向配给的作用对于企业的生产要素组合选择行为的影响是极为显著的。

  至此,我们可以对前面的企业行为悖论作出合理的解释和判断,即中国的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其行为是合乎市场经济理性行为准则的。问题只在于政府通过人为压低资本的使用成本,使得企业在选择生产要素时更加偏好资本而非劳动。

  赶超战略:更深层次的考察

  接下来的问题是,为什么政府要选择这种有违我国要素禀赋状况,鼓励企业多使用资本的政策呢?一个简单的解释我们在前文已经提到了,那就是把掌握国外先进技术作为企业发展的指导原则和扶持依据。但更深入全面的分析同样需要对政府的这一决策作出有说服力的解释。这就需要我们将目光投注到经济发展战略上。

  一个国家应采取何种发展战略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同时也是理论界较为关注且有争议的问题,林毅夫、蔡等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存在如下两种选择:1、比较优势战略,利用劳动力低成本的比较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或高科技产业链条上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有利于提高资本积累速度,改变要素的禀赋结构,实现比较优势的动态升级,提高技术和产业的竞争力;2、赶超战略,它的一般提法是战略性比较优势战略或动态比较优势战略,主张通过政府的产业政策扶持发展高科技产业,培育新的更高层次的比较优势来发展本国经济。其实质是五六十年代赶超思想的翻版。

  §1何谓赶超战略

  赶超战略是经济落后国家追赶经济发达国家并力图实现超越、不顾资源的约束而推行超越发展阶段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之所以称其为“赶超”,是相对于这种战略确定的产业目标与资源禀赋所要求的产业结构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而言的。在一个开放的竞争性市场经济中,一个资本有机构成结构和资源禀赋结构相距甚远的产业,比如在劳动力资源丰富、资本相对稀缺经济中的资本相对密集的重工业,在市场竞争中是无法获得社会可接受的利润水平的,甚至发生大量亏损,因而是没有自生能力的。以发展没有自生能力的产业为目标的战略就是赶超战略。

  赶超战略的结果是产生一个特殊的、以经济跳跃式发展为特征的超常规经济发展过程,表现为高速度的经济增长、高级化的产业结构、主要经济指标接近或达到甚至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由于重工业建设周期长、初始的投资规模巨大、在发展的早期大部分设备需要从国外引进,而任何国家在发展的早期都面临缺乏资金和外汇的问题,因而不管在何种社会制度下,要想优先发展重工业,只能一方面压低利率、汇率和生产要素价格,一方面以计划分配的方式将资本、外汇和原材料优先供应给重工业部门。因此,在经济发展的调节机制的选择上,赶超战略必然要求发挥政府干预的主导作用。

  赶超战略的理论基础是后发优势理论。后发优势是指经济落后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具有相对的优势,美国经济学家亚历山大·格申克龙首先探讨了这一思想。后发优势理论认为,经济落后国家在工业化中所处的后发地位也能带来特殊的益处,即“落后的有利性”,成为后进国家的后发优势。经济落后国家可以参照先进国家的工业化方式,进行理性分析和选择,做出适合自己的最优决策;可以有效利用先进国家已有的技术和设备,节约研究开发的成本,加快后进国家的工业化进程,缩小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可以学习先进国家的制度安排、经济结构和工业化的成功经验,从而降低试错成本、节约时间和资源。所有这些都使得经济落后国家既有必要也有可能实施赶超战略。

  §2赶超战略对企业生产要素选择行为的影响

  从理论分析的角度而言,当前宏观政策环境和资源配置制度的变化并不意味着政府已经完全放弃了赶超战略转而实施比较优势战略,事实上,如我们前文所言,政府既可以采用价格管制的手段,也可以采用数量管制的手段引导资源配置。从这个角度来看,只要对我国的金融管理制度和外汇外贸管理制度稍加考察就不难发现,我国的资源配置制度越来越偏向于采用数量管制手段,这种资源配置制度的转变一方面的确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即由计划经济式的赶超战略转向市场经济式的比较优势战略,但另一方面,数量管制的背后仍能看到我国长期以来推行的赶超战略的影子,这在我国选择何种技术进步类型的问题体现得尤为明显。除开前文所分析的金融管理制度和技术引进政策,我国的外汇管理制度同样同样鼓励企业的选择行为更加偏好资本。

  我国长期以来实施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自2004年以来我国逐步开始推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自2005年以来我国的汇率一直呈小幅升值态势,但从目前我国的国际收支形势以及国际金融形势来看,我国的汇率仍处于人为压低状态并有进一步升值的空间。另一方面,我国仍实施出口退税和进口先进设备和引入先进生产技术仍提供财政和金融支持的政策,这同样鼓励经济行为主体采用更为先进的生产技术,引进更为先进的、资本密集程度更高的生产设备。

  前文的这些分析表明,我国在技术进步政策的选择上仍具有明显的赶超战略的影子,政府为实现生产技术上赶超先进国家,只能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而发达国家所开发的技术是同其资本多而劳动少的资源禀赋结构相适应的,我国实施赶超战略必然导致企业在选择生产要素组合时更加偏好资本。

  §3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战略

  企业是经济活动的微观主体,一种发展战略的正确与否必须经得起企业的检验。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符合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的企业是能够获得正常利润并具有自生能力的。自生能力是指一个企业通过正常的经营管理,预期能够在自由开放竞争的市场中赚取社会可接受的正常利润。一个企业的获利能力除了受企业管理能力的影响外,还和企业的产业和技术选择密切相关,而产业和技术的选择又和要素禀赋结构即一国的比较优势密切相关。在一个资本相对稀缺,而劳动力相对丰裕的经济中,企业要想实现成本的最小化,以实现正常利润,就应该选择那些能够使用更多劳动力的技术。相反,若企业使用了较高水平的技术,也就意味着企业要投入更多的资本和较少的劳动力,那么企业就会因成本较高丧失正常利润和自生能力。除非得到政府的扶持,否则不能生存下去。由此可见,从一定的要素禀赋结构出发来选择产业和技术的比较优势战略是能够使企业获得正常发展的。

  合理的发展战略能够加快资本积累的速度和技术的进步。一国的要素禀赋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一般要实现劳动力密集向资本密集的转变,资本的积累成为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资本积累取决于企业提供的剩余和利润的规模,以及一国的储蓄率的高低。一个国家的企业如果选择了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和技术,就会由于成本较低而具有竞争能力,也就能够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进而拥有最大的利润。同时,资本因被用在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中而能够产生较高的回报,投资人收入的增加会提高他们储蓄的积极性。这样就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循环。资本的积累速度得到提高,要素的密集程度就会发生变化,原来稀缺的资本就会逐渐丰裕起来。要素禀赋结构发生变化进一步为产业和技术结构升级奠定基础,这时企业就可以选择较高水平的技术和生产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33401.html

更多阅读

什么是速录文秘?企业为何选择速录文秘? 为什么选择文秘

什么是速录文秘?企业为何选择速录文秘?速录文秘是掌握中文速录及能,以每分钟180字以上的文字录入速度将语音同步转化为文字的办公室文秘人员,能够完整记录会议内容,在处理文稿方面比传统秘书快3倍以上。企业聘用速录文秘有四大理由:理

激励机制 面向高新技术企业的人力资本激励机制

     高新技术企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企业范畴,人力资本是其竞争力的关键体现,是其发展的核心资源。当前,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核心支柱产业,尤其是2010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

跑马圈地典故 跑马圈地 家纺企业为何圈不住

 有这样一群农民,他们千山万水、千辛万苦战严寒、斗酷暑,花了很大的力气去外地垦荒,然后什么也不管,认为种子播种下去,自然就会有收获,然后又扛着锄头上路,去开发一片新的荒地,如此往复,到处修地球,结果往往得不偿失,事倍功半。更令人不可思

国有企业资本运营 企业核心人力资本运营策略

 [摘 要] 企业核心人力资本运营策略经历了“与资本运营一体化”、“无条件的所有者化”、“有条件的所有者化”的演变过程。核心人力资本的运营效果取决于核心人力资本与企业资本的连接牢固度和核心人力资本的使用激发度,呈倒U型曲

声明:《企业为何多用资本而少用劳动》为网友挽歌朽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