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基本面,就是我们有庞大而年轻的生产力,我们勤劳辛苦,我们挣100花80,剩下的钱都借给了美国人去消费
□文 缥缈
近有全球股市,不断探出新低。股市里的钱,好似水银泻地一样疯狂往外抽,不论股价,就是要套现。 这种时候,基金与机构面临极大的赎回压力。大型基金要求把持仓的规模减半处理;小的基金纷纷关张;不大不小的,付不出赎回,要钱没有,要货一堆。场中所见,只要有“赎回危机(拆仓)”的基金,它们重仓的投资组合,均被砸的“半死”。 生逢其时,让我们赶上了前所未遇的大崩溃。而就在4个月前,当雷曼兄弟把基金与债券从当天结算转为“T+3”的时候,市场还没有任何警觉,以至于不少机构受到牵连,最终亏损累累。 近期,我曾有幸能与多家投资银行讨论这些问题。他们的观点,可以总结如下三点。 首先,投资银行的前景其实并不悲观,因为投行存在的主要理由是做“判断”。而有助于市场的趋势改变的判断基础,还是基本面和资金面,比如“去杠杆化”所形成的资金紧缩。 由于去杠杆化的影响,西方主要货币的汇率比价大幅波动,那么这里面机构的选择,仍是长线持有资源类、科技类且有投资价值的组合。比如,10月最末一周,德国大众汽车的股票,在交易时段曾经暴涨近十倍,市价一度达到1000欧元,其市值,竟然超过了美国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 其次,此轮大跌,把过去十年牛市的累积业绩已经全部抹掉了,但从基本面上说,整体经济和企业的赢利状况难道真的倒退到如此地步吗?过去几年,在基础行业,很多企业的纯利是以50%左右的年复合增长的,股票通常反映的是最近的预期,假如市场退到“上个世纪”,这就意味着明年的企业平均利润将只有今年的三分之一,基本面不可能真的会差到如此的地步。 事实上,抹去过去的收益并不是关键,关键在于市场现在跌得太多。比如对于股票,指数虽不是特别重要,但是指数上涨,能带来(创造出)大量的头寸,反之则反。如果资本市场的非理性暴跌伤及实体经济,这才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第三,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到底如何?不能不说,全球经济衰退对于内地市场肯定有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到底能有多大?政府如果“重手救市”,而周边市场的景气状态不佳,效果能有几何? 一位朋友说,任何做投资的人都要研究基本面,那么,中国最大的基本面到底是什么?中国最大的基本面,就是我们有庞大而年轻的生产力,我们勤劳辛苦,我们挣100花80,剩下的钱都借给了美国人去消费。 “那么这个基本面有什么变化了呢?我们还是有庞大而年轻的生产力,我们还是勤劳辛苦,我们还是挣100花80,唯一变化的是老美不再肯替我们花那20元而已!” 这个变化,难道说就应该带来中国股市的非理性暴跌吗?计算机领域有个术语叫“缺省值”,也叫“默认值”。那是在你没有指定的情况下由系统提供给你的不言而喻的基本配置。当前我们的股票市场,最基本的投资配置虽然已经“支离破碎”,变得意义不大了,但是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仍然没有改变。我们现在应当做的,仅仅在于有效拉动内需——把中国经济的“缺省值”从出口型经济转向内生性增长。美国人不肯替我们花那20元,我们自己创造需求,自己来花。 市场前景并不悲观——只是现在再说什么,都没人信你。 股市与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将它划入经济学范畴没有疑问。然而据此将它作为经济学的附庸,非得整出点“成果”不可,多半事与愿违。事实上,股市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纯粹经济现象,而是掺杂了太多的其他因素,也正因如此,一位严肃的学者经过认真研究认为,一位动物园大猩猩投飞镖的选择,对于股市也许一样地“可信”。 从历史的角度看,确实不乏数据提示我们大盘目前已进入或处于中期底部区域:市盈率处于历史低位、市净率处于历史低位、甚至M1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速亦降至10年最低,但问题是直到今天,股市为何如此暴跌,有关方面仍然欠着我们一个合理的“解释”。毕竟在资本市场,聚集着我们国家最优秀的一切资源,如果不能让大家明白股票市场为何“跌至”如此惨状,确实没法交代。 也许,这些解释在真正的赌徒看来,并无意义,因为股市大底一定在我们不经意的时候到来。 一年前的今天,我们出发,那次旅程的方向是一直向下的;如今,上证重新回到了1998年的老位置。这是多么诗意的回归啊——躺在布满十年前的尘土的老土炕上,透过蛛丝细密的破窗户还能看见“那年的星斗”,收音机里传来侯德健的《熊猫咪咪》,想着已经跌到一塌糊涂、惨不忍睹的股票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