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经济才会好转 中国经济复苏有赖美国就业好转
作者:陈勇/文 如果中国依照现有模式实现经济复苏,那么最早要等到2010年中、最迟要等到2013年,因为那时美国就业增长才能见顶。而中国4万亿计划的最佳选择也需要直接刺激消费。 美失业率最早2010年触顶 全球都在寻找当前危机何时见底的经济线索。与不同于大多数经济指标的是,就业数据的波动完整而平滑,无需借助计算工具就可以观察到其周期性。因此从就业指标切入,观察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不失为一个争议较少的方法。
美国最新的就业情况是,2008年11月失业率达6.3%,这是从2007年3月份4.4%的低点一路攀升而来的。在这20个月里,有大约160万人不幸地加入到了这410万人左右的失业队伍中。 但这还没有结束。历史告诉我们,但凡每一次大的经济(金融)危机,就业市场的调整显著长于20个月。当本世纪初的网络泡沫破灭时,美国失业率从2000年二季度3.8%的低点攀升至2003年二季度6.3%的高点,持续了3年时间;第二次石油危机时,美国失业率从1989年二季度5%的低点升至1992年二季度7.8%的高点。更为夸张的是第一次石油危机,美国失业率从1969年二季度3.4%的低位,经历了一个小幅波折,一直攀升至1975年二季度的9%,历经6年。 以此类推,大概在未来2-5年的时间里,即最早于2010年中、最晚2013年,美国失业率才会见顶。 美国就业左右中国复苏 这意味着什么?首先,对于GDP来说,失业率是一个相对滞后的指标。由于就业合同和工会力量的存在,当GDP增速下滑、需求开始减少时,企业最先的反应是减少开工,这表现为设备利用率开始降低。随着企业盈利的减少和设备闲置的进一步增加,就业人数才开始减少。而当需求开始回升,企业首先是扩大开工从而增加产出,当产能进一步扩大受限时,企业便开始投资以扩大产能,企业对劳动的需求开始增加,于是失业率才逐渐降低。 也就是说,就业好转是供给和需求都开始增加的确定性证据,是GDP见底的充分条件。从美国历史情况看来,GDP回升领先于就业好转最少一个季度,多则一年。 其次,相对于总产出来说,就业与收入变化更加同步。因为就业形势的好转不仅意味着就业量的增加,也意味着个人工资收入水平的提高,反之则相反。个人收入增加将改善收入预期,从而私人自主性消费支出也随之扩大。 也就是说,在GDP回升和就业好转导致的消费增加之间,存在一个产能和投资增加的过程。认清这一点,比清楚GDP和失业率指标之间存在时滞更为重要。 这种重要性是对中国经济复苏而言的。在此前全球经济分工体系中,中国和美国成了密不可分的两极:中国生产和储蓄,美国融资和消费,这种失衡格局是导致当前金融危机的一个根本原因。危机爆发后,美国消费下降,导致中国出口减少,生产过剩问题凸显,这是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最主要的打击。 如果中国经济依旧按照现有模式实现复苏,那么对于中国来说,美国就业增长比美国GDP增长更重要,因为中国现有模式的增长更多地是满足美国消费需求,而不是投资需求。 当然,基于上述逻辑,我们还需要考察欧盟就业市场改善时间,因为欧盟占中国对外出口份额达到25%,比美国还更大。但鉴于欧盟社会福利制度更为完备,劳工保护力度也更强,其消费需求变化与就业率增减之间的特征不如美国显著。因此,我们采用美国就业市场作为观测指标。 因此,在美国GDP回升到就业改善的时滞期间,中国厂商的机会并不大。这意味着,在现有模式下,早则2010年、晚则2013年,当美国就业好转从而消费增长有实在的基础以后,中国过剩产能才可以顺利释放。 拉动中国外需两大前提 上述划分全球经济格局虽然过于简单,但有助于我们理解问题的实质。当我们在全球背景下考察中国的经济刺激政策时,中国“做好自己的事情”不仅仅是“4万亿”那么简单。因为如果外需对中国未来经济增长依然重要的话,则以下两个因素值得推敲。 首先,奥巴马经济刺激计划对中国外需的影响多大?从公开信息来看,奥巴马经济刺激计划有两个要点:一是5000亿-700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这将增加美国国内的投资需求,这对中国出口的直接刺激作用不大,因为对于中国来说,从满足美国的中低端消费需求,到满足美国的投资品需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是两年内创造250万个就业机会。按照美国劳动力总数1.53亿计算,将在未来两年内使美国失业率平均降低0.8个百分点,这样的幅度还不至于使美国失业率周期性上升趋势逆转,美国消费需求的启动仍需时日。 其次,美国消费模式是否会延续?金融危机已经让美国基于资产增值的消费增长模式尝到了苦头,在这种模式下,美国储蓄率降到了零甚至负的水平,这种状况会延续吗?答案是有疑问的。奥巴马总统在公布未来经济刺激计划时宣称:美国不能担心短期财政赤字。扩大财政赤字以促进投资,实质上是一种强制性的储蓄行为,我们认为美国增加储蓄的倾向才刚刚开始。 刺激消费是中国最佳选择 美国储蓄倾向转变给我们提出了这个问题:如果中国经济回暖主要依靠外部需求复苏,当美国经济恢复增长了,美国人消费变得谨慎,中国将如何选择? 对于中国来说,4万亿投资的最大挑战是:经济刺激效应是否会延续到2010年以后? 经济紧缩时期,货币政策的效力有限,在大幅降息108个基点后,存款基准利率离历史低点只有54个基点的差距,未来降息空间不大。 再看看财政政策操作空间。根据国家发改委的安排,“到2010年底总计可达4万亿元的投资规模中,中央的投资安排可达11800亿元。” 我们可以假定这一安排使2009年中央财政多支出5900亿元。2008年中央财政预算计划实现1800亿元的财政赤字,假定其他条件不变,2009年财政收支缺口也是1800亿元。那么,2009年将实现财政赤字9500亿元,假定2009年名义GDP增长10%至319000亿元,则2009年财政赤字率将达到3%的国际警戒线。 如果新增5900亿投资资金通过发行国债筹集,加上2009年到期国债7900亿,则2009年国债发行规模达13800亿元,合理假定2009年财政支出为63000亿元,则国债依存度为21.9%,超过15%的国际警戒线。 上述分析表明,现有经济刺激政策已经到了财政操作空间的顶部,如果经济增长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政府很难出台力度更大的财政刺激政策。 这一政策会使中国经济在2010年走出困境吗?从公布情况看,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中,将有较少一部分用于民生项目,这就是说,将有较大部分投资用于新增产能、扩大未来供给。在国内就业和收入增长恶化的情况下,本已疲弱的国内消费将难以消化进一步扩大的生产能力,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效应很大程度上将是一次性的。 如果政策效应不能持续到2010年以后,中国经济将继续处于结构性失衡的困境,等待美国消费复苏,而这,依然悬念重重。 这种情形让我们想起亚洲金融危机后的中国经济。连续大幅扩张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实施了4年,但只有在中国加入WTO以后,外需大幅增加,中国才开始了新一轮经济增长。 因此,直接刺激国内消费,充分重视向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出口,应是本轮经济调整中中国最稳妥的政策选择。
更多阅读
正确评价建国后前三十年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转) 建国后成就
正确评价建国后前三十年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陈振中(宁夏中卫市延安精神研究会)今年是建国六十周年纪念日,也是毛泽东主席给延安和陕甘宁边区人民复电六十周年。六十年来,中国人民发扬延安精神,艰苦奋斗,使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
《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读书报告_Martin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读书报告一、关于手稿《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又称《巴黎手稿》,是马克思流亡巴黎时于1844年5月至8月(当时马克思才26岁)写成的一部未完成的手稿,《手稿》是马克思第一次初步地阐述自己的经济学、哲学和共产主
当前经济形势分析 2017年经济形势分析
纵观全球,美国经济走强、欧洲经济企稳、新兴经济体低迷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的基本情况。尽管美国就业数据、非农数据、商业数据还存在反复的可能性,但随着其制造业、房地产业的回暖,震荡上行的格局已经不可逆转。为了进一步稳定美国经济
日本经济复苏 全球经济复苏需依赖美国
八月的经济新闻似乎总是坏的多过好的。2011年的八月,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提高美国债务上限和削减赤字法案,总算缓解了美国债务危机。而欧元区国家正因主权债务危机走入困境。 2012年的夏天,欧元区情况依旧令人沮丧,好几个新兴经
回归商业的本质 销售的本质回归才会促进经济真正良性发展
销售的本质回归才会促进经济真正良性发展 没有人否认中国经济三十年来的发展,但是很少有人承认中国经济发展是良性的,用子孙的资源来赚钱自己花是很多专家的定义。市场经济在一片置疑和否定中前行,高速发展,贫富差距也高速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