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利,这个一直为消费者所反感的词汇,历来被归列为企业一大不道德的行为。
大部分人认为暴利产品的生产是不符合情理道德的:不合情是指不符合国家当下的消费水平,是对国民心智的蛊惑,对传统道德(节俭)的亵渎;不合理则是说暴利产品已经不属于消费,而是对社会财富的剥削,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甚至有不少人认为暴利产品的暴利来源是压榨劳动力和更换劣质材料而来的。
事实真的如此吗?我看未必!
首先,消费是一个发展的消费。中国建国以来,从有得吃穿,到温饱,到现在追求自我实现。一直以来产品从未蛊惑人心,而恰恰相反地,正是国民需求导向生产,所以今天,暴利产品是符合实际需求的。
其次,暴利产品消费的价值其实远远超过了产品本身。价值源自于人的需求,而在难以填补精神空洞的时代,消费更多的是追求自我的实现。暴利产品用功能以外的价值,充分满足了这样的需求。以少量的社会资源满足消费者最本质最巨大的渴望的产品绝对不是浪费。所以,它合理!
第三,就暴利的来源而言,确实有企业以令人发指的一些行径,伤害了消费者,更伤害了行业的长远利益。其实真正生产暴利产品的企业,首先对于产品一定是苛刻要求的。因为这些企业非常清楚没有保障的产品不要说暴利,连在市场立足都是困难的。
此外,企业生产暴利产品不仅不是没有道德的行为,反而是符合时代需要的生产活动。暴利产品的“三个代表”正是最好的佐证:
1.暴利产品代表品牌的最高形态,是企业的发展的终极追求。
企业从一开始的做产品,到后来的做品牌,发展到今天大大小小的品牌,满街林立。企业再单纯的做普通品牌已经再难同市场大头竞争,甚至连进入市场的机会都未必有了。但是纵观市场,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那些蕴含暴利的品牌往往在市场能够制造各种精彩,深受市场的青睐。锋芒毕现,却又让眼红者无可奈何。
品牌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萌芽期、成长期和成熟期。萌芽期也就是品牌依托产品而形成的最初阶段。成长期,意味着品牌已经逐步形成一套完善的体系,品牌标识、文化等衍生品的出现正是这个阶段的标志。成熟期的品牌,除了完善的识别体系外,品牌的巨大价值得到体现,而暴利产品的出现恰恰正是这一时期的最佳体现。
很多人看到暴利产品的巨大利润,却忽略了生产的高额成本。真正的暴利产品具有强烈的区隔特性,这样的特性在基础上必定是依托产品的精工细作和在品牌上经历的厚实沉淀。所以在显性和隐性的两大成本而言,收获的未必比付出的多。
2.暴利产品代表市场发展的新阶段,是现代市场的重要组成。
众所周知,市场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具有巨大丰富度的产品空间。一个成熟的市场在产品表现上,一定具有将低、中、高三个消费层次全面覆盖,充分满足的特性。高消费的群体主要的消费对象正是我们所说的暴利产品。作为高消费群体的主要消费方向,暴力营销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市场的丰富度代表着市场的成熟度,暴利产品的出现意味着市场的消费水平得到提高,市场也在逐步进入成熟的阶段。
3.暴利产品代表高端消费群体的区隔需求。
市场经济的本质在于还“权”给消费者,以消费主导市场。
马斯洛关于需求的经典理论将人类的需求分为五大类,即生存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其中,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属于高层次的需求。社会经济发展到今天,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已经逐步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如何满足这样彰显个性,强调区隔的需求早已成为市场的命题。
而事实上,暴利产品正是应运这样的需求而诞生的。暴利产品,除了在物理属性上能满足消费者特定需求外,在精神领域更能使消费者实现自己的愿望。
台湾前几年的一部电影中就向证明了人们的心理价值的衡定标准往往于事物的物理功能没有太大关系,而且对于心理的满足往往超过功能带来的愉悦。简而言之,选择暴利产品的收益率远远超过支付价格,甚至超乎人们的想象。所以,即使从投资的角度来讲,代表高端消费的暴利产品也无可厚非。
市场经济在不断的进步发展,其中必然会出现各种问题,也必然会涉及到一些道德。中国的企业发展的到今天,尤其是食品企业,不断有负面新闻被暴出:三聚氰胺、皮革酸奶、地沟油等等,层出不穷。
企业有责任更有义务去杜绝这些问题。
但企业生产销售暴利产品是承运品牌、市场和消费需求的结果,是经济发展之必然,企业的道德应该在于是否承担了自身角色在社会中义务,是否做出了对应的贡献,而不是是否生产了暴利产品!
暴利产品,何罪之有?
暴利,有道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