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原始的悸动和思考:若有所思》
12 天真的人能得到他们的天真的保护,心直口快的人能得到他们的心直口快的保护,只要他们确实使别人相信了他们的这种品质,造成了他们具有这种品质的名声。 13 虚伪使一切的德行变味,而真诚使恶行甚至也幻出一层光彩。 14 我们读过、今天我们的孩子还在读的小学课本中的一课是:放羊的孩子几次说谎,叫喊“狼来了”,结果最后一次被狼吃了。这还不是从道德的角度,而是从功利的角度反对说谎,然而“文革”时批判这个故事说它是污蔑劳动人民,却可一笑。 15 最恶劣的私心有时可以表现为一种最无私的激动。 16 有时社会坏到了这一地步;做了件好事竟会使自己害羞和别人感到意外。这时,行善真是需要巨大的勇气。 17

在一些阴晦的、处于道德低潮的年代里,少数特立独行的人就像阴云中一角晴朗的天空,像漆黑雨夜中的一颗星──就这么一点点光芒,也会使人们提高许多许多的。它将给同时代人一种希望,给后来者一种指引,使某一在人类中延续的线不致中断。 18 有的人愿意充当一个鹰犬的角色,并颇以自己嗅觉灵敏而自鸣得意。 19 把人们实际上奉行的道德原则揭露出来,常常会引起众人的憎厌。人们宁愿这样做,却不愿这些原则被公开主张,这使人很怀疑他们是要从隐瞒这些原则中得到好处,正像一个反对说“自我设计”的人所说的:“那谁来掏粪呢?”这说明:第一,他对人性实际上抱有一种很阴暗的看法(而他还以为他在反对这一看法呢);第二,他希望不是由自己来掏粪,而是干干净净地坐在办公室里。 20 什么时候可以对人性信任到这种程度呢,说:真诚就是我们的道德。 21 “能”言“善”辩──古希腊“能”即为“善”,“能”“善”结为一体的意义一直影响到当代。 22 会有一些以非道德主义者面目出现的人自豪地宣称:我非难人们一切所谓德性恰恰是依凭真诚的德性──这是所有德性的灵魂。但这里还要注意:一个理论上的非道德主义者并不等同于一个实际上的道德败坏者(甚至按照常规的标准),人们做出各种恶行往往是因为他们的性格、气质而非他们的思想、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