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2006年上市的荣威750还只是上汽购买罗孚技术后仓促推出的车型的话,那么6年后荣威950的推出,已经是上汽对相关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并再提升之后的产物。
不过,摆在上汽面前的路并不平坦,市场、品牌等一系列制约因素,都将成为上汽日后重点开拓的难点。上汽高端品牌如何冲出重围?《中国经营报》记者在北京国际车展期间对上汽集团副总裁、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总经理陈志鑫进行了专访。
《中国经营报》:刚刚上市的荣威950受到市场的强烈关注,荣威950也担负着上汽自主向更高层面提升的重要任务。但与外资品牌车型抗衡并非易事,上汽在这方面有什么针对性的举措?
陈志鑫:荣威950的上市拉开了上汽第二代产品持续投放的序幕,接下来,荣威550、荣威350等也将会陆续进入第二代产品的推出阶段。
相比于外资品牌,上汽荣威更关注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外资品牌的大多数产品无法针对中国市场的特点、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定向开发,与他们相比,上汽对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把握得更加准确。
售后服务也是上汽打造自主品牌的一大亮点。从去年开始,上汽荣威的服务创新迈出了前所未有的步伐,推出了“宅捷修”服务模式(快速上门维修),成为国内第一家彻底改变4S店服务模式的自主品牌企业。这将改变人们过去对汽车售后服务的既有观念,推动行业内服务模式发生根本性变革。
《中国经营报》:在品牌形象上,上汽或许面临着更大的困难。以荣威950为例,上汽如何寻求差异化的品牌定位?如何吸引更多的消费群体的目光?
陈志鑫:荣威950所对标的人群,是一群遵循社会主流价值、拥有强烈民族信念和社会责任感的社会中流砥柱,我们称之为“中国社会的实力中坚”。目前,这部分群体的队伍正在迅速壮大,他们原本认为打高尔夫、品洋酒是一种时尚,如今,伴随着国家的发展,文化的复兴,这些人逐渐欣赏并珍惜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内涵,开始打太极,玩茶道。此外,这些人已经厌烦了通过豪华品牌来彰显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从这个角度而言,选择荣威950,就能够很好地表达这种主张和想法。这款车无论是产品实力、品牌意义还是文化内涵,都非常契合这群人的想法。
《中国经营报》:上汽一直在强调自己在发展自主品牌方面的领先优势,但这似乎并不意味着摆在上汽自主品牌面前的是一片坦途。你认为,目前上汽在自主品牌方面的真实差距是什么?
陈志鑫:目前,我们拥有100多个海归专家,在各领域进行系统的整车集成研发。即使如此,我们也必须承认,自主品牌建设的难度还是超过想象。归根结底,我们在技术的积累、能力的培养上,还需要时间。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与动辄拥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发展历史的国际领先汽车巨头相比,我们的差距是全方位的,尤其在技术上。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除了信心之外,更需要的是耐心和恒心。
值得指出的是,上汽倡导的“学习能力”从未生搬硬套、照抄模仿,而是在学习的基础上坚持创新。“集成全球资源”的目的,最终是“为我所用”。简单模仿、复制跨国巨头的流程来发展自主品牌没有出路,即使学到极致,也只是别人的追随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结合自身能力情况和中国市场的特点,把“学习、借鉴”转变为“提炼、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