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像一个拼图游戏,内部邮件泄露出了其中一块图板,可是最后会拼成什么样,还真是不一定的事。
本刊记者 谢阗地
10月6日下午,通过百度公司内部邮件透露的消息,大家知道原供职于华为的传奇人李一男成为百度公司新的CTO。这件事很快被诸多媒体热议。成为当前的焦点话题之一。这件事从发生到被炒热的过程很有意思。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件事中的关键词之一“内部邮件”,很容易让人联系起就在不久前网上流传的百度广告销售部总监发给其员工的公司内部邮件,邮件内容是要求执行大客户公关保护策略删除部分企业的负面新闻链接。这封邮件不知道是真是假。但百度2006年9月的关于人工设置搜索引擎中各网站权重的“邮件门”事件确实在当时引起了互联网业界的一片哗然,此事不久后原百度品牌总监王东离职,原因不详。 无独有偶,内部邮件外泄露可不是为百度所独有。因为2006年9月18日写下的一封涉及尖锐批评新加坡经济的内部邮件被泄露,摩根士丹利原董事总经理兼亚洲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不得不宣布辞职。2007年5月29日,网络游戏《魔兽世界》资料片《燃烧的远征》上市日期通过从运营商九城泄露的内部邮件被广大关注该游戏的玩家知晓。2007年8月7日,大旗网内部邮件泄露让大家的目光又聚焦到了称自己身体不好的CEO周春兰身上。2008年春天,一封被泄露的AT&T(美国电报电话公司)通知其移动部门的员工不得在当年6月15日至7月12日之间休假的邮件,让网友纷纷推测3G iPhone上市的时间。2008年9月10日土豆网获得视频牌照的消息,也是从CEO王微发给下属的内部邮件透露出来的。当然,2008年最著名的内部邮件外流无疑属于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长马云7月23日晚发布给全体员工,题为《冬天的使命》的邮件,其中的内容让关于“过冬论”的讨论延续到了现在,并将持续下去。 根据Mimecast的一项对提供邮件管理的Emedia公司中125名IT管理人员调查研究,大约有近94%的公司承认难以防止公司机密通过邮件外泄,只有6%的受访者表示有信心防止内部员工通过邮件泄露公司机密,有近32%的公司不清楚公司机密是否已被外泄,因而也就不能采取有效措施规避这一风险。但是,62%的公司表示尽管不能阻止泄密事件的发生,但是可以查出泄密的邮件来源。 这份忧心忡忡的报告显然没有引起国内诸多企业的重视。也许,他们的担心并不在这。无论有意无意,邮件已经成为好事者的一件攻防兼备的武器。 追溯到2005年,还是百度,一个“我知道你不知道我知道你不知道我知道你不知道”的网络视频广告流传甚广,堪称网络视频营销的开山之作。从此之后,各种网络推手逐渐浮出水面,“口碑营销”、“事件营销”成为互联网市场上的流行语。 如果是相对于其他线下事件,“曲别针换别墅”之类,内部邮件的成本要低的多,不过,这绝对是个技术活,不然会让企业头疼不已,用户疑窦丛生。 正如华丽盛大的新闻发布会能给新闻本身加分加料一样,“内部邮件”的属性也给其中的内容提升了不少附加值。一方面,基于窥私的看客心态,内部邮件泄露可以让一个本无关紧要的话题被提及得更加频繁;另一方面,基于当下满世界的阴谋论,内部邮件中的信息会被反复提炼分析,得出一些耸人听闻但无伤大雅的结论。 由此可以看出,内部邮件泄露事件也许并不可控制,但泄露后被传播的结论却是可以控制的。这也是各公共关系机构需要下功夫的地方。因为看客们虽然喜欢窥私却也愿意接受网络上的其他分析来代替自己思考;而持阴谋论者对更多的“内幕”和“背景”感兴趣。因为存在这些可操作的空间,事故成为了营销,还连带着专业的经济学或者社会学知识。 这就像一个拼图游戏,内部邮件泄露出了一块图板,可是最后要拼成什么样,真是不一定的事。 也许,面对这样的“内部邮件”,我们看淡些—“那个公司的人在谈工作而已。” 而已,无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