酋长王志东:互联网的那些事儿
本刊记者 齐介仑 咖啡机咕嘟咕嘟作响,香喷喷的味道已经在房间里弥散开来,安静,平和,甚至有那么一点点的温馨,在位于清华科技园科技大厦10层的这间虽面积不大却明亮开阔的办公室里,王志东在电脑前忙碌并习惯于这样的生活已久。他说,他一直希望将自己的办公室雕琢成为茶馆或咖啡厅的样子,放松,自在,并可以稍稍慵懒地去思考些问题。 这是一个冬日的午后,阳光柔和、温暖,贯通上下的巨大玻璃窗从左到右围拢过来,形成了办公室最外的两面墙壁,视野极佳。在这里,偌大一个中关村,尽收眼底,而从王志东身后平视即清晰可见色彩斑斓的Google标识,两栋楼相距不过百米,新浪、搜狐等一大堆知名IT企业纷纷张扬地在这里盘踞、生长。 出生于1967年的北大才子王志东,可谓中国IT界尤其中国互联网行业鼎鼎大名之人,如若细数中国互联网沿革与推进的历程,王志东的名字几乎可与创办瀛海威的互联网先驱张树新一样不可忽略,而且至少在过去的2001年之前,王志东哪怕从各方面来讲,均顺风顺水,享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一路上鲜花与掌声相伴。不论是做技术,还是做生意,王志东分别达到了令业界称道、令同行艳羡的水准。 从21岁即被“当代毕昇”王选慧眼识才“招安”进北大方正,王志东的天才程序员、网络神童的技能与名号便已经隆重打响,他更是BDWin、中文之星、RichWin等著名中文平台的一手缔造者,而此系列软件在中国早期甚至当下的网民中基本是耳熟能详的,存续时间长达10年以上。 从北大无线电系其貌不扬却总有惊人之举的毕业生到中关村街头游荡的皮包公司经理,从最初创办的新天地到后来的四通利方,再度到四通利方与台湾商人姜丰年旗下华渊网合并而演绎成为动人的新浪故事,直至最后通过多次融资将新浪顺利送入NASDAQ,王志东早早地成熟了起来,而此中最为难能可贵之处正在于,他居然完美地将个人的理想主义、个人英雄主义与资本市场的贪婪逐利本性实现了良好地对接,哪怕这个时间维系得并不长。而所谓的早熟,我们大略可以从这样一个细节中管窥点滴:2001年新浪上市未久,已九死一生的新浪网遭遇人心浮动,股价持续低迷,而王志东迟迟未有奏效的解决方案提交,最终因“政见”不和,王志东在CEO高位上被董事会另5人共谋、合力开除出局,而当年的王志东其实刚刚33岁而已。经历丰富,故事至此却较为悲情。 在与本刊记者讲述别离新浪前后氛围时,王志东坦承,苦恼于总是对华尔街言听计从的他实在有些不胜其烦,而当时恰逢互联网泡沫破灭,华尔街自顾不暇,于是,他便想趁着华尔街的混乱,“把新浪给拆了”,但后来发现,动作过大,用力过猛,“我有些失控了。” “我当时想,豁出去了,成就成,不成拉倒,就想赌这一把,大刀阔斧地要去改革,想趁着华尔街的混乱闯过去,最后发现,新浪承受不了,恐怕要出问题了。”“我当时想,如果我能做成,那么新浪会成为我的一个新平台,从‘内容为王’直接过渡到‘应用为王’的阶段,但如果做不成,那我就找机会慢慢淡出。但结果,拆分新浪的设想没做成,而且董事会不允许我慢慢淡出,而是一下子把我甩出去、把我开除了。” 出走新浪的王志东得到了不薄的补偿,并且凭借其手中持有的不菲股份,若从单纯的个人生活上来讲,他依旧是亿万富翁级别,但从当年风云一时的门户网站老大位置“捆着降落伞”直落下来重新开始自己新的事业,王志东心头的感想自是五味杂陈。但个性收敛、做事稳重且总被人喻为“大象”的王志东依旧呈现给大家的,是他一贯的不张扬,一贯的平和与深邃,似乎他并不急于证明什么或者表达什么,而当下的点击科技及其产品——即时通讯软件LAVA-LAVA,在MSN与QQ已雄霸多时的市场里到底能有几成胜出的把握,大概王志东本人也并非百分之百的自信,但正如王志东总爱引用的那句话,也许“一切皆有可能”,或者,是否可换言之,我们看到的,只是王志东实力的冰山之一角,一切“还没有到亮剑的时刻”,“也许两三年之内,大家会看到一个惊喜。” 王志东说,挣钱并不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现在很多东西都看淡了。“都讲四十不惑,但我大概是从30岁开始,就已经不惑了。” 12月12日,王志东接受本刊记者独家专访,就“中国互联网的昨天、今天与明天”阐发观点,并重点谈及当下资本冬天里的创业环境,当初他的创业故事以及2001年新浪去职真相。 这个冬天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风暴,2008年的中国互联网遭遇到了自2001年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资本考验,在这个猝不及防的冬天里,大量依靠资本维系的互联网公司尤以那些盈利前景渺茫的中小公司,面临生死考验。谁先死掉,哪个行业先死掉,创业者们应该做好哪些方面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准备? 摸爬滚打20载,作为第一个将境外资本成功引入中国互联网的著名IT创业者,王志东的观点与建议似乎值得认真聆听。王志东认为,在本轮的资本寒冬里,博客、视频以及其他初创而不盈利的互联网公司均将压力巨大。 “任何一个创意公司都是靠资本维持,在资本市场火爆的时候,大家更多关注的是资本。创意有了,只要找到下家买单就可以了,但资本市场一旦出现问题,这个下家就不好找了。”王志东认为,在局势紧张的氛围里,互联网初创企业需要回归基本面,要将关注自身业务、营收等关键问题摆在最为重要的位置,而不是一味地盯准资本。 2005年,web2.0大潮涌动,方兴东适时地将webblog概念介绍到中国,并将其命名为“博客”,此为博客元年。据称,号称IT著名评论家的方兴东在首次接触博客技术后振奋不已并果断成立国内最大的中文博客网站——博客中国(后改名为博客网),且成功说动了风投。据称,方兴东先后融得超过1000万美金风险投资的注入,方自任董事长,并敲锣打鼓开门营业。怎奈何,烧钱势头不减,但盈利前景惨淡,近几个月来,坊间更已传出博客网已经倒闭的消息。 作为与方兴东交情不浅的朋友,王志东认为,当下的方兴东确实比较尴尬,但博客对于草根话语权的激励,对于公民言论的表达,都是划时代的进步,从这个角度而言,不论博客网盈利与否,作为方兴东推动且命名的博客已经成为一个社会存在,具备进步意义,而方兴东的尴尬,多源于其对盈利模式探索的迷茫,这从某种意义上讲,博客又与当下鱼龙混杂的视频网站具备颇多相似点。
“表面上看,博客和视频都有很多流量,但是做媒体的都知道,流量、收视率其实与收入并不是一比一的。并不是说我有流量,我点击率排名到了第几,我就肯定有多少价值。视频、博客是一样的,它确实有流量,但这些流量并不能变现,于是,它的营收就有了问题。另外,博客尤其是视频网站,成本特别高而变现能力又特别弱,好像你永远都看不到它盈利的那一天。” 依照王志东的观察与判断,2009年对于视频网站来讲,应是一个分水岭。“过去靠砸钱、靠烧钱,只要我钱多,我就可以把别人耗死,到最后只剩下我一个。现在资本市场受阻了,这些视频网站后面的资金链有可能被切断。当然,他们现在还有一点钱,那怎么办呢?现在必须要考虑自己的商业模式了。” 王志东认为,对盈利模式的探求,向来需要创业者的坚持以及创业团队里不断闪现的智慧火花,而中国互联网中的成功企业如腾讯和阿里巴巴也曾一度对此迷茫过,但最终都找到了自己的恰切模式并挽救了一个行业。 “QQ忍了好长时间,做了七八年都无法盈利,好像全世界的IM都是这样一个状态,几乎没有盈利的,最后好多都被并购、消化了,而QQ迎来的第一个转折点在无线收费,正是从这个转折点开始,腾讯一步步把QQ变成了网络游戏的平台,QQ一跃而起。” “阿里巴巴曾经一度到了死亡的边缘,一直是热浪,找不到盈利模式。B2B在全世界都是一样,没有活过来的,而且B2B若靠传统的思路去做,是做不下去的,结果,马云独辟蹊径抓住了信用的价值,依靠‘阿里巴巴中国供应商’和‘诚信通’这两个东西,使得整个企业活了起来。” 恩师王选 在20余年的创业历程里,北京大学教授、激光照排系统发明人王选院士对于王志东来讲可谓“贵人”。按照王志东的说法,王选是他的“恩师”,更是“引路人”,而王志东则是王选的“俗家弟子”。时至今日,王志东依旧认为,自己此生最为感激且最为崇敬的人物,就是王选。 据王志东讲述,他与王选院士的接触源于当时自己在中关村接到的一个有关软件修改的活计,而这个软件,即当时在业界已广为人知的“北大华光激光照排系统”。王志东恰恰是凭借自己过硬的专业技能,通过“类似黑客”的操作技法,在没有相关源代码的前提下,成功修改了王选引以为骄傲的加密软件。 王选听闻后非常震惊,最终亲见了这位“20出头的毛小子”并放下身段邀请王志东到方正研究所做客座研究员。而此一去,虽大致仅一年的时间,但却让王志东的个人专长得以发挥,他连续完成了方正研究所和方正项目开发部几个重要软件项目。 进入方正研习、工作的这段经历,现在看来,其对日后新浪的成型与发展,至关重要。按照王志东的说法,如果没有这个经历,也许便没有了其后在此基础上的多次相关创业,也便不会有四通利方,更不会有新浪网,应该说,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联。 王志东说,其实在大学尚未毕业的时候,他便开始在中关村大街上“混”了。“我大学学的是电子,毕业之后一直在中关村的小公司里挂职,这些公司虽然小,但它却是距离硅谷最近的一个地方,能看到很多新的技术,能知道很多新的idea,能看到很多新的产品,所以我便选择待在了中关村。” 一个偶然的机会,王志东在中关村碰到一个客户,这个客户向他提了一个要求,问能不能帮他个忙。“当时的情况是,方正和四通各自出了一个激光排版系统,四通的叫‘四通4S’,北大的叫北大华光,也就是王选的系统。这两个系统在功能、特点上各不相同,而客户却两个都想要,但这两个系统并不兼容,只能在各自的机器上才能使用,这对客户来讲,很郁闷的。” 两个都买,钱不够,只买一个,功能不够。那怎么办呢?客户来中关村找人帮忙,恰巧找到了王志东。“我当时正好在街上,做的就是这样的技术活。我说,这样吧,你把两个软件都给我,我帮你看看。” “客户确实也挺神的。他居然信了我,把东西给我留了下来。我拿到这两个软件以后,很幸运,花了不到两个星期,把问题解决了。解决的方法是,我把王选的系统改了,改完之后又把它移到了四通的机器上,成功了。这个事情做完之后,我是很有成就感的,即帮助客户解决了问题,又赚得了一笔开发费。” “再后来,见到了王选,我们谈得很好,他是那种爱才惜才的人,而且最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够放下身段,向我要这个版本。当时王选还说,‘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破格让你做我们的客座研究员。’当他知道我是本科毕业后,又说,如果你有兴趣的话,你也不用读研究生了,你只要做我一两个项目,我就破格让你读我们的博士生。” “王选说的这些,我非常感动,而且我是北大毕业,对北大有感情,对老师有一种知遇之恩,当时就顺水推舟,半推半就去了王选那里。” 新浪故事 应该说,王志东与新浪网,犹如父与子,而当下王志东依旧屡屡为人所谈起,则大多与王志东的新浪故事有关,而王志东的2001年被动式去职,则总会被人过度阐释,甚至每每有媒体不明就里地为王志东抱打不平。 真实的情况到底如何,王志东为何最终放弃了决定斗争到底的“绝地反击”? “当时我有准备,但依然是个意外。我经常说,这就跟爬山似的,到了山顶你就知道,你肯定是要下来的,但是没想到的是,你是被别人推下来的。但是还好,下来的时候呢,你发现自己身上绑着降落伞,是安全地下来的,而且下来一看,哦,这还是以最快的速度下来的。”王志东与本刊记者笑谈当年出局新浪的大致状态,笑容里不免透着辛酸的元素。 王志东表示,他并不想过多地去回忆当年往事,而且一遍遍地陈说,也唯恐给人以“祥林嫂”或“秋菊打官司要说法”的感觉,而这段有关离职新浪的幕后故事,之所以王志东未曾对媒体充分表达或自我成文、成书发表,原因则是多方面的,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则是,这样一写,“有可能就参与到某些人事的斗争里面去了。”而且,“会碰到一些问题,一说出来,有各种争议,会挑逗出很多事情来,没有必要。”“当然,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时间。” 从1993年到2001年,王志东亲手将新浪网从无到有历经8年时间,最终成功送到NASDAQ,对于此段经历,王志东认为,自己已经很满意了,是“超水平发挥”。 “从新浪,我该拿的回报都拿了,不管是名上的还是利上的,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到现在为止,也没有人否认新浪是我创办的,而且新浪到我走之前,一直还是NO.1,这个也是没人会否认的。第三,不管是管理层、商业模式、产品、资金等等,新浪都是靠我原有的班底,一直延续到现在,当时的家底就足够强大,它依靠惯性也能够持续到现在。所以,认识到这一点,我有足够的成就感。” 王志东认为,尽管在观点上存在这样那样的分歧,但他依旧对大多数曾经的搭档表示感激或理解。“在新浪,有很多人在不同的阶段,通过不同的方式帮助过我,包括段永基在内。段永基后来做了很多我并不认同的事情,也出现过很多破坏性的情节,这是有的,但是他也有建设性的部分,要不然,还不早就和他分手了?还有,公司里面有很多员工,比如茅道临啊,汪延啊,曹国伟啊,也包括当时我们的一些股东,其实他们都在不同的阶段通过不同的方式,对公司、对我有过帮助。” 对于当初董事会做出的决定,对于某些人的独特目的,王志东表示,他都能够理解,“如果你站在他那个角度,都是可以理解的。只是可能每个人的品德、价值观、思维、智力,是有局限的。我经常讲,你走到街上,有条狗对你吠几下,你能怎么着?你跟它计较?你能和它一起吠啊?那样显得你没有水平。所以,你知道它是狗,它该吠就吠。
更多阅读
诗人王维与唐朝公主的那些事儿 唐朝诗人那些事儿
诗人王维与唐朝公主的那些事儿 “碧落风烟外,瑶台道路赊。如何连帝苑,别自有仙家。//此地回鸾驾,缘谿转翠华。洞中开日月,窗里发云霞。//庭养冲天鹤,溪流上汉槎。种田生白玉,泥灶化丹砂。//谷静泉逾响,山深日易斜。御羹和石髓
王志东:我只是把东莞创业精神带出去了
王志东:我只是把东莞创业精神带出去了 类别:社会民生 作者:陈伟华 原创 浏览量: 69 发布时间:2009-09-29 版次:DA01 版名:东莞读本 封面 稿源:南方都市报 摘要:王志东很谦虚,他一上台就说,自己回到东莞谈创
王志东:技术人员转型管理者的4种方法
王志东北京点击科技有限公司总裁 1993年到1997年是我向管理者转型的时期,此前我是个纯粹的技术人员,之后才完全成了一个管理者。 1993年底,四通利方公司成立,我担任总经理。1997年,四通利方公司的改组和结构调整告一段落,我
王志东:变革时代总有不如意
编者按:我觉得外界对我的期望值一直很高,压力一直很大,很多事情新浪没有做出及时调整,丧失了很多机会,眼睁睁地看着别人起来。 记者:重新创业的感觉如何?是兴奋还是更多地感受到外界的压力,因为业内对你期望似乎很高。 王志东:我觉
段永基VS王志东:倒腾挪移阳光创富(二)
2 风云际会:网络为王 1995年5月,北京海淀区白石桥路口竖起一块广告牌:“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还有多远?向北1500米。” 这是中国第一则互联网路牌广告。广告牌向北1500米,便是由张树新创建的中国第一家网络公司北京瀛海威。这一年,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