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的2008:“寒冬当道”?
系列专题:2008中国营销
文/ 邱 丘 “狼来了”新寓言 对于现在读着这些文字的人来说,童年已经过去了很多年。所以,那个放羊的小孩,喊“狼来了”的寓言故事,大概早已经被时间冲击得只剩下内核,就是几乎每个孩子必修的品德课之一:诚实。为了还原这个故事的精彩和被人们遗漏的释义,让我们以描述漫画(连环画)的文字形式,来复述一下这个经典寓言: 从前,有一个放羊的小孩,每天都赶着羊群到山上放羊。 有一天,这个小孩爬上一块大石头,对着山下干活的人大声喊:“狼来了!狼要吃羊了!”于是,大人们拿着锄头和扁担赶紧跑上山,却见羊儿在好好地吃草,根本没有狼!小孩见大人们上了他的当,自己乐弯了腰。 又过了几天,山下干活的人们再次听见那个孩子喊“狼来了!狼要吃羊了!”他们还是赶紧跑上山,却发现又上当了。 之后,孩子再喊“狼来了!狼要吃羊了!”大人们便都不予理会,不想再被小孩耍。 可是,有一天狼真的来了,它冲进羊群,见羊就咬。小孩吓得大哭大喊,山下的人们却纷纷像没有听到一样,继续干着自己的活。 最后,小孩的羊全都被狼咬死了,幸存下来的小孩,从此再也不敢撒谎了。 现在的阐释家读完这个寓言说:撒谎的每个儿童心中都隐藏着放羊娃那种说谎的冲动,虽然他们并不一定自觉,然而,这个故事使他们隐约意识到有放羊娃同样的危险。说谎的冲动与戒谎的惩罚,是人类从儿童时代起就隐蔽着的深刻冲突。 对大读者群体来说,诸如此类的阐释,让这个寓言变得更像是思维训练,从不同的角度伸出触须。但是,无论对于小朋友还是大读者,这其中却至少有这样一个共同点,就是寓言的结尾的确称得上“触目惊心”,对于我本人而言,将近二十年过去,小学课本中那个凶残而又血淋淋的“狼咬小羊”插图,依旧如在眼前。 也正是这个触目惊心的“被狼吃掉”的惩罚,让人和如今的“金融海啸”联系起来,“狼来了”的寓言也在此被演绎出新的寓意和动力:在这个新寓言里,“撒谎”不再是最初的根基,惩戒也不是最终的目的,关键是寓言的准确性和结果的有效性,如若不当真,遭受的惩戒将会是一样的!华为的任正非、阿里巴巴的马云、万科的王石,都是这个新寓言的高明演绎者,而本文关注的,是另外一个——杭州华立集团掌门人汪力成:在2005年集团的半年度会议上,身为华立集团董事会主席的汪力成第一次抛出了民营企业“过冬棉袄论”。他警示说,虽然目前形势大好,但对大多数中国本土企业而言,“严冬”期早晚要来临,并要求大家对此未雨绸缪做准备。 汪力成的“过冬棉袄论”提出之际,恰逢中国加入WTO第4年。他意识到“国外跨国企业的‘大举入侵’使得国内市场进一步被瓜分,同时‘游戏规则’逐步改变。”随后几年,知识产权、技术标准、绿色环保壁垒、反倾销壁垒、企业道德标准接踵而来,海外市场的进入门槛不断提高。 与此同时,企业负债率过高;劳动力成本、能源成本、土地成本等制造业生产要素成本不断提高;能源短缺问题初步显现;人民币汇率变动使未来中国形势不确定因素增加……这一切让汪力成感觉到:制造过程的成本将逐年高起,企业未来发展危机重重。 也许正是源自这种敏锐、果断,汪力成喊出了类似“狼来了”的“过冬棉袄论”,此论正好概括了华立的危机感,也呈现了华立的忧患意识,于是,也才有了后来的一列战略调整以及今天的产业布局。 华立的2008年:“寒冬”当道? 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削减、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提高……2008年的中国民营企业,在经历了经济高速增长之后,紧接着便面临国际经济形势不景气、国内宏观经济调控的大背景。 又在前不久,新世纪金融公司、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投资公司、印地麦克银行、贝尔斯登、房利美和房地美、雷曼兄弟、美林、华盛顿互惠银行……一个个大名鼎鼎的金融机构,倒在了次贷危机掀起的狂风骤雨中。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即使远隔万里,我们也依然能感受到“海啸”的威力。内外相交,让许多行业,尤其是这些行业的民营企业纷纷感叹:经济的冬天来了! 然而,就在许多企业苦苦寻找“过冬”之策时,7月份有报道称:杭州青山湖畔,民营企业华立集团半年会议的会场谈笑风生,集团内部各家企业还在互相比较谁赚的钱多,谁的现金流好。用集团副总裁赵江华的说,“这得益于集团三年前就提出的‘过冬棉袄论’。” 无疑,三年的未雨绸缪,让华立的2008年,少了那份“寒意”。本刊有幸接触到华立一位管理者,其从一个普通华立人的感受,佐证了预言的准确。并从人力资源角度,向我们提供了“帮助企业过冬”的一些经验。 人之于企业,用这位受访者的话说:企业发展,跟员工的培训发展是紧密相连的。如果人才输送跟不上,自然会加速企业进入冬天的步伐。相反,如果人才培养提前做好准备,便可以延缓冬天的到来,或者是在冬天来临的时候,可以感觉还不是很冷。 华立的人才培养依托总部,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作为推动企业积极发展的引擎,应对整个经济形势,结合集团应对“寒冬”的发展战略,调整培养计划和方案。三年时间,华立主动调整产业进退的不少经典案例背后,不可缺少的,就是人才培养的支撑。 记得2001年,靠生产仪表起家的华立收购了飞利浦位于美国的CDMA项目,收购让汪力成成为了经济界的“民族英雄”,一个中国企业收购跨国公司部门的典范;同时,在汪力成从一个杭州企业家上升为一个“年度经济人物”之后,他的“水电表”华立也变成了瞩目的公众品牌。 但是,如今华立集团淡出仪表业,专攻医药界,对外言论中,CDMA四个字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青蒿素和制药。这个变化的背后,既意味着华立经营重心的调整,也意味着华立人才支撑的改变。比如在培训和人才储备的时候,以前是培养仪器仪表方面的人,现在要培养医药的人才。做仪表的人才不懂药,怎么样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让他对医药有了解,这块要加强培训。
再例如,华立集团由完全的管控型企业转变为投资控股型企业,也会产生转变观念的需求。管控它会管得比较死,什么都管到,投资控股型更多是作为一个出资方,作为一个投资者,这样,在思维方式上,很多人都要进行转变,与之对应,就要为大家做一系列投资管理方面的培训,让大家对投资有比较深的了解。 根据我们的了解,简单来说,华立的人才培养根据这些战略进行的调整,一是在人才技能方面,要根据产业需要的技能人才培养不同的人。二是改变管理观念,从管控型到投资控股,观念方面要要转变。三是在投资方面,增加概念、知识方面的培训。 我们还得知,华立的企业大学自95年开办,除去中间停滞的几年时间,如今已培养了大量人才,尤其在后备干部储备上,体系成熟完备。比如内部简称的黄埔班,就是培养推动企业发展的一些中高管核心人才,这些人先通过内部选拔,然后进行一段时间的集训,包括和高管的之间沟通交流,如与总裁对话等,最后进入华立后备干部人才库,在集团需要的时候输送人才。 所以,事情还要一分为二,同样的温度,不同的感受者,可能会给出不一样的结论,甚至是完全相悖的结论。在其他许多企业举步维艰的今天,华立集团包括健民在内的旗下企业,日子却并不算太难过。引用这位受访者的话说:“内部发展还是比较顺利的,38周年庆典活动,也进一步增强了大家的这种感受”。 可以说,华立集团的业绩表现和成员感受,都向我们表明:2008年,华立并非“寒冬”当道,至少这个“冬天”还不太冷。而这一切,离不开们那个关于“狼来了”的预言和为之作出的一系列努力。 HR:寒冬之际有作为 忆往昔,清理子公司、盘活现金流、合理的产业进退等壮士断腕般的举措,如今更加显得果敢而智慧。但这其中,人力资源也许有时候要扮演黑脸包公的角色。比如清理子公司,可能就牵涉到裁员,或者说人员配备改变。和对温度的感受类似,同样的事情采用不同的方式处理,效果也会大不相同。同样是唱黑脸,怎么唱好也大有学问。 华立在清理子公司期间,包括人员的布局,人才的配备都必须有所调整,起码员工数量要求就不一样。这个时候,处理的办法,包括裁员,或者是集团内部流动,比如某个产业暂时不存在,但是这个岗位上的员工本身却很有能力,这样的话可以调配到其他产业,调岗然后再培养。对于被裁员的人,也会帮他们去找一些猎头公司,推荐就业。 在我们的寻访最后,华立的人力资源管理给我们留下这样的印象:仅看华立的人才培养,如此紧随企业的发展战略调整,如果是以一个人来比拟的话,怎一个辛苦了得!不过,得知华立从发展来讲,至少目前整体来讲它不再会有大的扩张,所以,作为人力资源部,可能也就不需要特别大的调整。这对其人才培养而言,也许是一个很好的休憩期,当然,华立人不会停下发展的步伐,下一个变革调整,可能就在这个时候开始酝酿着。 对于“HR帮助企业过冬”这样一个话题,华立以实战经验,为本刊的读者给出了两点根本性建议: 一是HR要加强自身修炼。在这种大环境下,作为HR首先要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在专业知识,能力方面自我提升。这样才可以以不变应对万变,因为环境总是会变化的。HR做人的工作,本身就是要跟随整个工作战略去发展,自身能力的提升真的非常重要,自己的知识体系要不断更新。 另外一点,是从管理的发展趋势来看,越来越趋向人性化管理,就是“以人为本”。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很多就表明是更多地保障劳动者的正当权益,所以,相应的这块今后HR要有更多的举措。 在HR自身,要强化他的人性化管理的意识。而且,内部的培训,不仅仅在HR,还要让各个层次的经理,中高层他们都要有这个意识。因为经理人管人事,这些可能是我们要去推动的,更加规范化,从而不至面临一种尴尬的境地。要创造一种经理人管人事,培训课程设置方面去引导,还有知识管理,企业文化推动。
更多阅读
日企的薪水和待遇怎么样? 上海日企工资待遇
Q:日企的薪水和待遇怎么样?写在最前面:首先感谢大家关注主页娘,从大家对主页娘的提问来分析~~大家很想知道有关日企的薪水和福利待遇是如何的。因为国内和日本的雇佣条件不同,因此主页娘分为两个部分给大家介绍,第一个部分是关于在国内
牢固树立民族团结思想 民企为何必须树立持久战思想?
在上文中,笔者从民企的内部条件、外部环境以及民企的整体状况分析了民企面临的新形势。那么,在这样的严峻形势下,民企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加以应对?笔者认为,绝大多数的民企应该树立持久战的思想。坚持持久战,而不是速决战,是由当前的政
华为的启示 华为给民企的五点启示
华为经过26年的发展,已经成长为一家世界通讯行业排名第二的大公司。这么多年来,在通讯行业,人们对华为的快速壮大深感惊奇;在其他行业,人们对华为和任正非又充满了好奇。我们也经常听到,很多民企老板经常高喊要做“百年企业”,却在激烈的市
民企高管工资多少 高管跳槽, 民企是 “桃花源” 么?
年末,又到高管跳槽时。中欧人力资源论坛的一项调查显示,高管跳槽偏爱民企。向阳生涯CCDM职业规划师专家团队分析认为,基于种种原因,越来越多的高管选择了一些发展态势良好的民企,作为发展职业生涯的新去处。不过,到底什么才是适
wow艰难的日子 民企的日子为什么越来越艰难?
从南到北的走了几大圈,我发现,不少民企的日子过的越来越艰难,尤其是制造业中的中小民营企业,温州、东莞的不少民企真是很难熬:缺钱、缺电、缺人、缺出口、缺人文环境。我们都知道,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很多人正在喊着要把“制造大国变成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