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国平均1.1天就生产一部故事影片。而实际上,能上院线的,仅仅是这个数字的三分之一,三分之二的国产电影在院线外艰难徘徊,它们只能通过音像出版及电视播映“象征性生存”。
2006年的贺岁档,原本被预言为三雄争锋——张艺谋的超豪华大制作《满城尽带黄金甲》(以下简称《黄金甲》)、刘伟强的明星阵容悬疑片《伤城》和贾樟柯的威尼斯金狮奖影片《三峡好人》,令电影迷们欢欣鼓舞。三种不同风格的影片同时上映,意味着电影市场细分正在变为可能。尤其是艺术片《三峡好人》能在贺岁档上映,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产优秀电影的市场希望。然而,不幸的是,观众还没等到去影院观看,一瓢凉水就已泼了下来——在北京,《三峡好人》上映仅一天就被《黄金甲》挤下了院线,以票房惨败收场。 2006年,中国的国产电影故事片数量达到了330部,生产动画影片13部,纪录影片13部,科教影片36部,特种影片7部,中央电视台的电影频道还组织拍摄了供电视播放的数字电影112部。这个数字意味着,中国平均1.1天就生产一部故事影片。而实际上,能上院线的,仅仅是这个数字的三分之一,而大多数观众能看到并能留下印象的国产电影,每年只有不到20部。三分之二的国产电影在院线外艰难徘徊,它们只能通过音像出版及电视播映“象征性生存”。 即使勉强进入院线,这些国产小片的票房也极为惨淡。据在百花电影节的中国电影论坛上曝出的消息:国产片《零公里》票房只有280元,口碑颇好的《我们俩》也不幸在“十大最差票房电影”之列。 去年,国内票房总收入为26.2亿元人民币,票房排行榜前5位的分别是《满城尽带黄金甲》2.5亿元,《夜宴》1.3亿元,《霍元甲》1.01亿元,《宝贝计划》9700万元,《墨攻》6700万元。5部影片的票房加起来达到5.65亿元,占到全年国内票房的五分之一。 分析一下这些票房飘红的影片,我们不难看出,大制作、大明星等商业元素充分的电影是票房的主力。那么,人们不仅产生一系列的疑惑,除了这些大片,其他的数量众多的国产片都跑到哪里去了?它们的资本回收如何进行?它们的生存空间在哪里?如果拍了进不了院线还拍它们做什么?商业片固然是市场的主力,但是具有艺术性的贴近生活的影片也自有它们的市场,可是到哪里去看这些艺术片?难道只能等盗版出现吗? 国产电影难以进入院线跟它们自己的先天不足有极大关系。一年生产出300多部电影,数量不少,但这只是一种表面的繁荣。这些影片的质量参差不齐,粗制滥造的很多。大多数质量低劣的影片倒了观众的胃口,使得观众对国产影片的信任度普遍降低。这也是造成国产影片整体生存环境进入恶性循环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中国院线体制的现状也是造成观众看不到国产小片的重要原因。 宣传不足,即使获了奖也无人知晓 不管你喜不喜欢《黄金甲》,你都不得不承认它的宣传炒作是成功的。有目共睹的是,在2006年11—12月份,几乎所有媒体都在或报道或谈论《黄金甲》,种种宣传造势手段交相呼应,吊足了人们的胃口,从这一点上说,《黄金甲》的票房成功是水到渠成的事。 但是,绝大多数影片都没有这个宣传实力,以至于在国内外获了奖才被观众知晓,而此时可能已错过了上映档期。更有甚者,即便获了奖也无缘国内观众。 以杨亚洲导演的《雪花那个飘》为例。这部影片在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拿下最佳女主角和评委会特别奖,不过拍完后就跟绝大多数国产影片一样被封冻在仓库里。原因是,如果影片要上院线需再投入一二百万印拷贝,并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去宣传。但即便宣传了也有血本无归的风险,所以只好这样尴尬地将之封冻起来。不少影片为避免比零票房更惨,干脆不做后期投资。这也不是导演本身的问题,很多时候是制片方的问题。制片方在投入资金的时候,对市场的预期不足,往往会造成这种情况。另据业内人士透露,某些制片商在为电影投入资金的时候根本就没打算让电影面市更没打算让电影赚钱,因为他们只是在通过投资电影洗钱。
另外,大制作影片高额预算下的恶性宣传,长期占据优势档期,形成了对小制作影片院线空间的挤压。由于宣传资金不足,许多优秀影片便无声无息地自生自灭了。即便在有限的能力内尽最大努力宣传了,其规模也无法与资金背景雄厚的“大片”相提并论。在同一时段内,观众们精力有限的眼球都被宣传攻势强悍的“大片”吸引,从而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另外一些影片的存在。去年小成本制作的《疯狂的石头》成为票房奇迹,但如果它和《黄金甲》一起上映,不要说2300万票房,可能连保住成本都成问题。 院线单一、放映银幕不足 除去受限于宣传资金,导致国产小片远离影院的另一个客观原因是:电影院线的单一和放映银幕的不足。 前一段,法国的MK2院线的老板马林卡米兹来中国考察。MK2院线主要侧重发行艺术影片,李杨的《盲井》等中国知名的艺术小片就是在那里发行放映的。马林卡米兹来中国是想考察国内艺术院线的运行情况,试图寻求交流合作。但是,结果却是令人失望的,因为中国没有专门的艺术院线。国内的院线是单一制,即在某一个地区或者城市,同一档次同一级别的院线,片商只能找到一个。而在欧洲,各种类型的影片都有不同的发行渠道,观众可以自行选择到不同类型的电影院观看不同类型的影片。所以,贾樟柯的《三峡好人》在北京上映一天就被挤下院线也就不足为怪了。没有分类的专业院线,当充满人文关怀的艺术电影遭遇所谓“大片”时,就只能饱尝弱肉强食的恶果。此外,据报道,中影靠着手上掌握的进口影片,帮助政府部门牢牢地掌控着全国的发行渠道。发行市场的垄断化使国产电影更难与观众见面。不同的电影消费群只能在同一院线观看电影,而不能按照自己的口味进行选择。 此外,中国13亿人口,总共才有3000多块银幕,其中366块是2006年新增加的,而美国3亿人却有36000块银幕。现在进口影片的片源非常丰富,对国产影片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尤其是一些影院在国产影片档期安排上显得捉襟见肘。由于各影院考虑的是自己的商业利益,肯定会优先安排上座率高的影片,留给一般国产影片的空间必然很小。再加上中国自己的大片也会占据很长的档期,因此国产影片最多能消化100部,而其中一部分还是电影管理部门的推荐影片。 而在我们毗邻的韩国,政府通过以大幅减税为主的种种政策鼓励三星、LG和现代等大企业参与到影院建设、录像带发行等环节中来。有了这些大财团作为后盾,电影迅速成为韩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 事实上,中国电影业主管部门——国家广电总局从2002年起已经开始实施院线制改革,为许多拍摄完毕就被锁进片库的国产影片寻找出路。但是目前“中国特色”的电影院线制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并未触动电影发行体制的核心。 对国产电影的保护不足 韩国电影产业的迅速发展让世界都为之瞩目,他们的一个成功经验是实行了义务上映制度,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电影配额制度”,其具体内容是韩国政府强制规定韩国电影院每年每个厅必须上满146天的本土电影。这样的政策保证韩国本土电影有着一定的放映空间,而不至于被好莱坞的全球攻势全部挤垮。这种对民族电影产业的保护策略为韩国电影争取来了全面崛起的机会,使韩国的电影进入了良性发展的境地。 我国也有类似的电影保护政策,比如,对中影和华夏两家有进口分账片发行权的公司,电影局规定其每年发行的国产新片不得低于30部,否则将限制其次年发行进口片的权利。对于院线公司,放映的国产新片不得低于60部,票房率不得低于50%。对发行放映国产片做得好的,电影局予以奖励。奖励资金一部分来自每年初向院线收取的5%专项资金,做得好的,这笔钱如数返还。但是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此举似乎仅流于形式。大片一来,国产小片仍要给大片让路。 去年11月20日,拥有进口影片发行权的华夏电影发行公司和拥有上百家影院的北京新影联院线携手推出“国产电影大超市”活动:11月20日至《黄金甲》上映期间,观众可以10元的低票价在京城新影联麾下的25家影院观看“货架”上26部国产影片中的任一部——大多是首次在院线上映的。这是一个努力保护本土电影的一个积极举动,但是经调查,放映日程安排得混乱、走马观花似的象征性放映,使得观众无从事先安排好看片的日程。 国产优秀小片在好莱坞和国产大片的双重挤压下,几乎没有喘息的余地。保护政策的调整亟待解决。票价高居不下 电影票价高居不下也是限制观众进入影院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自己的经济能力决定你只能选择有限的几个片子观看的时候,大多数消费者会选择宣传攻势强的国内外大片,而省略掉到影院观看国产小片的机会。而观众不愿在国产小片上付出更多,使得国产小片难有机会进入院线,形成恶性循环。 有人说无人进影院是盗版的缘故,这的确是个问题,但不能忽视一个现实——世界上很多国家的电影票价都远远低于音像产品的价格,而我们的票价动辄几十甚至上百元,一张电影票的钱可以买10张盗版DVD,观众选择在家看影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对此,电影局局长童刚解释说:“由于中国电影已经按照产业化的思路发展,电影票何时下调,政府不能简单地用行政命令达到目的。” 为了把更多的观众从盗版市场拉回电影院,近几年来,国家出台了不少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金、民营资本,境外资金参与电影院的改造。希望通过大银幕、逼真的音响和舒适的观影环境,来体现现代电影的魅力。同时,需要国家制定更科学的产业政策,允许更多的国有、民营企业和境外资金进入电影放映业,修建更多的电影院,从而构筑电影产业的基础。电影院的数量多了,通过市场竞争、调节,票价就会降到一个合理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