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中国 《赢在中国》的商业眼



记者/刘建辉

    《赢在中国》不仅是一个电视节目,更是一个富有创意、社会价值可观的商业活动在

    “超级女声”之类电视选秀节目泛滥成灾的中国电视屏幕上,央视的《赢在中国》是一个非常另类的电视选秀节目,它让观众见识到,严肃的商业较量,其娱乐性与刺激程度比之纯粹的娱乐节目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能让人获益匪浅。

  参加一个电视选秀节目,就有可能成为一家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的企业的CEO,并且拥有其中20%的股份!从12万报名者中拼杀到最后的6位选手通过这个电视节目共获得了高达3500万的创业基金!是不是很过瘾?

  《赢在中国》栏目组2006年3月29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告了栏目的诞生。第一季即大获成功,按照项目组人员的介绍,《赢在中国》的模式是全球惟一的,它把渴求创业资本的创业者和风险投资家连在了一起。正如知名企业家柳传志在大决赛现场点评时说,《赢在中国》展示了一种新的企业诞生方式。

  据了解,目前第二季《赢在中国》正在全国各地进行选拔活动,每周二晚CCTV经济频道都会播出比赛盛况。

  国情民情

  在这个栏目中,核心的人物是在国内财经电视圈内知名的电视人王利芬,她是这个栏目的总制片人兼主持人。王利芬担任过很多栏目的总制片人,如《对话》、《经济信息联播》、《第一时间》、《全球资讯榜》、《经济半小时》等已经被广大观众熟知。

  《赢在中国》这个电视节目的诞生,源自王利芬的一次美国之旅。

  2004年9月王利芬到美国耶鲁大学布鲁金斯学会研究美国电视媒体。美国正在热播的一个商业选秀节目《学徒》(TheApprentice)引起了王利芬的极大兴趣。她没有想到,商业人才的选拔过程也能像娱乐选秀那样可以通过电视表现出来。这也给了她启发,直接催生了《赢在中国》的创意。

  2005年9月王利芬开始筹划《赢在中国》这个栏目。策划会在2005年底召开了很多次,请了很多媒体人士、风险投资家、企业家来商讨。结论是不能照搬《学徒》的模式,应该在此基础上作出比较大的改变。这种改变被《赢在中国》知情人称作“惊险的一跃”。《赢在中国》秉承了《学徒》的通过电视选拔商业人才的理念,但是选的是创业型人才,是决策者,而不是像《学徒》那样选充当高级助手的管理型人才。

  王利芬说,一个节目要做成功的话,最重要的就是价值观是否和国情、民情相符合。王利芬为《赢在中国》的定位可以说是独具慧眼的。首先,栏目的理念和国家提倡的自主创新的国策非常吻合,这是符合国情。其次,许多创业者渴望找到一条便捷的创业途径,这是迎合民情。

  王利芬认为,创业型人才的可贵之处是他们的创业精神。她希望能把创业者们这种奋斗的精神带给观众。韩剧《大长今》在中国这么火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它是一部励志型的电视剧,同时也说明了中国需要励志类的电视节目。《赢在中国》宣扬就是“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

  对于参赛选手来说,《赢在中国》诱人的高额创业资本是节目最大的吸引力所在。冠军将获得一家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1000万元的新设企业经营权;亚军将获得一家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700万元的新设企业经营权;第3、4、5名将各获得一家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500万元的新设企业经营权。获奖者本人将拥有该企业20%的股份,并出任该企业的CEO。即使没有进入前5的前12强选手也有机会获得“世界风”通行证,除了新设企业的注册资本为300万元外,其他条件和前5名一样。《赢在中国》充分考虑了观众参与的可能性,通过发送手机短信,观众就有可能成为五家公司的原始股东。

 赢在中国 《赢在中国》的商业眼
  2006年第一季的《赢在中国》关键的阶段开始于108强诞生之后,此后的选拔过程开始在电视上播出。栏目组请来了马云、吴鹰、熊晓鸽等著名的企业家和风险投资家担任评委。这些人在各自领域的地位也决定了《赢在中国》选拔过程的权威性。他们对选手的评点和指导更是让很多选手和电视观众受益匪浅。这也是这个栏目的主要吸引力之一。

  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陈东升说,《赢在中国》是一档节目,更是一个平台,借助这一平台,创业精神得以张扬,创业人物得以激励,创业梦想得以实现。IDG常务副总裁兼亚洲区总裁熊晓鸽将《赢在中国》称作冒险家的梦想舞台。《赢在中国》创业大赛将无数散落在中国各个角落的雄心勃勃的各色创业者组织起来,给他们以最大限度展现自我的舞台。

  对于选手们来说,《赢在中国》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受到很多人的关注。108选手中有许多人即使没有成为最后的获胜者,但是他们借助《赢在中国》这个平台,也都成功地融到了资金。

  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

  《赢在中国》项目的启动阶段,困难非常多。有知情人描述王利芬打造《赢在中国》的艰难:“一个女人,一个想法,从零开始”。

  2006年3月29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时,持怀疑态度的人很多,一个新节目,这么大的规模,这么长的周期,资金从哪里来?能否坚持下来?

  《赢在中国》团队更看重视这个项目的社会价值,而不是盈利。但是,毫无疑问,项目的成功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这个节目的投资很大,真人秀阶段还请了外国摄像。对于这样一档严肃的节目来说,如果资金投入不够,很难做出来高水平的节目。

  项目能否获得启动资金至关重要。中央电视台的子公司央视风云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焰对《赢在中国》这个节目非常欣赏,为《赢在中国》提供了启动资金和举办平台。

  其实,对于《赢在中国》的创办者来说,办节目本身就是一个创业的过程。据知情人介绍,创办《赢在中国》这个电视节目比创建一个公司要难得多。现在回过头来看,第一季的《赢在中国》已经是相当成功了。光是那高达3500万元的创业奖励就足够冲击力。节目活了下来,资金并没有成为太大的问题。

  《赢在中国》主要的支出包括3500万元创业资本和节目的运营费用。这3500万元完全由三家风险投资——IDG、软银赛富、今日资本所出,它们都是国内投资界的佼佼者。日常运营的资金则来源于赞助商。中国联通是冠名赞助商。

  《赢在中国》栏目组赋予了评委很大的权力,12强之后,选手的去留主要看评委的决定。担任评委的都是企业界或者风险投资界响当当的人物,例如宁高宁、阎焱、徐新等,更不用说大决赛的柳传志和张瑞敏了。

  不过,《赢在中国》和评委没有任何商务关系,不给他们支付任何劳务费或者报酬。每一环节的比赛都占用了评委大量的时间。一开始评委们对最后的结果都没有抱太大的希望,而是抱着一种做公益事业的初衷。但是最后的结果出来后,评委们觉得这么做效果确实还不错。风险投资看重的不仅仅是项目,更重要的是看重人,这恰恰符合电视的特性。

  三家风险投资的负责人熊晓鸽、阎焱、徐新同时出任节目的评委。据了解,节目组找评委完全是看重他们的能力。由于选手的创业资本最后全部由风险投资商出资,所以他们三家都是评委,这也合乎逻辑:他们要为投出去的钱负责。风险投资商和最后入围的选手之间都进行了认真的谈判,和平常谈投资项目没什么两样。

  这一年的节目结束之后,有很多风险投资商都主动找上门来谈合作。《赢在中国》第二季的创业资金早已经不成问题。这个不难理解,这大规模的全国范围内的人才选拔活动,选拔出来的肯定是精英,风险投资如果在他们身上投资的话,回报率应该是可以保证的。

  正如王利芬所言,创办《赢在中国》不为盈利,它的社会价值比商业价值要大得多。

  2007年,第二季《赢在中国》的创业奖金设置和与去年一样,不过将获胜选手在企业中所占的股份从20%提高了35%,并且会让更多的选手上电视,去年只有108人登上了电视荧幕,今年会让1080位选手上电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31359.html

更多阅读

《悲慘世界》的台語版 悲惨世界国语版

【25万台湾总统府前人合唱《悲慘世界》的台語版】8月3日,25万人统一穿白色T恤在凯道为洪仲丘送行,里面有学生也有小孩。晚9时许,一齐为仲丘对着总统府豪唱《悲惨世界》主题曲台语版《你敢有听着咱唱歌》,场面尤为令人震撼!视频国内暂时没

《荷马史诗》的精神魅力 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的精神魅力——中央电视台文化片《荷马史诗》撰稿    时间的重量往往凝聚在史诗的叙述中,它所启迪的不是一代人,而是无数代人的心智,并且成为他们的集体无意识。  谁能想到,二枚桃子就能轻松杀死了三名伏狮降虎的

徐有富:关于《千家诗》的编者

陈伯海、朱易安编撰的《唐诗书录》著录《新刻草字千家诗二卷》,附注:“(宋)谢枋得、(明)王相辑录唐宋近体诗二百余首。明观成堂陈君美刻本(北图藏)。”如果这条材料可靠的话,那么广为流传的童蒙读物《干家诗》的编纂者、编纂时间就相当

声明:《赢在中国 《赢在中国》的商业眼》为网友高姿態美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