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教育:求新求变求实



    梁彦丽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支撑、以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为主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线、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这门课能够帮助大学生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我修养,对于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求新——更新教育理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思修与法基课)是面向各个专业的新生开设的一门思想教育课。刚刚进入高校的大学生,由于在高中受过相当多的政治课教育,所以在心理上普遍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讲大道理、跟将来就业没有关系的想法。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一些学生功利导向明显,思想上不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因此,首先要给他们“洗洗脑子”,让他们从思想上重视这门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基础课课改,最突出的优点是教材编写上的创新。新教材以帮助学生了解大学新生活为起点,全面介绍和分析大学本科阶段的学习生活与中学阶段的学习生活相比较所发生的变化,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和对待这些新出现的问题,增加适应能力。新教材内容涉及广泛,大大超出了原有授课教师的知识范畴,对授课教师的知识结构是一个尖锐的挑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授课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与时俱进,教学理念创新要以人为本、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积极探索适合新的课程方案特点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革。要放弃以往教学中居高临下的训导方式,树立与学生平等互动思想,放下教师的架子,和他们平等做朋友,以“过来人”、“大朋友”的身份为新生当好参谋。

  二、求变——提高教学效率

  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教师处于完全主动的地位,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形式往往造成学生上课不带脑子,人在课堂心在外。高校思修与法基课基本上都采用大班授课方式,这种方式最大的弊端是制约了老师和学生的互动。如何使课堂秩序活泼而不嘈杂,如何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成了授课教师在教学时重点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多样化,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是直观、形象,授课教师可以采用图片、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元素使课堂讲授方式变得丰富多彩。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任课教师要下功夫把幻灯片做得漂亮、具有视觉冲击力,从网上调用和补充最新的教学资料。比如,讲法律基础部分,中央电视台法制频道的《今日说法》《庭审现场》《法律讲堂》《中国法制报道》等栏目,都是很不错的视频资料。另外,如一些经典的电影故事片、录像片,都可以成为辅助教学的有力工具。例如,在讲解社会秩序与社会公德这部分内容时,上世纪50年代长春电影制片厂制作的《不拘小节的人》就深受大学生欢迎。学生们惊讶地发现,在建国之初,我国的社会主义道德状态和社会风气就那么好!在讲解人生价值的问题时,故事片《离开雷锋的日子》对学生的思想产生了深深的震撼,起到了良好的教学和教育作用。在讲爱国主义时可以放映《甲午风云》,使学生认识到爱国主义永远不会过时。

  (二)案例教学

  这是较为常见也是极有效果的一种教学手段和方式。授课教师通过当代大学生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典型案例来说明问题,通俗化,寓理于事,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比如,讲法律意识,一定要举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用硫酸泼熊的例子,说明有没有法律意识绝然不同;讲犯罪一定要举马家爵的例子,让大家警钟长鸣。案例教学要注意所选用的案例的时效性,而且案例的主角最好是大学生,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三)课堂讨论

  适当地进行课堂讨论,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比如,新教材第一章的内容是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笔者是这样设计的:课堂互动——说说心里话。

  活动步骤:

  1.事先设计好20个问题,问题放置在纸盒里。

 思想教育:求新求变求实
  2.随机挑选学生抽取一个问题,抽到问题后与前后左右的同学就问题进行讨论。

  3.抽到问题的学生总结意见后上台发言。

  4.老师总结。注意:问题要紧扣新生特点,比如为什么要来上大学?大学生活和中学生活有什么不同?目前遇到最大的困惑是什么……

  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如组织得好,能使学生各抒己见、思维活跃,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讨论式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时间可长可短,可以是小组讨论,也可以是辩论型的讨论。每个小班选出4人,两个小班组成一组,分正方与反方,其他人做观众。还可以设置情景式的讨论,运用多媒体设备引出画面,根据画面上的情节和内容提出论题,让学生表演。比如,大学生谈恋爱,有时不知如何分手。设置场景让学生表演,学生可以发挥想象力,最后总结如何分手最恰当。到这个环节时,学生们积极参与,在笑声中明白应及时、恰当地提出分手。失恋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失恋不失学,失恋不失志;失恋不失德,失恋不失命。

  (四)课外实践

  这是一种最为形象、最能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一种手段和方式,建议增加学生课外实践时间。个人品德与修养均应是在社会实践中得以培养和考察的,停留在纸面上的坐而论道既不能保证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吸收,也不能发现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的不足和缺陷。只有走出课堂走进社会,通过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来观察、了解,针对性地指导、再实践,最后达到提高的目的。利用走访、参观、社区服务、人生经验交流等不同形式,增加学生参与、互动的机会。引导学生对社会中的现实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习效果,从而达到提高修养课教学的效果。比如,讲爱国主义时,为了避免空洞的讲解,可以带学生参观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物教育的影响力是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讲程序法时,带学生去法庭旁听。许多学生第一次走入法院、走进法庭,他们普遍反映开眼界、长见识、这种经历终生难忘。

  三、求实——增强教学效果

  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一个转折的关键时期。刚入学的大学生,他们的年龄大多都在十七八岁,这一时期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是极其重要又极其特殊的阶段。面对崭新的大学生活,同学们既充满好奇和兴奋,也会遇到一系列的人生课题。比如,怎样处理好理想与现实、权利与义务、个人与集体、竞争与合作、自由与纪律、友谊与爱情、学习与工作等关系,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怎样的生活才有意义、怎样的人生追求才有价值等等。这一系列人生课题,都需要大学生们去观察、思索、实践、选择。实践表明,思想教育课越能紧密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就越生动、越受大学生欢迎;反之,则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学生不愿接受。作为思修和法基课的授课教师,应在教学中紧紧抓住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课下要经常和学生聊天,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如果讲课内容能触及学生心灵深处,容易使学生产生较多的共鸣。同时也要结合国际、国内的大背景,给学生讲出道理、讲出新意。

  总而言之,在高校上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就要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有所创新,让学生真正喜欢上这门课。

  2006年的新版教材刚刚投入使用,个人认为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自己的一些拙见:(1)建议增加法律基础在教材中的分量。过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两门同样重的课程,在2006年,新版教材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以思想道德修养部分为主体的,法律基础部分仅占次要位置(只有两章内容),而且生动、实用性都远不够。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化,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今后治国的根本方略和奋斗目标。1999年《宪法》修正案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了《宪法》,标志着中国社会摒弃人治走上了法制化的道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与法律紧密相连。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知法懂法、用法护法是社会的必然要求。但我们发现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很淡薄,法律知识很贫乏,再加上大学生好奇心理严重,这些特点使大学生处在一个极其危险的时期。如果不好好引导,极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加强法律知识传授,增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树立法律至上的意识,是非常必要与迫切的。个别法律基础部分,存在某些概念诠释不清、内容组织不够严谨的缺陷,这些都有待于教材再版时进一步修订。(2)新教材第六章“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把职业和恋爱作为一章有些牵强附会,建议将内容分成两章。(3)建议教材增加抑郁症知识的介绍。目前大学生的精神卫生问题十分严重,国内一些地区的大学生中有抑郁倾向的比率达23.66%。针对这个问题,建议教材增加抑郁症知识的介绍。可以作为补充材料。教学生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了抑郁症,如何治疗抑郁,使一些处在抑郁边缘的学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尽早摆脱这种负面情绪。(4)建议新版教材增加一些图片和典型事例,使其内容更生动一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30783.html

更多阅读

论文发表《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企业党建论文发表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杂志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教育系统唯一党建期刊,受到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和全国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专家、学者的关心和重视。本刊全面探索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工作、思想教育工作和德

声明:《思想教育:求新求变求实》为网友薄涼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