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外企人才本土化,路还长着呢



 

  作者:崔晓红 

 评论:外企人才本土化,路还长着呢

  外资企业自进入中国内地的那一天起,就喊出了“人才本土化”的口号。几乎所有外资企业都义正词严:企业在选用人才的过程中,对于国籍所在,是否拥有洋文凭,并没有硬性要求,企业更注重的是实效,实际工作能力和工作表现才是企业选用人才的最重要标准。

  跨国企业人员的本土化有一个好处,在交流上,在对一些社会惯例的理解上,本地人员更擅长,并且在与这些要求相关的工作中,相比外籍人员都有更为便捷、有效的处理能力。另外一方面,从专业能力来说,随着与国际的接轨、教育的提高等众多因素,外籍工作人员相比本土人员的专业优势越来越不明显,而其高昂的成本也促使很多跨国企业放弃使用外籍人员。

  如果从员工数量上来看,外企早就实现了“人才本土化”,一般情况下,外企在中国的公司近90%的员工都是本地人。但从级别来看,本土员工仍是中下层级的“打工者”,只是干活的,说不上话。

  外企工作人员可以分为“四档”:董事局成员、总经理级别的管理层、部门经理和普通员工。目前,部门经理和普通员工以本地人为主,这部分员工基本是由公司一手培养起来的,有一定的从业经验,对公司的运作也比较了解。这就是上面提到的90%,而剩下的10%,基本没有本地员工的份儿。部门经理要想升进管理层甚至是决策层,几乎不可能。董事局里的老板们都是外国人,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管理层一般是“空降兵”,他们大多来自香港、台湾地区,就算有个别内地的,也基本留过洋,喝过洋墨水。

  本土员工要升到高层管理者的位置,那绝不简单,首先资历要老,只有勤恳为公司服务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老员工才有可能被考虑晋升;其次自我业绩要优秀。总的说来,是凤毛麟角。

  为什么本土人才止步于管理层?是因为不信任。与其说是不信任本土人才,不如说是不信任中国的市场环境。毕竟,中国改革开放才三十年,确立市场经济体制还不足二十年。与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上百年的发展历程相比,那就是刚刚起步。也难怪老外对我们不信任,担心我们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的玩法,因而不敢委以重任。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外企管理层、决策层中本土人才少。在短期内,这一状况恐怕不会有太大改变。

  外企人才本土化是趋势,但看来路还很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30769.html

更多阅读

湛江人的本土品牌,你还记得吗? 英国本土品牌包包

不得不说,湛江的制造业曾经辉煌一时。很多品牌不仅在本土家喻户晓,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知名度,这两年,湛江有不少品牌也闯出了名堂,小编带大家来回忆下那些曾经名噪一时湛江品牌,欢迎广大网友继续补充哦!半球电饭锅半球放在第一是必须的,这是

易才集团李浩:从中美对比看中国人才本土化培养的可行性

     在前不久由人社部主办召开的第二届中国人才发展论坛上,易才集团创始人、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李浩作为人力资源外包行业唯一的受邀企业家出席了此次国家级论坛。其论文《创新创业人才在地区培养机制探索与易才实践》获得了此次

国际化与本土化 因为本土化,所以国际化(2)

  即使在国内,在广阔的农村市场,白电也有着其巨大的发展空间。在发达国家,每个家庭拥有白色家电的数量大概有30件以上,中国可能只达到它的10%-20%,这就是美的要面对的市场空间。从电热水壶、电吹风到目前市场上还很少见的用来清洗水果

国际化与本土化 因为本土化,所以国际化(1)

  从广州出发,驱车20分钟,即到顺德。人还没到美的总部,却是早就远远看到了即将投入使用的美的总部大楼。其流线型的设计风格令人眼前一亮,进入顺德,想不看到这个大楼都难。若是天气晴好,站在楼顶就可以眺望到广州。  虽然离广州很近,

声明:《评论:外企人才本土化,路还长着呢》为网友愚人自愈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