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成功之道 日立的“综合事业”成功之道



  文/本刊记者 陈言

  如果你认为自己了解日立,那么,你可能有些过分自信了。在武汉香格里拉大饭店“日立展2008”现场,你很可能大吃一惊:原来日立竟然如此巨大纷繁、令人眼花缭乱。

  是啊,你原来以为日立就是电视,但是到了展馆你才发现,你甚至一时都找不到日立电视躲在哪个角落——日立的所有产品和技术在庞大的展馆里划分为七个展示区:“社会基础”、“都市交通”、“信息都市”、“生活空间”、“汽车工业”、“先进科技”和“无处不在的日立”。大到核电机组,小到电脑硬盘;具体到商场里的电梯,抽象到某种拗口的IT技术;传统到一百多年前就已问世的电缆电线,超前到至今全球也没有几个人能懂的尖端信息通信系统;熟悉到摆在你家的电视、空调、电冰箱,陌生到钢铁厂里的一种什么高压变频器……惊讶之余,你还会迷惑:还有什么是日立不生产的吗?

 华为成功之道 日立的“综合事业”成功之道
  世界上同时制造如此多产品、拥有如此大规模的企业,可能也就是GE、西门子、日立等屈指可数的几家了吧。经济学家管它们叫“多元化企业”。日立习惯于自称为“综合企业”。“综合”到什么地步?按日立自己的表述,其在中国开展的业务就可分为“九大事业领域”:电力及工业设备系统、楼宇系统、城市交通系统、信息通信系统、医疗系统、电子消费产品、建设及资源开发系统、汽车系统与汽车系统材料、信息电子及面向数字家电产品的零部件与材料,在每一个事业领域内又包括一系列产品门类,每个门类下再分一系列具体的产品……

  如此漫长的产品线不仅挑战一般人的常识,甚至也挑战专家的理论。主流的经济学理论一般认为专业化是保证企业效率的必要条件,言外之意是多元化往往意味着低效率和风险。但实际上,日立不仅是一家延续已近百年的长寿企业,经历过多次经济危机,却能长期雄踞世界500强企业的前列,多年来都排在前三、四十名的第一方阵之中,而且地位一直十分稳固。

  为什么会这样?没有人给出系统的答案,日立的实际表现却透露了些许端倪。

  研发的强大与超前

  事业领域虽然极其广泛,但如果在每个领域都保持了技术的领先,那么,这样的企业就不可能不成功。

  日立在国际上素有“技术日立”之誉,意指日立格外重视研发,强调自己在任何一个事业领域都保证技术尖端。“技术日立”之誉自然是以超强的人才队伍为保障的。仅在日立制作所、研究开发本部就有博士研究人员大约700人,其中有多名诺贝尔奖候选人。最高级别的研究人员在日立享受着董事的待遇。董事还有任期限制,最高级别的研究人员则只要自己愿意干,可以无限制地干下去,而且其研究不受经费、时间、成果等任何限制。总之,日立对研究人员给予了一种十分优厚的待遇。

  另一方面,日立对基础性研究和超前研究采取了宽容乃至鼓励的态度。今年5月日本媒体采访日立集团全球董事长庄山悦彦后写到:“日立的研究开发大多以10年为单位,如果不顺利,还有可能长达25年。现在手机和平板电视开始在全球普及,其研究开发的方向却是在20年前确定的。单纯追逐眼前的东西是不行的。提前20年启动的研究开发,成功率当然低。这是因为开发中有些地方必须经过尝试才能明确,而且也会存在预测失误。因此,在进行基础研究时,必须有经历失败的心理准备。”庄山悦彦有关“研究开发必须允许失败”的观点道出了日立近百年来一直在技术上保持旺盛活力的秘密。

  当然,这种研发体制是需要巨大的财力支持的。仅2006年度,日立集团的研发费用就达4125亿日元(约270亿元人民币)、占销售额4%以上的水平(2006年度销售额102,479亿日元),在全球都处于相当高的水准。

  “分·合”一体的体系

  当然,企业的研发必须是以市场为导向的,而市场中的风险总是无处不在。恰恰在风险控制上,日立这样的综合企业表现出了十分独特的优势。

  日立集团中国总代表、日立(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长野史在和本刊记者探讨最近的全球金融危机时,道出了日立平稳面对经济环境变化的基础所在。他说:“日立在各个领域都开展自己的事业,从某个角度来讲,就是一个风险分散的体系。”有人说日立不像其他的企业那样专注在某一个领域,但涉足多个领域恰恰有一个最明显的好处,就是一旦某一个事业领域的环境发生变化,收益受到了影响,另外一个事业领域的收益就可以弥补过来,这样可以确保日立整体的事业发展。

  这种分散的风险体系大概是日立在国际上长期享有“稳健”声誉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日立也十分强调综合。长野史总代表说:“形容日立的产业布局特征,不应该说‘多元化’,而应该说‘综合性’。‘多元化’某种意义上是‘分散’的,风险应该分散,而力量不能分散。‘综合性’就意味着各领域既彼此相对独立,又能相互支持,能把各方面的力量都集中在一个点上,最终爆发出强大的力量。各领域都具有自己的强势和优势,日立总在考虑把各领域的强势和优势集中在一点,形成一个新的优势。这也是日立一直秉承的思路。”如其所言,在日立大品牌下,每一个领域的事业集团都拥有自己完善的运作体系和很强的事业基础,拥有独立应对该领域市场最激烈竞争的足够实力;另一方面,各事业集团又有机地整合在日立大品牌之下,除品牌形象、企业社会责任等集团公共事务的统一推进外,在事业上也可以相互支持和提携,形成“分·合”一体、极具灵活性的“综合性”事业体制。

  这种“综合性”在日立的节能环保事业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节能环保设备技术供应商之一,日立所拥有的多种事业可以为任何一个领域的节能环保项目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从楼宇节能到工厂节能,从城市垃圾处理到区域集中供冷供热再到完整的水处理系统,每个部分、每个环节所需要的产品、设备、技术或工艺流程,日立都能保证最高水准的供给。这样一种强大的“综合性”,确保了日立在市场竞争中几乎无可匹敌的优势。

  “专业”与“多元”的理论之争在日立那里似乎毫无意义。“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日立是一个极佳的例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30694.html

更多阅读

华为让员工共享反腐成果的启示 反腐启示录观后感

十八大后,随着中央掀起的反腐浪潮,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华为在公司内部也大刀阔斧的进行反腐。截止今年8月16日,已经查实华为企业内部有116人涉嫌腐败,其中4人移交司法处理,涉及69家经销商。据说,华为这次反腐居然累计追回资金3.7亿元,让外界深

简单的道理阅读答案 华为成功的几个简单道理

华为的成功,一直是媒体津津乐道的话题,无论是专家教授还是媒体人士,大家或整体或局部,或战略或战术,或管理或文化,从不同的的角度,来诠释华为成功的秘密。今天,木子斫从一名职场人的角度,透过华为几个简单的事例,来看看华为是如何走向成功的

利益均沾 “利益均沾”是华为成功的根本

2014年,华为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89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主营业务利润达到340亿元人民币,利润率12%,经营性现金流和资产负债率均持续稳健。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华为27年成长为世界电讯行业的巨无霸?分析其原因,有很多很多,根本的原因,是华为的

简单的逻辑学txt下载 华为成功的简单逻辑

决定一个企业成败的因素有很多,如战略问题、老板问题、管理问题、核心业务问题等,其中的任何一个问题,既可以让企业迅速壮大,也可能让企业走向衰败。作为常青树的华为,成功的秘诀又是什么?笔者觉得除了上述问题之外,还有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就

三大法宝 三大作风 华为成功的三大法宝

华为的快速发展和壮大,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有了任正非这个老板。任正非之于华为的意义,如同毛主席之于中国,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同样没有任正非就绝对不会有华为。除了这个根本原因之外,华为的成功还有三大制胜法宝,那就是:业务聚焦

声明:《华为成功之道 日立的“综合事业”成功之道》为网友丅站幸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