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来十年发展方向 中国企业如何决胜未来十年



  

  对于“未来十年中国企业如何发展”这个话题,我最近几年一直在思考。我们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这些问题,竞争压力非常大。在此有些想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想讲两个部分:首先是中国企业,特别是竞争性的企业,未来十年所面临的经营环境中的一些挑战和变化;另外一个就是未来我们企业要怎么走。

  中国企业家在未来十年所面临的环境

  改革开放了30年,从大的趋势来看,经济全球化这种趋势会持续。从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来讲,相对于我们经济转变来说风险很高。从2002年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的进出口总额在增长,连续7年超过GDP的增长。我没有具体统计数据,粗略估算一下大概是接近25%-30%。而我们GDP增长这7年是10%。

 中国未来十年发展方向 中国企业如何决胜未来十年
      中国的崛起,客观上说,也在引起全球的关注。特别是今年我们举办奥运会,实际上大家开始更多地关注中国,全球媒体都来到中国。这种关注有好的地方,许多国外的资本也把注意力放在中国,所以这几年中国一直是全球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

      但另外一个方面,也让国外对于中国的企业、中国的经济发展有更多的防备。这种防备对企业国际化的扩张,实际上造成一种障碍。这几年在消费产品领域,针对中国的产品出口的垄断、反倾销、不公平竞争等遭遇了很多壁垒。而且这种市场的非贸易壁垒,从欧洲扩展至美国,现在又扩展到了那些新兴国家市场,包括印度,墨西哥、巴西这样的国家,对中国产品的出口都采取了措施。这种障碍客观上在逐渐增加。

  最近发生的金融危机,这种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对未来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从去年至今,我们一直很关注。因为次贷是从美国开始的,在我们这个产业里还没有感觉到太明显的市场变化。实际上我们今年初的出口比去年还有很大增长,但是从6月份开始,出口受到的影响就较为明显。金融危机的影响可能还会更加深远。

      对于国内的经济走势,目前,国家领导人给大家的信心是比较充分的。9月27日温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的报告中表示,对未来中国经济成长持乐观态度。我理解这当中会有很多困难,但从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来看,我相信中国的前景是最好的。在未来全球经济放缓的情况下,中国经济还是有可能保持一个相对快速的发展。这会对中国企业未来的发展奠定一个基础。当然这个基础对不同产业的影响会不同。在国家还有一定垄断或者政策保护的时候,主要是金融产业和通讯、交通等特殊的服务产业,还有一些资源产业,可能对中国经济的成长带来的好处会更多。但在类似我们这样的竞争性产业里,长期得益于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这样的产业今后将受到很大影响。原因在于,2002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在这种竞争性领域里面,我们的市场和产业是完全开放的。

  前几年,整个经济政策对外资企业,比对国内企业更为有利。所以在我们这个产业内,如何利用经济成长的机会,这是很重要的问题。现在中国电子产业整体的竞争力,与日韩企业相比还有明显差距,和台湾企业也有差距。这几年市场完全的开放,所有进入市场限制性条件的取消,使得外资企业重新在许多传统行业占据了更为有利的地位。外企过去几年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和份额都在提高,这是不可忽视的。

  加入WTO之后,外贸总量大幅度提升,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好处。在大部分竞争性领域,如何利用市场机会,在未来将面临很大的挑战。这方面还需要国家制定相关政策,在符合世贸组织要求的情况下,一定要制定支持和保护国内企业的政策。实际上在全球任何一个国家,包括欧洲、美国和新兴国家市场,对外资进入都有不同程度的限制。因此,在政策方面,如果不能立足于保护本土产业的层面,中国经济从长远发展来看还是会受到限制。因为我国经济是建立在制造业基础之上,如果制造业的竞争力不足,中国经济的基础将会出现问题。

  全球战略是中国企业家应对未来的机会所在

  

      面对全球经济变化,未来可能在以下几个发展战略中要重新审思。在消费电子产业里,到底未来我们的业务是不是要专业化?因为我们看到日韩企业成功的基本上都是相关多元化的经营,像三星电子、LG电子、松下。三星集团是一个大的财团,涉及面就更广,就三星电子而言,涉及的产业领域就已囊括很多行业。但我们也看到另外一个情况,像诺基亚和一些台湾的企业,就是比较集中地做事情。那么我们未来的路该怎么走?这是需要要考虑的。

  从我们整个产业来讲,中国企业当时的崛起,更多的是向日本企业学习。我们都是从品牌、渠道、销售、服务到制造,是完整的一条供应链。现在国际上也有一些企业,会把品牌,销售和制造这些供应链的业务分开,所以这两年出了很多专门做制造服务的,比如富士康。在我们这个产业里也有一些企业,专门做品牌经营。那么对于中国企业来讲,是不是也要走这一步?

     另外,未来企业的发展是更多关注技术创新,还是更多关注商业模式?我们看到有很多企业的成功,实际上并没有高新的技术,但是通过商业模式的成功,能取得每个局部领域的成功,并在该领域内成为一个顶尖企业。然而对于TCL而言会更多关注技术的革新,通过产品技术的提高,来把产品卖出去。在商业模式的创新上,我们不是不想,但是能想出来的点子很少。我记得和一位同行讨论时,他讲的比较极端,他说在商业模式方面,中国人是搞不过美国的。

  但对于TCL这样的消费电子企业来说,确实要考虑到,一些新的产品利用是由新的商业模式来支持的。最典型的就是在我们的产业里面,成功的根源不是产品,而是商业模式。比如“黑莓”在美国是很火的,它的产品其实很多公司都可以做出来,技术上完全没问题,但要复制它的商业模式,就不是那么容易。比如苹果,它是产品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结合,确实在产品技术创新当中,有很多独到的地方,但更独到的地方还是它的商业模式。它从做音乐服务跳到做iphone,这是一个它原来完全没有基础的产业,商业模式支持它这么做,它取得成功不是技术的成功,而是它背后的商业模式的成功。而这方面,恰恰是中国企业比较缺乏的、能力比较弱的地方。

  中国企业家在未来实现全球化战略需要考虑的问题

  我们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考虑,现在正在梳理。原来是有一些想法,我们在2006年的时候重新思考了企业的战略模式,制订了经营的规划,战略做了相应的调整。2004年我们进行了企业国际化并购之后,企业内部做了一个重组,把企业分为三个集团,一个是多媒体电子、一个是通讯、一个是家用电器。重点是放在多媒体电子和通讯方面。这个新的结构运作,总体来讲,效果还是不错的,还是很明显的。

  但是半年多的运作,我感觉单是这种经营结构的改变和经营战略的调整,从国内的业务到全球业务的重组规划,这种变化还不足以支撑我们未来的发展。有几个关键能力,是需要我们为之不懈努力才能追赶上的。

  首先是技术创新。虽然我们很关注,投入了很大的资源。但是和日韩企业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这样的话就决定了我们在相当长时间内是跟随者,别人有,我们也快速跟进,做得更加便宜有效率。但是这种模式在未来遇到的挑战非常大,因为国外的企业,他们也把生产做到中国,他们也在中国和我们建立相同的供应链和管理系统,所以我们在成本上的优势就会越来越弱。这样的话,如果在创新方面没有突破的话,就很难在竞争中找到自己的成长。确实在技术创新方面有突破,未来才有机会。

      外资企业把这种制造供应链引到中国,而且现在转入到印度。我们应该怎么做?如何保持在制造供应链速度、效益和成本上的优势,这也是很重要的。

  第二个就是企业的国际化竞争能力。TCL在04年并购了汤姆逊的彩电业务和阿尔卡特的手机业务。在国际化上,中国企业真正是迈出了一大步,同时代价也是较大的。但我觉得这个代价应该在未来能够成就我们的成功!现在考虑并购这种行为的得失,已经没有意义了,已经发生了。如何能够把这种经验教训转化成真正未来国际竞争的能力?这是我们未来发展的方向。

      因为在我们这个产业里面可以看到,成功的企业都是国际化企业。从日本、韩国、欧洲、美国、台湾的企业都可以看到,方向没有错。中国在消费电子、信息产业未来要成功,要持续发展,国际化这一关是一定要过的,至于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过关,每个企业应该有每个企业各自不同的方式。要从企业自身的情况,发展的机遇等等来看。但是这种国际化的方向,这个过程是躲不过去的。对我们来讲,在国际化的趋势之下,这种代价能够转化成我们未来国际化经营能力的提高,这是我们要做的。未来发展,应该有创新的思路来考虑战略,这里有几点是作为企业经营者要做更多关注的:

      一要更加关注新的商业模式和技术模式的结合。刚刚我讲到的苹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二要关注新的技术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现在中国企业普遍遇到的很大困难,是和十年前我们没有足够关注技术相关。

      三要更加关注市场和消费者。这几年,通货膨胀很快,但是在我们这个产业里面,基本上是降价。这说明一个什么情况呢?在消费电子这个产业里,要靠市场和经济的成长拉动企业成长,是很难的。所以必须要想办法通过技术创新或者商业模式的创新,创造出一个新的市场需求,这样才会有实质性的成长。

  另外,在发展当中,我们要以更加开放的思维来考虑资源的整合。一个是国内的资源业务的整合,另外一个就是国外资源业务的整合。在国际化当中,选择适当的并购,我觉得还是值得中国企业在发展中去尝试。

  国际化中,中国企业的优劣势

  说到中国企业的优劣势,其实,现在基本上优势很少。早年的话,我们更多的是成本、效率,这是我们的优势。

      我们可能能够有优势的地方,就是在产品的创新上面。我相信在这个产业里面,未来会有一些革命性的、创新性的东西,在中国的企业产生。尤其在产业积累上,你看韩国企业10年前,它还很难说在产品技术创新上面能够超越日本,但是今天韩国做到了。实际上,中国人在这一方面的能力,应该不弱于韩国,中国缺乏的是这种积累还没有韩国企业这么深,但是这一过程还在持续,未来的话,我们一定是有机会的,就靠一种叫创新的东西。

  另外一个,国内这个市场一定是支持国际化的一个主流,如何把这一块利益最大化。因为中国经济的成长,无论是以什么样的方式,肯定在未来10年,是在全球主要经济体当中表现是最好的。如果现在我们能够在中国市场成长环节上把握更多的机会,中国企业就可能会超越韩国企业。

  关于人才战略,作为企业来讲是重要的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实现人才培养。曾国藩带湘军打仗,其实那一代人是不是历史上中国最能打仗的人?不一定。但是他打了十多年,打出很多东西。其实,企业也是一样,你有这份机遇去和国外的企业竞争,跟国内企业竞争,有很多经营的压力和危机,但经历了这些事情之后,就成长得快了。但以往的话,我们做的不够的就是,当时我们没有来得及系统的把这些经营理念积累下去,就是那些能够支撑产业链的企业系统的东西,现在我们把这一块补上了,我们与曾国藩一样,我们通过“打仗”而获得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这是我们真正的积累。

  (李东生 TCL集团董事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30652.html

更多阅读

陈清泰:中国企业如何“过冬”

系列专题:中小企业如何过冬专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陈清泰  严峻的经济形势对中国企业既充满挑战,也充满机遇。此时此刻,企业以怎样的理念、怎样的精神状态,做出怎样的决策和行动,将决定企业未来的命运。 企业以“冬眠”的姿态

第23节:中国企业如何寻风投、引风投(1)

系列专题:《资本杠杆撬动成长:有效沟通有密码》  中国企业如何寻风投、引风投  赢在中国:风险投资跟你们有很紧密的联系,他们会通过你们找人找项目。那么现在有很多选手觉得风投离他们很遥远,觉得要找风投很难,那么你们在跟风险投资

大变局下的中国法治 中国企业如何应对“变局”

《新智囊》组织管理专家探讨、解析——中国企业如何应对“变局” 本次经济危机让我们反思——长期以来,中国凭着“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的理念,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世界工厂”。打赢了全球范围内的价格战。危机来临,有人提出中国依然要

中国企业家成长计划 开放性成长,中国企业如何应对

开放性成长挑战之四:中国企业的机会 开放性成长,中国企业如何应对 中国企业需要从实际条件出发,从传统的调控机制中解放出来,并且解放以一般性的价值链为代表的组织惯例,汇合到全球公司价值网络的“大合唱”中  编者按: 放松管制、经济

声明:《中国未来十年发展方向 中国企业如何决胜未来十年》为网友剑歌踏天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