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情境四:不能完整、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不是不想,但就是总觉得表达不到位
文/万蕊
老W创办了一家互联网公司,正在四处联系风险投资公司,希望它们能助自己一臂之力。“可问题是,平时我聊天可以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一到谈工作的时候就不对劲了。我倒不会结巴,也不会大脑一片空白,但总是说着说着就不知道说到哪里去了。最后说出口的话,我自己都不明白在说什么,也完全不是我想表达的意思,对方当然也是一头雾水,被我弄得云里雾里的。”老W笑着说。如果在生活中,大度的朋友们最多一笑了之。但在工作中,这种情况往往是致命的。“人家都不明白你在说什么,谁敢把钱投给你呀!”老W止住了笑容,一本正经起来。 这样的情况让老W苦恼不已,一向表达能力出众的他,在美国留学时还参加过辩论赛,怎么会不明不白地就变成了词不达意的人呢?“现在我一见工作伙伴或者投资者就发虚,生怕自己说的话人家听不懂。说完以后又费尽唇舌地解释一番,结果越解释越乱。看见人家茫然的眼神,我都快崩溃了!甚至因为这些,还导致过误会,跟别人吵过架。” 现在的老W,对自己表达能力的自信心严重不足。在谈话的时候,他非常在意对方的眼神、表情和言语提供给他的反馈。只要这个反馈稍微晚了一点或者不那么明显,他就会急不可耐地解释起来。而一解释,原本清晰的脉络反而越来越模糊,让对方不得不一次又一次打断他的话来帮他理顺思路,每打断一次,他就更心虚一点。到后来,都不大敢去见投资者了。如果第二天有约,那么头一天晚上他就开始紧张,吃不香、睡不着,甚至想临阵退缩。不过好在在一位朋友的建议下,老W已经开始刻意地改进自己说话的方式。在说话前,先想想到底要怎么说、中心思想是什么,然后才开始张嘴,说话时也开始注意语速。“说话太快是参加辩论队时留下的毛病。现在我知道,说话太快就没有给对方留下思考的余地。当对方没有时间思考时,自然就跟不上我了。”他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此外,老W每晚在睡觉前都不断告诉自己,这没什么大不了的。“潜意识给自己一个定论,让自己有平和的心态,还挺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