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树一年四季的变化 求变的一年



金融危机,不是走回头路的借口,而是通过改革,加速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时机。

  

      撰稿·何志成

      令人郁闷的2008年终于过去了,一系列大灾大难之后,我们理应对2009年充满憧憬。“牛马年,好种田”,我们希望的风调雨顺岂止仅限于农业。

      首先,我们希望中国经济能够迅速地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无论是实体经济还是虚拟金融都能昂起“牛头”;我们还希望就业与收入能够真正提高,老百姓兜里能揣上更多的钱,而且人民币还不会“毛”;我们更希望国民经济能够转型,从此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希望很多,而经济学家的良心却不希望大家对2009年寄予太大太多的幻想。

      中国经济在2009年不会有太大起色,也不应该有太大的起色,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必须在改革中求变。2009年是求变的一年。这就是我对2009年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看法。

      细数4万亿

      许多人认为,国家不是已经决定新增4万亿投资了吗,地方政府更是将新增投资计划扩大到20万亿-30万亿,这么多钱还不能催生出一个超级大牛市?

      然而经济学讲规律,搞经济工作更要符合规律。如此大的投资规模,钱从何来?

      靠发国债还是发地方债?这将使赤字扩大多少,重复建设多少,对未来经济的良性循环损害多大?积极的财政政策必须有限度,更何况,虽然靠政府投入可以增加就业,增加GDP中的“非生息”固定资产,有利于长远却不解近渴。GDP是拉上去了,企业的盈利水平及国家的竞争力未必同比增长。经济学规律告诉我们:靠积极的财政政策顶多能使经济危机的影响力降低。

      靠更积极的货币政策?2009年的市场流动性不会如2008年那样紧张,人民银行将力促各家商业银行加紧放贷。问题是银行放贷必须有风险防范的底线,有项目本身可预期的还款来源。而现在让各家商业银行行长头疼的是:虽然非常多的项目急需资金,报上来的项目已经使大家几个星期都没有休息——抓紧审查。但这些项目不是没有抵押担保,就是根本没有经济效益,更多的是自有资金严重不足。说得天花乱坠,看着干瞪眼,银行不是“惜贷”,而是不敢贷。当然,未来几个月银行的贷款标准肯定将降低。而即使按最宽松的条件,非常多的地方政府项目仍然不可能上马或按计划完工,因为银行家们已经有了经验:这种超宽松的宏观背景,时间可能就是半年——随着问题的暴露,下半年可能又要宏观调控,到时候可又要拿“乌纱帽”说事儿了——谁的坏账多谁回家,谁放款多谁悬。

      靠吸引民间投资?这才是根本,但关键是企业和老百姓囊中羞涩。钱到那去了?在股市上、在库存中被套牢了。据权威部门统计,我国企业在2008年追高所买入的库存,起码要消化一年,如果国际市场商品价格不回归,这些库存将转为巨额亏损。因此企业的“风险拨备”还得增加,何谈余钱。即使企业和老百姓手里有一点钱,紧迫的是“养家糊口”——保就业、保企业。能够维持现状已经不错,谁也不敢轻举妄动,扩大投资、增加产能。倒退一万步,即使企业有钱,老百姓也有钱,也没人敢再进入投资品市场、再投资新的生产线。金融危机远没有过去,金融海啸已经把大家全吓着了。

 靠吸引海外投资?至少在2010年前不要太乐观。数来数去,大多数国家的情况都不如中国,现在全世界都在指望中国救世界,而不是到中国来淘金。这个时候盼全世界的流动性再到中国来宣泄一把,有点难。考虑到人民币2009年不可能继续大幅度升值,短期投机性资金还将继续撤退——2008年11月我国外汇储备多年来第一次出现负增长已经发出信号。因此,外资流入水平在2009年的任务是“保平衡”,而不是“高增长”。

      很显然,“迎难而上、共渡难关”,不能只把宝押在“4万亿”上。对投资这台“大戏”不能抱太大希望。1月1日到2日,温家宝总理赴山东青岛考察时也明确地表示,我国采取的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不能简单地说是4万亿,而是一揽子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规划。

      大干快上的“土壤”不复存在

      2008年临近年末,各家媒体都在报道农民工提前返乡。而若延伸采访一下,这些提前回家的农民工工作的工厂不是已经倒闭,就是因为他们根本拿不到雇主承诺的工资。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农民工的“退保潮”。据东莞市社会保障局透露,仅2008年11月,前来退社保的民工就有近8万人,离年底越近人数越多。数月来,东莞多个城镇的社保部门差不多天天出现排队长龙。为能够尽快办理好退保手续,许多民工甚至从凌晨就开始排队,情愿辛苦等一个通宵,也要拿回社保金回乡。预计,在国内外经济形势能够真正改观之前,这些退保的农民工们是不会再踏上他们曾经年复一年工作的土地了。而所谓的“保就业”不仅是保稳定。经济复苏需要廉价的劳动力,而廉价的劳动力却不想再廉价地干了。

      土地的账也要算。大干快上需要土地。国土资源部最近算了账。按照历史数据,每亿元投资大概需要用地44亩,国家的4万亿在两年内需要土地是140万亩——假设只有80%投资需要新占土地,其中需要耕地70万亩。地方20万亿-30万亿则需要新增用地将近400万亩——这还没有算民间投资跟进的部分。而全国规划的可占用耕地指标到2010年只剩400万亩。

      是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还是靠拼消耗、拼环境,保持超高速的虚胖型发展。这些争论应该已有定论。现在为了“保增长”,重回“快速增长”轨道,不少人开始寄希望于“环评”指标降低——这是能否上项目一票否决的主要指标。但太湖、淮河、长江、黄河、近海以及许多城市饮用水被严重污染的前车之鉴仍然不远,能源大涨狂涨的教训仅仅过去不到半年,这个“口子”又如何开得?

      两大发动机

      希望经济复苏,过去10年经济的发动机必须高速运转。这个发动机是什么?就是出口加房地产,它们对GDP的直接、间接贡献超过80%。虽然现在国内一些地区的出口形势仍然不错,国家最近也出台了非常多的保出口政策,但有些事情真不是我们自己说了算,尤其是出口。

      正在全世界肆虐的金融危机为什么会严重地伤害中国?客观地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贸形势非常好,但这种大好形势也使我们高估了外部需求,忘记了流动性泛滥必然会导致流动性紧缩;物价涨太快了必然大跌的经济学规律。工厂扩张太快了,倒闭起来就是一大片。

 对外贸形势的估计,广东省长黄华华说了实话。日前,他到广东省政协为新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时说,2009年广东GDP的增长目标是8.5%,而外贸出口将会是零增长,这是30多年来的最低值。为什么是零增长?除了国际金融危机需求下降之外,我们政策上的“烙饼、折腾”也是原因。广东外贸依存度全国最高,出口中有40%是到美国,占全国的16%。2008年宏观紧缩,要求大量加工贸易企业升级转型,出口政策更是紧了还紧。黄华华说:“许多工厂不是因为经济危机关闭,而是对付不起政策,用毁灭性的打击来形容广东的加工贸易出口,并非耸人听闻。”现在政策虽然变了,指望关掉的企业立即恢复生产,如同希望退保的农民工再回来一样不现实。更何况,全国类似广东的省份不算少,尤其是主要依靠出口的地区。出口这台发动机一旦熄火,全国GDP将减少20%。

      2008年末,国家终于出台了关于房地产的“新政”,各家商业银行也终于放宽了房地产按揭贷款的标准——下调了利率。但是,楼市如同股市,跌下容易涨回难。现在普遍的预计就是全球经济危机还没有过去,最坏的时刻还没有到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的房地产价格还将进一步下滑,而这必然导致更多“风险”——坏账——被暴露。虽然中国的银行业已经决定放宽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对新老贷款购房者减轻利息负担,但这些政策不可能直接刺激老百姓再掏腰包买房,如同银行贷款不可能直接刺激股市大涨。房价不跌,老百姓是不会买的,这就是现实。预计,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还将继续在低位徘徊,并在3月份以后继续下跌——因为更多企业和银行会暴露它们涉足房地产的坏账。这是决定2009年企业利润下滑的关键因素,当然也会制约经济的复苏过程。最乐观的估计,房地产业对GDP的贡献也要下滑20%。

      背水一战的中国经济必须转型

      全球金融危机为什么发生?最本质的原因是经济的长期失衡——过去的生产和消费模式都不可持续。很多人以为这是在说美国——都指责美国才是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而回过头看看我们自己,也难辞其咎。

      长期靠投资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拉动经济增长,靠拼能耗,牺牲环境;靠廉价生产要素——土地,资源,货币——推动;过度地依赖外来投资和出口拉动,不仅导致热钱涌入,而且使经济对外的依赖度越来越高;经济的创新能力低,实体经济的大多数产业只能维持微利,而房地产过热,股市过热,必然导致大量流动性弃生产而逐虚利,深陷于虚拟金融市场。这才是股市房市暴涨的根源,也是金融危机的根源。由于中国的实体经济比欧美更脆弱,因此受金融危机摧残可能更深重,走出谷底也将更艰难。

      走出金融危机当然要先保,而怎么保?存在巨大分歧。比如要不要继续坚持经济转型,要不要保住很多劳动密集型企业。再举广东的例子,2008年广东省完全依靠出口的加工贸易型企业有48000家,进出口贸易4034亿美元,占全国加工贸易企业40.9%,带动了7600万人就业。这么一大摊子保不保,靠什么保?这个数据一报出来就能吓人一跳,如果不保这么多人失业,可不得了。因此才有了中央最近出台的十大促进经济发展措施。而我也听到另一种声音,广东的问题绝大多数是前几年盲目上项目、铺摊子所造成。步子走得太快了,因此才有这“惊险的一跳”(亚当·斯密)。这些远远超出市场实质需求的“摊子”还是早点收摊好。我们必须认识到:超高速的出口已经一去不返了。中国经济必须转变预期,要容许“低速度”,要该保的保,不能保的趁早抛。当然,“抛弃”很痛苦,要忍痛削减大量过剩的产能。而“抛弃”不等于放弃,收回的拳头(生产要素)正好用在新的增长点上。

      有人可能说,经济转型说得容易做到难。的确很难,还很痛苦,但没有办法,中国经济已经遇到了这个“坎”。不“背水一战”,如何保住我们30年来艰难取得的国际地位,更何谈再上层楼。

      什么是经济转型?说白了,就是提高单位劳动中的价值含量,就是产业的升级换代,从大量低端初级加工,转为高科技、精加工业包括高端服务业。

      同样是一个劳动者,怎样才能提高他的劳动力价值,只能走创新劳动这条路,一个人顶几个人甚至几十个人。我们要正确地评价自己,中国大量的工业积累及与世界先进科技水平越来越近的现实,已经具备了转型的条件。更何况,正确的产业政策加上明确的市场预期一定能推进这一进程,而我们恰恰是最具改革空间的国家:靠推进改革出政策,靠推进改革来改变市场预期,大有可为。于是我要引入本文的主题:改革也是生产力,而且是现实中国最管用的生产力催化剂。

      刚刚过去的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前的改革焕发了极大的生产力,而反思一下我们必须承认,那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被逼出来的——不改革就是等死。今天我们纪念改革开放,更应该看到改革中孕育的市场潜力,加快改革才能使我们走出困境。细数一下,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油价体制改革、煤电体制改革、燃油税改革、天然气价格体制改革、电信体制改革、增值税改革、营业税改革、城市房地产税改革、城市住房土地产权改革、人民币改革、资本市场改革……每一项改革都在催生着新的市场机会,催生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催生着新的生产力。

      金融危机,不是走回头路的借口,而是通过改革,加速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时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们寄希望于2009年。(作者为中国农业银行总行高级分析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30178.html

更多阅读

1977年·阎阳生·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让我在这雪地上撒点野

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再没有婴孩的第一声啼哭更能提醒你已进入中年了。这是个女孩,皱着眉头哭着。大概她也象门口那个护士一样,不相信这背着书包,满脸胡茬的人就是她的爸爸吧。  常言说:人过三十不学艺。而我象故意和年龄作对一样

刺激2009,“被”飘过的一年 歌声飘过30年

刺激2009,“被”飘过的一年年终岁末,很多人无论主动还是被动地总在总结着蹒跚走过的一年,寒东的天气肆略着我们的心情,正如同金融海啸一般,虽然有不少人吹捧着严寒即将过去,春天还会远的言论,但我们依旧感觉不到属于自己的温暖。房子,依旧

转载 阎阳生:在我这战斗的一年里

原文地址:阎阳生:在我这战斗的一年里作者:dragonfist阎阳生:《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再也没有比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更能提醒你已经进入中年了。这是个女孩儿,皱着眉头哭着。大概她也像门口的那个护士一样,不相信这个挎着书包、满脸胡茬的

新的一年,新的起点 新的起点作文

新的一年,新的起点2014年,又是一个新的开始,把自己的心回到起点,告诉自己,重新踏上征程,需要新的目标,新的心态,新的作风,一切都要是更好,更快乐的。  人的一生是个圆,一年就是一个圆,就像年轮一样,树木是有灵性的,它们记得自己有多大,记得自己的

关于普罗旺斯的一年 普罗旺斯的一年txt

沉淀下来的故事,通常是比较精彩的。一向不喜欢游记类图书,因为觉得好似流水账,漫无目的,平淡无奇,实在难以吸引我的注意力。但是,彼得*梅尔的普罗旺斯系列却是个例外,《普罗旺斯的一年》、《重返普罗旺斯》、《永远的普罗旺斯》,我想译者是

声明:《银杏树一年四季的变化 求变的一年》为网友轻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